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彻底打破之前二十一届“官办”模式,首次坚持市场化办节,招商收入有效覆盖了红叶节活动开展和宣传投入。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凡事皆有解。在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征途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难题不可怕,怕的是一些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然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矛盾不会自行化解、难点不会自行攻破,反而会不断累积繁殖,最终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导致发展迟滞、民声载道。
问题避无可避,关键是如何有效化解。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有解思维——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有解思维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考验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试金石,要勇于“领题”、善于“解题”、真正“破题”,攻克一道道关、迈过一道道坎,护航高质量发展。
有解思维呼唤迎难而上勇“领题”。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题单”。党员干部要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直面矛盾问题,敢接“烫手山芋”,哪里有问题,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要主动下基层,常常进企业,与市场主体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诚意与他们交朋友,听民意、解难题。
有解思维需要创新思路善“解题”。面对发展中的“硬骨头”“老大难”,要以“有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许多看似无解的难题,实则是惯性认知、经验主义。要勇于抛弃旧套路旧模式、旧观念旧框框,专业理性分析遇到的“荆棘险阻”,把堵点卡点摸准确,让工作靶向更精准、措施更聚焦,做到题题有解。
有解思维更需久久为功真“破题”。解决“沉疴痼疾”,不可能一蹴而就。领题时信心百倍,解题时激情满满,但是一遇到“中梗阻”“拦路虎”就偃旗息鼓、摆烂躺平的现象亦有之。党员干部要拿出钉钉子精神,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久久为功推动问题闭环解决。
巴中正处在追赶跨越的特殊时期,容不得半点折腾。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一马平川。面对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有解思维,拿出必解的信念、善解的思维、敢解的担当,躬身入局、主动作为,临难不畏难、受累不怕累、知困不惧困,化解一个个难题、办成一件件实事、赢得一次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