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教授:解析新质生产力,经济创新的本质需求是什么

长江商学院

 2025年01月02日 16:22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长江商学院EE ,作者长江EE

图片

长江商学院EE.

以服务中国经济活力核心民营企业家为己任,锚定全球价值对接、新质生产力、国家重大战略、商业原创和民企活力、转型与进化,提供“精准、实用、高效、前沿”学习项目,打造企业家全生命周期学习体验,成为企业家终身成长的学习平台、企业升维进化的教育伙伴。

图片

倾听时代脉搏,感知同频共振。

《无公益,不长江:新质生产力与商学院的新质公益2024-2025》是长江商学院出版的第七本公益案例集。在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要求下,长江商学院开创性地提出新质公益以及商学院的新质公益。本书除了呈现年度长江公益案例之外,我们也邀请了长江教授,公益研究的领军学者,公益行业的领导者,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和公益校友代表等,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商学院新质公益的前沿创新、逻辑发展以及社会价值。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机遇,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何乘势发展?

为此,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EMBA项目学术主任、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春生教授在文章中,探索了新质生产力带给中国经济的全新思考。

图片

图片

周 春 生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

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

EMBA项目学术主任

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新质生产力

一个时代的呼唤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他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年1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更明确了我国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

周春生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为何当前国家如此重视?他强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呼唤!从十四五规划,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经济发展的话题,一直在强调创新,强调科技是创新的第一驱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等。

新质生产力,第一个是“新”,新在哪里?新在技术,新在商业模式,新在经济结构的改变等。

第二个是“质”,也就是质量、效能。

新质生产力,英文翻译可以是New Quality Productivity,其核心还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这“三高”,进而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于创新驱动,周春生教授进一步阐释,当前我们处于科技井喷的时代,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蓬勃发展,这是时代的浪潮。另外,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的竞争,其核心就是科技。

近10年来的实践越来越证明,中国传统发展模式正在遭遇挑战,瓶颈越来越凸显。以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靠什么?靠资源换市场,我们依赖廉价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换取GDP的高速增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个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愈加明显,例如人们的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传统优势在慢慢丧失。

我最近一直在强调,我们的新增生产率不能仅仅靠科技、靠效能去提高效率,而要通过科技改变整个产业结构,让供求之间更加协调。

周春生教授表示,当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那么,如何靠创新来提升有效需求?

我们都知道恩格尔定律,例如把猪养好,把小麦种好,当然非常重要,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每个人消耗的猪肉、面粉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长,这些需求是有限的,那就需要我们有更好的供给来满足国人新的需求,也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我们看一组数据,就会发现,数字消费在20年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三、四十年前几乎没有,但现在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对国人健康非常重要的医疗卫生消费看,美国人均一年消费超1万美元,而我国2022年人均GDP才达到12741美元。

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满足?相应的供给肯定不可或缺。但当前经济面临结构性矛盾,明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但有的需求却没有被满足。假如没有高铁,那人们就不会有坐高铁的需求,可见结构性的矛盾要靠创新、靠新生产力来解决。这也是周春生教授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之一。

从创造新需求到无限供给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强调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那么毫无疑问,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关注空前高涨,各行各业都在尝试或倡导All in AI。而这些创新,与底层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需要数据、算力、芯片、能源乃至大量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如何能够提供更加廉价、更加清洁、更加绿色的能源,如何能有更高效、更Powerful的芯片,如何创造更强大、更安全的计算单位,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周春生教授认为,从目前全球和中国经济科技发展格局来讲,新质生产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也非常重要。

而这些数字技术所创造的产品,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这也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无限供给。

无限供给是周春生教授提出的概念,他解释,有些产品只需要生产一次,就可以供给无数人使用,例如电脑&手机操作系统。

我发现最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是短剧颇受欢迎,而且收费不低,一分钟比电影贵多了。毕竟电影院有各种各样的服务,有空调、设备、服务人员等,但短剧只要上线在短视频平台,多少人看都是无限供应的。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提出,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当然也包括数据、技术这些新的生产要素,而这也是无限供给的特征。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组数据,一旦有了,在授权情况下即可无限供给使用。

从传统概念看,一辆车越开越旧,几年就报废了;蛋糕一人一块,吃了就没有了;但GPT或者sora,一旦存在,就会一直在,而且用的人越多,获取的数据就越多,模型就越准确,也就会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当然,并不是未来所有东西都是无限供给的,例如硬件、算力、能源等。周春生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已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二元经济转向新的有限供给和无限供给、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共存的新二元经济。

全球视角,全球学习,全球创新

如今,全球格局与中国经济都发生了轴心式的变化:世界经济从全球大分工时代过渡到以地区中心、近岸外包、友岸外包为主的分布式经济协作;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过渡到“双循环”+“一带一路”的模式。

面对新的全球经济格局,我们如何靠自力更生找到一条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实际上这也是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要求。以前,靠模仿,就可以满足需求,但现在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研究员”了,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加需要依靠自己。


以前中国对外开放,是以市场换技术,吸引资金,通过中国的廉价生产要素制造产品,依靠价格优势销售海外,实现经济大循环。这是以前的老路。而现在,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增长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是经济规律。所以
我们现在提新质生产力,要讲全球价值对接,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一,我们要学习全球的新科技理念,要在全球布局产业链,同时也要保护中国产业链安全。


第二,我们也要学会全球整合资源,不再仅仅是向全球卖产品。

中国企业家的学习,从西学东渐、全盘接收,过渡到取其精华、躬身入局新市场等,更精细入微。

未来中国,只会有两类企业:全球化企业和地方企业。升维求知,降维开拓,全球学习,学习全球。期待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在全球经济浪潮中,乘风而起,直上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