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发布!津力达、通络明目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获推荐!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糖尿病杂志》官网在线重磅发布!《指南》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中医药可在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单独及协同控糖、防治并发症、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图片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针对糖尿病前期,《指南》推荐:津力达颗粒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相对风险41%,适用于伴多代谢紊乱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针对2型糖尿病,《指南》推荐:津力达颗粒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及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糖变异性,而且能缓解口干、自汗和便秘等症状。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治疗,《指南》推荐:可使用通络明目胶囊进行治疗。



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津力达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络病理论指导确立“健脾运津”治法,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由人参、黄精、麦冬等十余种药物组成,为2型糖尿病临床防治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津力达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胰岛素分泌;通过降低升血糖激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升血糖激素与胰岛素的平衡,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

为进一步评估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异常人群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团队开展了“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该研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的子课题。

FOCUS研究纳入我国来自21个城市35家医院的18岁至70岁之间的889例成年受试者,其中885例被纳入全分析集,且均经过严格筛选确诊为糖耐量异常和腹型肥胖,并伴有至少一种其他代谢异常。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津力达组或安慰剂组,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体力活动等)的基础上,每天按照9g/次,3次/日的剂量口服津力达或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糖尿病发生率。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20年,津力达组和安慰剂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7.83%和42.66%。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受试者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了41%(HR,0.59;95%CI,0.46~0.74;P<0.001)。在完成研究的受试者中,津力达组和安慰剂组糖耐量复常比例分别为39.18%和25.64%(P<0.001)。

此外,津力达组在多项代谢指标上也显示出了积极的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在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关键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

在血脂水平方面,津力达同样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津力达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所上升,这些变化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津力达组的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平均下降更多,这一结果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6月3日,FOCUS研究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正式发表。该杂志编辑部也第一时间给予了题为“中医药预防2型糖尿病——一条艰难的前进道路”的编者按客观评价,肯定了该研究成果在糖尿病防控领域的突破性意义。



调节糖脂代谢、平稳控糖,津力达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有力武器

《指南》指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由2013年的10.9%增加到2018至2019年的12.4%。糖尿病的知晓率(36.7%)、治疗率(32.9%)和控制率(50.1%)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且在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由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开展的一项纳入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稳定剂量血糖仍不达标的患者,加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92%,降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对减缓并发症发生有潜在的治疗优势。

仝小林院士团队开展的另一项纳入15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共181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降糖药物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不仅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和HbA1c水平,还可改善胰岛功能,降低体重。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与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相关。中国工程院贾伟平院士牵头开展的津力达颗粒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疗效的临床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津力达组患者血糖水平标准差在治疗后显著降低(-0.39 vs. 0.11,P<0.05),TIR在治疗后显著改善(23.21% vs. 2.24%,P<0.01),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TIR从治疗前的55%提升到治疗后79%。

调脂方面,基础研究显示,津力达可调节血脂,激活棕色脂肪产热功能,减少白色脂肪蓄积,改善代谢紊乱,同时能改善肝脏、骨骼肌脂质堆积,减轻体重。临床研究显示,津力达颗粒联合其他降糖药,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本次是继2017版和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津力达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后,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再次入选新版指南,充分体现出津力达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多靶点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通络明目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标本兼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视力受损乃至失明。DR存在早期难以察觉、中期控制难度大、晚期手术治疗效果有限等特点。因此,国内外众多权威医疗指南和共识均强调,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应立即开始DR的筛查工作。对于DR而言,及早的发现、准确的诊断与及时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通络明目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经验方为基础研制的创新中药。该药由赤芍、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粉葛、地龙等12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功效,可发挥“通”微杜渐、标本兼治的作用优势,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通”微杜渐——通络明目可多靶点、多机制干预DR的发病机制:通过提高糖耐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纠正糖代谢紊乱;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抑制病理血管新生、保护血-视网膜屏障等保护视网膜微血管;通过抑制视网膜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氧化损伤、改善视网膜功能等保护视神经细胞。

标本兼治——临床研究证实,通络明目可提高DR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为了充分评估确证通络明目治疗DR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组长单位牵头开展了“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该研究共纳入41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数量比为3∶1)。在规范降糖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服用通络明目胶囊(4粒/次,3次/d)+羟苯磺酸钙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2粒/次,3次/d)+通络明目胶囊模拟剂(4粒/次,3次/d)。疗程为12周。

研究结果显示,服药12周后,观察组患者DR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1.0%,对照组为4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提高16.9%(P<0.0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眼底改变显效+有效率为53.2%,对照组显效+有效率为39.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评分明显降低(P<0.05),无黄斑水肿比例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显效+有效率为58.6%,对照组显效+有效率为4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4%)优于对照组(69.9%)(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目睛干涩、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结消失率均明显增高(P<0.01)。在改善矫正视力、眼底改变方面,观察组显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期间治疗引发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7.8%,观察组TEAE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与研究药物相关的TEAE,对照组4例受试者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TEAE,严重程度均为轻度。两组无严重TEAE发生。

据悉,《指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牵头,组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共同修订完成。《指南》共20章,涵盖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三级预防、筛查和评估、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高血糖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等,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实践。

本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促进行业水平提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


排版:张晶

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