【来源:来宾日报】
狭小逼仄的厕所竟成了“生产车间”:代购徒手将大份蛋糕切割、分装,用于储存食品的器具随意摆放在地上,卫生状况全然不达标。分装盒上更是一片空白,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任何关键标识,消费者购买后完全处于信息盲区。近日,“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的话题冲上热搜,代购分装食品问题引发热议。(1月2日《法治日报》)
代购售卖分装食品在不少地方愈演愈热。此次“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事件,揭示了代购食品暗藏的卫生与安全问题,凸显了代购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的现状。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公众重视的背景下,任何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都不应忽视,尤其是代购这种新型消费模式。
代购食品问题频发,其中最显著的是卫生安全问题。狭小逼仄的空间、随意摆放的器具、无任何标识的分装盒,成了食品行业代购的常态。如此恶劣的分装环境,不仅无法保证食品卫生,还可能让消费者面临健康风险。此外,代购者往往缺乏经营食品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在食品保存、运输、分装和包装过程中,很可能无法遵循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除卫生安全外,代购食品还存在其他问题。如原料来源不明,许多代购在分装食品时,使用来源不明的原料,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营养成分流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多次分割与包装会导致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影响尤为明显。虚假标注信息则是代购食品的通病,消费者在购买后往往处于信息盲区,无法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此外,个人代购分装的行为破坏了食品标签可溯源的体系,一旦食品被代购者私自分装,其原有的标签信息就可能被篡改或丢失,这不仅使消费者难以获得完整的信息,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埋下隐患。因代购行为多属于私下交易,很难划分责任,当问题出现时,消费者往往难以维权。
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商家应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商品被私自带出并用于代购分装,同时推出更加灵活多样的销售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小分量、多样化食品的需求。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个人代购分装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罚无证经营、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等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能让代购食品成为食品安全保障的缺口,更不能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健康风险,必须确保各个环节都执行严格的监管,共同把好食品安全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