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木专访|「知智教育」李卓:想清楚四件事后,我想做一家解决真问题的AI教育公司

AI会取代老师吗?AI会颠覆现有教育模式吗?


当ChatGPT横空出世,展现出惊艳的“答疑解惑”能力时,这两个问题就不断被提出。


不过时隔两年再看,教师这一职业并未如预料般遭遇大规模"淘汰"。甚至在一些专业的教育人士看来,讨论这件事的价值已经不大。


「知智教育」创始人兼CEO 李卓(花名:大发)就是其中一员。他觉得,与其担忧趋势,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式,让真正有用的AI技术落地,产生商业收入,让教育行业获益。


图片

(李卓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分享现场)


作为曾经的快手教育运营总监,李卓从0到1起了快手的教育生态,实现了平台教育年收入16亿+。


历经线上教育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回落,他在2021年决定躬身踏入教育科技落地的一线。在ClassIn工作的两年,李卓真正看到了一线教研、教学和授课老师的需求与困境。


接下来GhatGPT的发布,让他感到,生成式AI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有机会弥补推荐算法导致的个性化教育的缺失。


2024年5月,李卓从ClassIn离职开启AI教育创业,决定开发一个服务于教师、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产品。


之后,李卓带着他的BP在资本市场辗转融资。但由于低迷的市场环境以及AI商业落地的确定性,3个月后,李卓决定终止融资的进度。


在与投资人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李卓同时在梳理做教育模型+产品的创业卡点:


  1. 首先,此时的流量成本已经非常高。很多新产品在做完营销、投放后,几乎"卖一个亏一个"。

  2. 另外,大模型的技术出现之后,新的应用交互界面还没出现,这也导致新的、颠覆式的产品迟迟没有出现。

  3. 再加上,AI时代,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交互界面还无定论。

  4. 最后,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再好的模型也难以解决缺乏学习环境,缺少学习兴趣等诸多问题。


这四件事,意味着"教育模型+产品"的创业思路,从需求到应用,再到商业化都不成熟。


没有犹豫,李卓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了方向。这一次,他将目光落到教育市场中,对新一代AI缺乏题干和使用方法论的老师们身上。


李卓告诉我们,他目前在做的事情是梳理自己的资源和经验,通过直播课程和社群,手把手地教老师们学会使用AI,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解决了让前沿技术真正落地问题。


"现在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核心卡点在于,技术如何落实到人。说具体点,就是'老师'要学会怎么使用技术。"他说,让老师知道如何通过大模型提效,是技术落地的必经之路。


和之前搭团队、写BP,寻求融资不同。这一次的直播课程业务立刻证明了需求的刚性——在10月上线后,仅用了一个月,李卓自己一个人就招募了近500名教师学员,也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交流中里,我们试图询问他对当前热门的AI教育硬件等方向的看法,他大多只回答“no comments”。


当下,他只看重用直播课程和AI工具给“教学一线”老师们带来切身变化。因为,这是切切实实能让AI落到实处的路径。


至于未来如何,“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以下是「四木相对论」和知智教育CEO李卓的对话实录:

Q1:为什么选择在2024年独立创业?


李卓:2012年,神经网络算法兴起,开始实际应用落地,并逐步实现取得商业回报。这类算法也被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基于这类算法加上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可以对学生行为进行实时的分析和反馈。算法记录了孩子整体学习行为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做个性化的推荐和引导。


这套方案在应用的初期确实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随着用户量越来越大,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在2019、2020年的时候感受到了继续发展的卡点:也就是现有的教育内容完全不够,而且本身的个性化要素也不够。


比起娱乐行业来说,教育行业的可推荐的内容量差得太远。


2023、2024年,大模型的出现,对教育行业的最大价值就是无限生产内容的能力。将大模型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一方面实时分析学生行为,另一方面根据行为实时生成内容,就能弥补之前的遇到的卡点问题。


于是,我就下场来做这件事。这是早期的想法。


Q2:知智教育成立不久但已经开始业务转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李卓:早期我的想法是做一个针对K12教育的1B左右的小模型,并基于它做自适应学习的产品。后来发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所以从10月开始,我转向做老师的AI培训,做直播课和社群运营。


Q3:行不通的地方在于?现在做AI教育产品的人不少。


李卓:首先是融资的反馈不太顺利。在AI的C端应用领域,现在一级市场一定程度上是“被悬置”,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存在资本积极性的事情,没有投资这件事很难做。


但在投资人沟通,以及我做进一步市场调研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模型+产品”这条创业路的确可能跑不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第一个是流量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跟我提到了的获客成本和流量价格高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新产品可以售出的价格甚至低于获得客户的成本,这样几乎是“卖一个亏一个”。

