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外焦灼的跨年夜后,全网牵挂的小瑾悦传来最新消息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49字,阅读需4分钟

1.海南半岁女婴小瑾悦因先天性膈疝,三次开胸后出现呼吸衰竭,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父母紧急将她从海南转至浙江寻求更好救治。

2.跨年夜当晚,小瑾悦一家人在ICU病房外焦急等待,直到今天早上8点50分左右,小瑾悦顺利抵达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接受治疗。

3.由于长时间奔波,小瑾悦在路上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一到医院就被紧急送往抢救室。

4.这两天,瑾悦已经做了血常规等检查,情况比入院时稍微平稳了些,接下来要做脑部CT、核磁共振、消化道造影等检查。

5.瑾悦的父母表示,他们会拼尽全力照顾孩子,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俞倩玮

2024年的最后一天,潮新闻记录了一场跨越1800多公里的生命救助接力。

海南半岁女婴小瑾悦因先天性膈疝,三次开胸后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寻求更好的救治,父母带着宝宝从海南紧急转运至浙江。

小瑾悦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直播间涌入百万网友,为她加油。

二十多个小时的日夜兼程,在沿途交警的协助下,2024年12月31日早上8点50分左右,小瑾悦顺利抵达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接受治疗。(此前新闻请戳这里

“转到普通病房了,我们正在办手续。”今天(1月2日)一早,瑾悦的爸爸张健告诉记者,上午医生说孩子的情况稍微平稳了些,接下来要做进一步检查。

ICU门外焦灼的跨年夜

小瑾悦的病房在10楼,午后阳光洒进来,整个房间里暖洋洋的。宝宝的病床在窗户边,记者到时,她正安静地睡着。

床头旁的仪器正密切监测小瑾悦的生命体征。

跨年夜当晚,对小瑾悦一家人来说,是煎熬、焦急的一晚。

因为长时间的奔波,宝宝在路上出现了呼吸急促等情况,一到浙大儿院就被紧急送往了抢救室。这两天,一直待在ICU病房里。

夫妻俩寸步不离守候在ICU病房外,累了便在门口的长椅上凑合休息一下。今天终于等来了宝宝的生命体征平稳,张健忙着给女儿办理转病房手续。

图片

小瑾悦在病房等待检查 俞倩玮/摄

“下午1点鼻饲了52ml的牛奶,喝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黑眼圈厚重的张健和妻子站在床边,观察着女儿的情况。

孩子睡得不算安稳。“我们得盯着她,防止她把氧气管抓下来。她一个肺功能丧失,脱离氧气管,就会造成呼吸困难。”

这两天,瑾悦已经做了血常规等检查,“现在情况比入院时稍微平稳了些,接下来要做脑部CT、核磁共振、消化道造影等,一项项排查。”望着女儿,张健乐观起来:“她很坚强,我们也要拼尽全力。”

“我们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轮流看护,这半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孩子妈妈说,瑾悦的病情离不了人:“现在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宝贝一天天长大,慢慢好起来,就都值得。”

大眼睛的宝贝是全家“心头肉”

瑾悦是这对年轻夫妻的第一个孩子。

老婆怀孕的时候,张建工作十分努力,想着送外卖多接几单,给孩子赚奶粉钱。

孩子妈妈怀孕37周左右时,出现了紧急情况。“监测到宝贝的心率有210,我们赶紧挂了急诊,当天刨腹产了。”2024年6月5日,瑾悦出生,体重2.5公斤。

她继承了妈妈的大眼睛,浓密的睫毛、粉嫩白皙的小脸蛋,是个漂亮姑娘。

张健给女儿起名“瑾悦”,希望她快乐长大,以后做善良乐观的人。“她是家里辈分最小的,也是全家人的‘心头肉’。”

图片

妈妈抚摸女儿 王好/摄

可是,没过多久,瑾悦就出现了发烧、呼吸短促、脸部发紫等情况,被诊断为先天性膈疝,此后被经历了三次复杂的开胸手术。

这半年来,全家人倾其所有。“前期手术治疗花了二十多万元,经济压力很大。”

张建夫妇寻求了当地一家慈善机构的帮助。瑾悦转院过程中,直播间开通了爱心捐助通道。爱心瞬间涌入。

“浙江已捐”“四川已捐”“河南已捐”……一条条充满善意的温暖留言刷屏。“特别感谢好心人的帮助,当天的捐款会全部公示,直接对公打款到医院,用于小瑾悦的治疗。”

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临近下午4点,午休过后的小瑾悦悠悠转醒,咂巴着嘴,似乎是饿了。

“虽然她会这样的惯性动作,但从来没有用嘴喝过奶。”张健说,由于丧失了自主吞咽功能,瑾悦喝奶只能通过鼻饲的方式,一般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到这个世界半年了,却没有尝过任何味道。”孩子妈妈笑着“打趣“女儿,笑着笑着,眼眶却红了。

图片

躺在病床上的小瑾悦 俞倩玮/摄

“从出生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家里没待过几天,她很没有安全感,要妈妈在身边。”妈妈拿起床边的铃铛玩具,逗弄着,还摸了摸孩子的小脚丫。“她的脚丫长度仅有成年人的一根手指长,太瘦小了,宝贝你要赶紧好起来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