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

评论

16

4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赵露思发长文回应病情,医生解读:抑郁情绪会加重躯体症状感知,两者互相影响

近日,知名女演员赵露思公开了自己与抑郁症并伴有躯体化疾病斗争的经历,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其实,抑郁症不仅仅表现在情绪上的低落,当它与躯体化疾病相伴,其复杂性和隐匿性更需我们深入了解。

图片

△图源赵露思个人微博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神经科(女)医师叶湘湘介绍,抑郁症本身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患者往往失去生活的乐趣,自责自罪,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而躯体化疾病,则是指原本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情绪障碍,却以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表现出来。比如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肌肉酸痛、疲劳、失眠等。这些症状反复出现,却在医学检查中难以找到确切的生理病因。

当抑郁症伴有躯体化疾病时,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抑郁情绪会加重躯体症状的感知,而身体的不适又进一步恶化心理状态。从生理机制上看,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例如,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分泌失调,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引发胃痛、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递质的失衡也会干扰身体的疼痛信号传递,使患者对疼痛更为敏感。

这种情况的危害是多层面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身体的不适使其难以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人际关系逐渐疏离,进而加重孤独感和自我否定。同时,由于症状的隐匿性,患者可能辗转于各个科室进行身体检查,不仅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还可能延误正确的治疗时机。

对于疑似患有抑郁症伴躯体化疾病的人群,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叶湘湘介绍,神经科专业医生综合患者的身体症状、情绪状态、生活经历以及家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避免单纯从身体疾病角度治疗。治疗方案通常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药物能够缓解抑郁症状和减轻躯体不适;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与应对方式;生活方式上,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都有助于改善整体状态。

通讯员陈佩 叶湘湘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