  • 大模型这一新技术的出现,还没有刺激出现新的应用交互界面,没有新界面就没有新流量的产生,也很难有颠覆性的新产品产生,这也很难让资本圈兴奋,让资金进来,对于我们来说,机会也比较小。

  • 回看前几代的技术和产品变革,都能看到交互界面的决定性作用。PC时代,施乐创造了图形化界面,才有了微软和苹果所定义的各类pc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等应用成功也是因为有了“信息流”这样的交互方式,上下滑才有更极致的体验。

  • AI时代,孩子们需要的什么样的交互界面,还没有答案。

  •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模型也不是做好AI教育决定性因素。即便是真的把模型炼出来了,也不代表这事能走得下去。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再好的模型也难以解决缺乏学习环境,缺少学习兴趣等诸多问题。


总结来看,我认为核心卡点在于,技术如何落实到人。说具体点,就是“老师”。


我很喜欢研究经济学,从历史去看,会发现每次技术范式的转移,它都会首先形成劳动力的迁移。比如工业革命下,劳动密集型的工人;信息化革命中,延伸出的创新式人才。如今AI时代,在教育行业,老师会有怎样的变化是最需要关注的。


另一个方面,中国教育的商业模式相对固定。回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合乎场景的新技术落地更可能成功。比如知识图谱这个技术用在搜题上,因为要“抄作业”成立了;还有云技术用教育上后来有了直播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线上课的互动问题。


于是顺着场景来,我们不去做模型替代人的事,而是模型帮助人的事。


即便是未来有最好的大模型改造了整个教育行业,让老师知道如何使用,如何通过大模型提效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Q4 : 这件事现在具体是怎么做的?


李卓:我现在的目标主要是身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这类老师往往是最活跃、最勤奋的个体,而且有一定的前瞻性。


围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我给这些老师们提供一套经过实践,切实可靠的大模型Prompt模版。


他们只需要把孩子个性化的需求,以及要讲哪道题输入到里面,就能得到符合孩子兴趣的题目和讲题思路。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吃火锅,在讲圆周率的时候,就可以加上火锅的案例。这个时候孩子做题就没有那么痛苦。


这样做可以让这些老师比较短时间内,通过高质量的Prompt。达到有一线城市S级老师的内容生产水平。


这套标准化的Prompt是我们请在新东方、好未来等著名机构和学校工作过的,懂教研、教学的专家顾问撰写的。


一线懂教研和教学研发能力的名师,在行业内久负盛名,这些Prompt凝聚了他们的研究和教学精髓,也是我们公司的宝贵资产。


形成了一套相对标准化的模版之后,还需要教会这些老师们怎么使用。这里就是直播课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我每周会进行直播教学,让老师们懂了背后的逻辑之后,然后布置作业给他们做练习。他们也都要在群里交作业。


 Q5: 你觉得老师们来上AI直播课的诉求和动机是什么?


李卓:最真实的需求其实是招生。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流量都很重要,所以我也会强调怎么提高招生提高转换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真实的招生场景,比如一个孩子一张试卷放在了老师面前,老师要判断试卷里边,这几道错题是哪几个知识点错了,这个知识点需要掌握的ABC层级中哪个层级的知识,之后才能要再针对性的基于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形成学习计划。


这些都是AI能做到的事。我提供的工具,能帮这些基层老师识别,能做出学而思水平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做出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这个时候,家长来咨询就会觉得老师专业、课程科学,从而提高转化。


Q6:这些老师的AI基础怎么样?


李卓:没有任何基础。而且还容易被一些概念迷惑。比如数字人,他们是真的觉得,一个虚拟人能和真人一样跟孩子交互。


Q7: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李卓:怎么下载豆包。


现在来看,这些老师们的AI应用水平整体非常初级。一般来说,他们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第一层是希望把方法直接拿来就能用;第二层是想了解Prompt的架构原理,可以自己写;第三层是希望可以做出自己的Agent。


我们都可以教,他们自己想玩哪一层,可以自由发挥。

Q8:我们是如何挖掘老师需求的?


