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苑)为助力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养“能上课、能上好课”的劳动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春城兴教工匠”的实践指导作用,促进昆明市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近日,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阐释书法精神 匠心传承文化”“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8场走进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供图
活动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乔明为昆明市80余名劳动教师开展了书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
活动伊始,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石梦媛就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文化、劳动基地建设、劳动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学校劳动特色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我校以幸福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参加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做到人人都是劳动者。”石梦媛表示。
随后,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廖婕辰作活动介绍。“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让老师们体悟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工匠精神,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师们近距离感受工匠大师风采,学习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潜能。廖婕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带动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把学习成果与劳动课程标准相结合,带到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去实践去检验,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当地的产业特色出发和各自学校的劳动教育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项目内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供图
活动现场,劳动教师们现场学习了中国书法文化,并挥毫进行了书法练习,纷纷开始试写春联。乔明一一对劳动教师们进行点拨指导,帮助老师们提升书法技能。
当天,专家和劳动教师们共同参观了昆工附小的劳动实践基地。恰逢昆工附小“幸福学子贺新岁 五育融合创未来”元旦活动,来自昆明市各学校的劳动教师们参与了“创意集市体验”活动,感受到学校多彩的校园文化。
“本次活动以墨香润心,让老师们在高雅有趣的书法活动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书法课程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提醒了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