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卉
2024年11月,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这次活动的年度主题是“用记忆触摸历史”,300多个口述历史机构和项目参与沙龙、展映、研讨及交流,涉及美国、英国、挪威、瑞典、叙利亚、日本、新加坡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的口述历史成果颇丰,关注度与美誉度双双提高,不仅体现在年度成果的数量上,也体现在公共影响力层面上。2024年口述历史的应用领域继续延展、业界代表性作品频出、影响范围大大扩展,其中在文字出版物、纪录片和电影艺术等领域最为突出。
公共出版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定宜庄结合多年研究心得推出新著《怎样做口述历史》,她在书中坦言:“写的都是我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清华大学赵月枝教授团队扎根缙云10年,在2024年开始推出“县域中国·人民历史”口述研究丛书;微观战史作家余戈继“滇西抗战三部曲”后,结合档案分析与口述史料写下新作《惠通桥之战》;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二战个人史作品《罪恶与梦想》在中国翻译出版。
此外,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艾恺访谈梁漱溟先生的知名著作《这个世界会好吗》推出续编版,《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李菁所著《往事不寂寞》迎来再版,《韩国电影100年》《戴铁郎——不老的动画梦》《国礼背后的中国技艺》《就这样成了老板——关于创业的真相与启示》《口述广州湾》和作家朱洪海“抗战老兵系列”等一批出版物出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我的母亲做保洁》《比山更高》《我在上海开出租》《小小浮浪人》等口述风格非虚构图书的畅销,都向公众展现了2024年口述历史方法在出版界受到的的高关注度。
在影像领域,2024年最大的惊喜来自于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该片总导演方励在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交流时,坦陈自己在实践中找到了口述历史采访与影视创作相结合的要诀;中央电视台口述历史影像专家闫东推出《长征之歌》,结合新老口述历史访谈资料,将讲解历史现场、讲好历史故事和记录当下相结合;日本导演竹内亮通过《再会长江》寻访旧友,展现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变迁;大陆与台湾共享史料合作的《两岸家书》反映了个体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的流转,感动之余给人温暖鼓舞;《卢作孚》聚焦主人公成就及多重角色,在故事中展示人物形象。
《长征之歌》
这类作品还有反映临终关怀的《来日皆方长》,还原中国远征军抗击日寇史实的《重返缅甸战场》,讲述普通人深圳奋斗故事的《滚烫年华》,回忆新疆纺织工业历史的《七纺》,展示水利兴邦案例的《雷州青年运河》,记录黔东南水边生活的《清水江》,追寻红色家族印迹的《李又然影像志》,记录活在当下者的《返乡新农人》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将口述访谈纳入影像创作,收获了更加生动的人物和历史细节,正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主题分享中提到的:“平视的目光,真心的倾听,有质量的发问,能够得到最好的记录和呈现。”
此外,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教授担任总策展人的、中国第一座口述历史主题展馆也已初具规模,值得关注。
在传统题材上持续深耕
一批长期项目组继续深耕
并持续展现影响力
2024年口述历史领域的又一亮点是:一批长期项目组继续深耕并持续展现影响力。如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记录计算机历史(1956-1986)、百年美院、太平湖的记忆、锡柴80年口述史、深圳口述史第五季、家·国记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通江达海之迎王送船、口述大庆石油会战、上海市民生活口述史、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口述岭南、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口述历史、口述襄阳、湛江70年战疫口述史、豫东黄泛区社会变迁影像志、游戏众生相等,都是口述历史工作者长期坚持的成果。
此外,一些领域在2024年表现出了即将蓬勃发展的潜力。如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南通大学离退休教职员工口述校史等江苏省项目,川菜口述历史实录·川菜寻游记、蓉光·成都农商银行口述历史、川派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四川省项目,口述海南、海南岛疍家人口述史等海南省项目。
紧跟时代且视角更加全球化
人工智能势不可挡地进入
口述历史领域
对前沿科技的利用在2024年成为口述历史从业者自觉。短视频、游学、展览、桌游、宣讲、直播、播客等形式开始直面公众,人工智能势不可挡地进入口述历史领域。除了协助完成文字整理的速记、校对等基础环节工作外,还参与到访谈提纲辅助撰写、数字人再现展陈情境等领域。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杨祥银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和驱动力,口述历史界应该用创新的眼光和开放的胸襟去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要坚守人文情怀、学术操守。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口述历史的时代”。关于人工智能对口述历史具体工作岗位的影响,纪录片导演周浩认为,越是个性化的观察越有生命力,这对于人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和创作筹码,所以不要特别担心被人工智能取代。
2024年,中国口述历史从业者开始与阿拉伯国家口述历史界有所交流,学术探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增加。2024年,笔者受外交部推荐,作为中国的唯一受邀代表参加首届阿拉伯国际口述历史会议,介绍中国口述历史发展情况,并聆听了阿曼、叙利亚、埃及、利比亚、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参会国家口述历史代表的分享。
新兴题材为公众所接受
取材视野更新、更远、更具体
2024年度的中国口述历史,取材视野更新、更远、更具体,一批关注度较高的项目主题为公众所知。如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南下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亲历者口述史、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中国动漫的文化与精神、中国现当代音乐口述史、亲历大庆口述史、岁月深处的铁人、中国新疆暴恐案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等。
2024年,口述历史从业者在更进一步地关注传统研究对象的同时,也在关注新的社会议题,如关注家史的全民家庭影像计划、爷爷的耄耋岁月、给我爱的父亲、郝姐上京赶集、种大棚的母亲,关注社区生活的口述麓湖、蓓蕾花开·我在社区、枕流之声——上海枕流公寓口述史、东明社区志、与百年东大建筑的对话等。得益于社会组织的自发生长,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家庭影像计划、妈妈影展、家史计划等项目组聚焦家人、家庭、家族于镜头之下,让记忆穿透时间与历史重见。