李卓:在选择从何处切入的时候,我们先把整个教师的工作的SOP进行了拆解,并从中找到价值点最高的关节。


尽管老师们的教学行动复杂而缜密,但还是遵循着比较统一的步骤与标准动作。从备课、教研、教学、作业布置与批阅、考试测验、家长沟通、学生管理等不同环节和场景都有一定步骤。


例如,我们从AI出题切入。


每个孩子被评价得标准很一致,也就是考分。但提分的过程未必一定是痛苦的。


做题是提分的重要过程,如果做的题目是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可以个性化做题,他们能做得更开心,学习也会相对轻松。


而用AI来进行个性化出题,比起人更有优势。一是,AI可以模仿最高水平的出题人的出题思路;二是,AI的发散能力很强,给它一个idea,它能发散出很多“有意思”的出题方向。


Q9: 目前有多少学员,怎么维护社区的活跃?


李卓:原本只想要招募300个人,最后扩招到了近500人。主要是社群里,学习氛围的维持是有边界的。所以后续因为口碑裂变,很多同学想报,都被我婉拒了。


我把这400个学员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分为了六个组,让同学科、同赛道的学员在一起,方便分享和交流。每个组都有优秀地小组长,负责组织一些讨论和交流,能获得更多福利。


运营并不是简单的,我没有请任何助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来运营。所以,我制定了几条群规:


  1. 不允许打两个问号,两个问号是质问不是疑问。

  2. 在线下见面怎么跟人说话,在群里就怎么交流,要用自然的语音交流,即“当面在场”。

  3. 不允许在群里说“割”和“韭菜”。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表现。

  4. 鼓励互助,互相批改小组成员的作业,改得好的可以优先获得福利。


在我看来,只有每个人都对他人好的时候,才会有那种人带人的氛围,这个群的活跃度才能好。


我们的班级有三条价值观:第一个叫“先创收后幸福”,就是意思你先用AI赚到钱,再谈情怀;第二条价值观叫“让AI给你做牛马,你和孩子做个人”,就是说老师和孩子最重要的事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和鼓励和支持,一些写教案、做PPT的活可以让AI牛马去做;第三句继承自好未来的价值观,“教不好孩子等于偷钱抢钱”。


在我的课堂里,我希望看到老师们能真的开始思考,思考“我作为一个水平不那么好的老师,怎么和AI配合工作能让孩子学习好”。


Q10:做完了老师的Prompt交付,之后还有怎样的规划?


李卓:我只能跟你说三个月的规划。现在又回到了90年代创业的感觉。对我来说,我现在跑通了OMF(Operation Market Fit ),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会写万字长文,向外界宣传我的理念,获得教育人认可我的理念。然后他们进入了一个私域,卖课。现在我有500个学员,口碑爆表,已经跑通了模型。我也想看看,这些老师在学习了之后,能有什么效果,又能发展出怎样的新需求。


我也正在老师的workflow上开发新工具。比如,我做了AI批改作文的工具,它能做作文的精批,并将所有批改痕迹留痕,加速老师的精批效率,由此老师可以花更多时间来跟孩子交流。现在次周留做到了60%左右。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我们会针对老师的工作流开发一些小工具,形成小程序矩阵。这些小产品的开发成本很低,只需要一周,但都是从老师们切实需求场景出发,是很有效果的。


Q11:教育中的主要角色除了老师,还有家长和孩子。我们会做服务家长和孩子的业务吗?


李卓:下个月我会开“AI家庭教育课”,会逐步探索“AI到底和孩子怎么直接交互”这个方向。学生的阶段还是会聚焦到K12的人群,学龄前儿童就不做覆盖了,因为他们的父母需要他们保护眼睛。整体看,我会主要做To C的事情,暂时不会尝试To B。


Q12: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AI可以替代老师,你怎么看?


李卓:我现在不去想这个事,这并不重要,直接做概念博弈没有意义。此时此刻要讨论的是AI怎么落地,怎么帮老师进步,怎么获得商业价值,有没有让孩子变好。


教育很朴素。一句话,谁能陪好孩子,谁就是一个好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


所以老想用AI替代自己,减少在孩子身上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是不合理的。


另外还要看到,AI的确给教育带来了平权的机会。这些基层的老师、家长、学生也能使用最好的AI工具和产品。


Q13: 现在知智教育有多少人?


李卓:公司就只有我一个。我们有产品研究团队,但是不必加入公司,更多是顾问形式合作。


现在也有很多AI一人公司。不过我觉得能不能做这件事,取决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power够不够去组成支撑一个AI公司。


我能做一人公司,是因为我能带动快手k5级别及以上的产品、开发,来和我一起探索AI、教育的落地场景。我还有运营能力,教育媒体都会帮忙,同步发我写的AI教育文章,这样的公司模式是成立的。


对每个人来说,你的独特优势决定了要采取什么模式。


Q14: 还有计划融资吗?


李卓:目前没有主动的想法,但也和投资人们保持联系。我没有那么强的焦虑感,自己每天也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踏踏实实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