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山东济宁:“无感”智慧监管助推高效执法

为深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监管,山东省济宁市城市管理局着力创新监管手段,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高仿真、高精度的三维模型,破解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问题,为监管服务对象提供“无感”验收全新体验。


图片

三维模型与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方案对比图


数字建模,提升监管“硬实力”


创造性引入以3Ds-Max、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扫描为基础的数字孪生技术,为每一个建设项目量身定制专属的三维模型。


在建设项目开工初期,将CAD电子施工图纸导入3Ds-Max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即可呈现建筑物“长大后的样子”,监管人员可以提前对监管项目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图、心中有型”。


通过对比三维模型与规划审批方案,可以精准把握监管重点,确保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方案建设,将违法建设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扫描技术,对建成建筑物进行三维快速建模,通过与前期规划审批方案的比对,发现不一致之处,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确保建设项目符合规划验收要求。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推广,新建项目应用率已达70%以上。


图片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建设项目进行航拍,照片将用于生成三维模型


智慧监管,精准施策“无死角”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具有直观可视、数据全面、定位精准的优势,助力规划批后监管不再局限于单一时段和视角,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全覆盖。


一方面数字孪生三维模型精准复刻了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地上地下空间内部结构,可对建筑三维模型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精准测量和精准定位,例如对建筑物楼顶、门窗等不易人工测量的部位进行实时测量,免去了监管人员爬楼奔波之苦,提升了监管的便捷性、准确性,监管效率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可汇聚建筑的材料特性、建设主体、周边环境等信息,通过空间分析和计算,可客观精确的核对规划审批指标。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利用三维模型,细化对比规划审批资料,累计核对建筑密度、绿地率、车位数量等指标235项,建筑物标高、楼层高度、附属设施面积、门窗尺寸等数据896组,发现各类问题40余个,有效降低了企业的额外报批或施工成本,并督促企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处理。


图片


全程勿扰,优化服务“不止步”


注重将技术创新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日常干扰,营造更加和谐、高效的营商环境。


在日常监管中,通过利用3Ds-Max技术生成的三维模型与无人机拍摄照片比对,可对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线上”监控。


在建设项目具备规划验收条件时,只需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在企业“无感”状态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将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规划审批方案逐项核对,有效避免数据不清、场景不全等引起的重复踏勘情形,减少入企扰企行为。


通过将模型数据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部门之间并联审验,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即时推送验收结果,提升了服务对象的体验感。


目前,该做法在验收环节应用率已达60%以上,累计减少入企行为430余次,减少企业“来回跑腿”160余次,缩短验收时长45%以上,大幅度提高了验收效率,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聚焦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监管难点,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建设项目全空间三维模型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建设项目全周期“无感”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和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动规划批后监管工作由传统人工模式向现代智能模式转变,为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作出贡献。


编辑张涛

来源 中国建设报大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