值得一提的还有从老物件记忆切入女性视角下社会变奏的“缝缝补补·女性的禁锢与解放”特展,女性影像工作者扎根西藏完成的高原生态守护者口述史,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发起的基层流动女性口述史以及为女性尊严抗争的民国女性校园生涯、寻访海南乡村振兴女性力量等项目,都让人了解到了民间组织和个人在记录、传播女性记忆角度的创新与突破。
高原生态守护者口述史
凸显区域特色的项目也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如杭州半山电厂口述历史、深圳工业口述史、白银工农渠建设纪实、景德镇的他者、湖北省三线建设口述历史、长沙卡拉OK厅口述史、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农户生计变迁口述史、侨韵中山记录乡愁、栖霞山口述历史、樟坑径76号、安阳市许吴村的发展与蝶变、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西山枪局记忆、一个中国村庄的口述史、库村口述历史、宋庄人记忆、乡见系列口述史工作坊等。
口述历史实践有了生力军
从业者的权益开始得到学术界关注
2024年,一些高校的口述历史教育教学活动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如中国传媒大学的“重温历史:记忆之场与口述访谈”通识游学课和“回忆与追溯”师生江西新城陈氏调研、广州大学的万企兴万村口述故事社会实践、杭州师范大学的麻风休养员和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口述历史教育、河海大学的百年校史口述史、南京师范大学的口述史实践教学和洪江918厂职工及二代亲属口述、中南民族大学的基于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口述史研究,中山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信阳师范大学等校的多个项目也都将口述历史与学术训练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索。
青少年涉足口述历史实践的大环境已不仅局限在方法和技术层面,而且也是面临传承、思维方式和记录内容的转变。以“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伴随着Z世代的口述历史实践,在2024年进入学术界视野。近年来,传统口述历史实践者正在“被算法所格式化”,同时,青少年正在借助这些全新的技术手段记录自身与社会,他们在访谈他人的过程中,用更沉浸的方式去观察世界。
这一现象在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的学术论坛上,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腾讯SSV社会价值中心负责人傅剑锋认为,口述历史可以帮助青少年在被算法所驱动的大环境中,用更纯粹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建立起更好的思维方式。资深媒体人李伦认为,青少年在口述历史起步阶段选择为亲人做访谈,可以充分调动访谈者的个人情感,也较容易达成深入的亲密交流。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创始人唐建光认为,中国青少年口述历史实践的关注点已开始从时间向空间跨越,即从对家人家族家乡的乡愁和历史记录,演进到了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变迁的关注,从追溯历史之深远转为探索天地之广大。
口述历史百家争鸣的一年
稳步推进对口述历史的规律性认识
2024年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的学术论坛再度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一场思想盛宴:学术界在稳步推进对口述历史的规律性认识。台湾“中央研究院”王明珂研究员认为:口述历史在记录和保存社会边缘群体记忆方面有独特价值,并有揭示历史真相、促进社会多元性等多方面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梁元生认为:口述历史的价值在于能够揭示主流历史之外的个人故事和观点,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认为这是理解历史和构建多元社会的关键;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艾恺回顾了他为梁漱溟先生做口述访谈的实践,强调口述历史实践中不止有一种规范或方法。
一大批学术中坚力量通过自身参与的项目,深入挖掘口述历史的价值。新加坡口述史学家赖素春从档案学角度分析了口述历史中的视角中立性:现在看起来平凡的内容,几代以后可能就是珍贵的资料;北京大学张藜教授主持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对理解中国科技的快速进步、成就和未来研究有多重价值;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张锦研究员关注的是口述历史档案性的规范化、标准化,认为口述历史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张海荣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来挖掘和利用民间文献;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郭平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享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新趋势;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老师孟慧丽认为:需要有意识地将第一手访谈和史料材料与更大的历史框架相联系,以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关注的是访谈及导演(研究者)进一步判断的重要性,特别是口述内容非常复杂时,会更突显访谈者的价值。
全国各地今年仍然陆续举办了多场口述历史学术活动,如江苏省首届口述历史成果交流赛暨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在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中发起“口述史与当代中国研究论坛”,口述与社会记忆专业委员会也获批成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在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了“本土化与规范化:中国口述历史的再出发”国际学术会议;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主办了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澳门路牌的前世今生等主题活动;全国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顺利举办,并成立了四川分会;第二届“辛亥革命与口述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岸同步召开。
澳门国庆牌楼回顾展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口述历史公共活动在2024年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春季工作坊,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系列培训班,“茉莉留声机”团队常年开展的口述历史沙龙,进入第二季的“无国界口述历史”系列直播,首届“麓湖故事节”及“拾光·公益慈善口述历史人才培养”等,这些活动都在以不同方式普及口述历史的理念与方法。
10余年来,口述历史在中国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既关注过去,又关怀当下,也关乎未来。笔者认为,对口述历史实践活动的现状、未来的观察和探讨,不应只局限于热情与口号化,还需要更多、更有深度的口述史一线实践积累,并保持学术观察的冷静与理性,这也是我们对新一年中国口述历史发展方向的期待。
作者:林 卉(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