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至1943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晋绥边区先后活跃着二十多个剧社。1945年底,八分区大众剧社、七分区人民剧社、三分区湫水剧社联合组成了吕梁军区“吕梁剧社”。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吕梁剧社先后改编为晋中军区晋中文工团、太原市文艺工作团、山西省文教厅文工团,直至1953年4月,根据中央的指示,由综合性的文工团改编为专业化的山西人民话剧团。1972年文化大革命时,话剧团被下放至吕梁地区,编为吕梁地区文工团话剧队,1977年11月复调归省,重建为山西省话剧团,1984年11月20日改编为山西省话剧院。由吕梁剧社起至今,已跨越了79年的岁月。
回首峥嵘岁月,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还是发展时期,剧院始终牢记为民族培根铸魂的使命,用最真挚的情感、最鲜活的形象、最平实的语言,及时传达党的坚强声音,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征途上冲锋陷阵,让文艺武器充分发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刘胡兰》《黄河魂》《孔繁森》《立秋》……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的生力军,剧院始终继承发扬革命传统,认真执行党的文艺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导向,创演了《立春》《生命如歌》《甲午祭》《为我先锋》《右玉》《于成龙》《晋绥儿女》等 500 余部古今中外戏剧,以及《葛掌柜》《豆花》《郭兰英》《杏林深处》等近 200 部(集)电视剧。
这些文艺作品相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
2012年,山西省话剧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号召,转企改制为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事业单位转变为现代企业,虽然性质改变了,但剧院承担和肩负的社会职责并没有改变,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是机遇也是挑战。剧院本着公益性演出和商业性演出并进的思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创作推出了多部反映人民心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文艺作品。
代表作品有话剧《立春》《美丽女孩》《最美村官段爱平》《孔子》《生命如歌》《甲午祭》《为我先锋》《右玉》《于成龙》《晋绥儿女》等。
其中,话剧《立春》荣获山西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话剧金狮奖“新剧目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山西省文化艺术精品晋京展演活动优秀剧目奖等。话剧《生命如歌》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话剧《生命如歌》《甲午祭》《为我先锋》《右玉》《于成龙》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巡演足迹遍布全国,给不同阶层的观众带去精神文化享受。话剧《右玉》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新剧目奖、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于成龙》被列入全国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拟签约作品名录”;被评为“第十七届文华奖提名剧目”;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新剧目奖。
激流勇进才能乘风破浪。近年来,剧院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改革,在创作精品力作的同时,跨区域、跨行业寻求合作,先后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文化局、山西医科大学、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作完成话剧《沙枣树》《赵雪芳》《逆行而上》,一经演出,就在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尤其是大型话剧《逆行而上》,在 2020 年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完成,充分发挥了文艺团体的组织优势和行业优势,实现了文艺抗“疫”和对外合作的双赢。该剧于2020年9月受邀参加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秋天的剧会——全国话剧院团疫情期间原创作品线上展演》。
79载峥嵘岁月,一路春华秋实。近年来,山西省话剧院先后荣获山西演艺集团先进单位、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突出贡献奖、山西省艺术创作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山西省话剧院任重道远,剧院全体文艺工作者将带着乘风破浪、迎风而行的干劲,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谱写剧院新时代发展的绚丽篇章。
■ 校 对丨兰 杰 王 乾 常一笑
■ 审 核丨牛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