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气寒冷,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在博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诊室内,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博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黄科生一边书写病情诊断,一边耐心叮嘱患者:“现在医学很发达,如果生病不必过于恐慌,要早发现早治疗。”
今年36岁的黄科生,2023年7月来到博州。此前,当得知有援疆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新疆。“一草一木皆成景,宽广辽阔,大家都很热情。”这是黄科生对博州的最初印象。
黄科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特别是‘看病找湖北医生’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这是对24年来湖北援疆医生团队的高度认可,我更加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黄科生说。
一所医院帮扶一个科室、一位人才引领一个科室。来到博州后,黄科生首次在内科系统建立了住院总医师制度,同时完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诊疗规范,针对科室存在的呼吸内科和RICU(呼吸系统加强监护病房)未来发展,制定了中长期目标和路线图。
此外,黄科生还建立了科内耐药细菌的管理制度,在博州率先开展多粘菌素治疗泛耐药细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将肺癌作为未来主要治疗病种之一,并积极推动内科胸腔镜和支气管超声内镜技术的推广,提升肺癌的确诊率和早期发现水平。
黄科生(左)在工作中。
记得有一次,一个13岁的患者因早产导致了脑性瘫痪,身体免疫力较低,反复发热5天,胸闷、气喘1天紧急转到急诊科,入院时完善检查显示患者双肺严重感染,病情急转直下,家属通过温泉县的援疆干部联系到了黄科生。在详细的了解发病和治疗过程后,黄科生确定患者出现耐药细菌的感染,立马联系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治疗,5天之后,病人的感染得到明显控制,转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续治疗。
这一次,黄科生在博州首次开展了一项新技术——气道廓清技术,这是通过机械方法清除气道淤积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的治疗手段。经过4天的术后治疗,患者肺不张区域重新听到了清晰的肺泡呼吸音,几天后顺利出院,重返课堂。
黄科生正在义诊。
“只有用心对待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患者的每一份信任都激励着我们大步前行。”黄科生说。除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类义诊活动,为各族群众送去健康的福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年里,黄科生确定了科室年轻医生买合布巴和艾达娜为培养对象,针对科室年轻女医生尚无人单独操作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重点帮助买合布巴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目前她已经可以在协助下进行初步操作。同时通过参加相关临床试验,培养艾达娜进行科研思维训练和病例收集,通过参考成熟的实验设计,让其参与临床问题的探讨和临床课题设计。
黄科生(右二)正在和科室同事分析病例。
“黄主任经常带着我们现场教学,分析每个病例的特点,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真的很感谢他。”买合布巴说。
黄科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每当看到一张张淳朴的面孔,一次次绽放的笑容,都变成了黄科生的动力与目标。“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宝贵经历,我将继续不断提升自己,为博州的各族群众奉献我的微薄之力。”黄科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