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料酒、海蜇......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多个消费提示

禅城发布

权威的禅城声音,生动的禅城故事,尽在禅城发布。欢迎点击左上方蓝色“禅城发布”关注并设置星标。

图片

事关火锅、料酒、海蜇

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多个消费提示👀



火锅底料


火锅底料是制作火锅的关键调味品,赋予火锅独特的风味和口感。随着社会发展和饮食文化融合,市面上火锅底料品种愈发丰富。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和消费火锅底料,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01
品类繁多,各具特点

火锅底料可分为三类。固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固态,内容物不具有流动性。典型代表是牛油火锅底料,以牛油为主要油脂成分,经过熬制后凝固成型,通常能看到明显的油料分层以及各种香料。半固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半固态,内容物不具有流动性。比如清油火锅底料,以纯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制备,油脂和水分含量较高,状态浓稠。液体火锅底料,常温下为液态,内容物可流动。比如,很多菌汤火锅汤料会加工成液态,以便最大程度锁住鲜味。

02
科学选购,合理保存

消费者可根据产品特点,结合自身需求选购适合的预包装火锅底料,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认渠道、看标签。应到正规商超或电商平台购买。重点查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配料表上的主要成分。依据需要选购合适大小包装的火锅底料。易过敏人群要注意查看过敏原信息。


辨辣度、合口味。喜欢麻辣口味的消费者可选择适合辣度的麻辣型火锅底料,比如特辣、中辣、微辣等,避免过辣引起肠道不适。


慎存储、保品质。应按照产品标签上的说明存放,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出现褪色、分层和油脂成分氧化等。有些番茄型和菌汤型底料含水量高,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完,以免生霉。

03
巧手调和,乐享美味

根据制作原材料的不同,火锅底料从风味上大致可分为六类。麻辣型:以辣椒、花椒、豆瓣等为主要调味料,味道麻辣鲜香。清汤型:以鸡、猪骨、牛骨等为原料熬制,味道清淡。奶汤型:以羊肉、鸡肉、猪肚、猪骨等为原料熬制,汤色奶白、味道浓厚。菌汤型:采用多种菌类熬制,菌香浓郁、营养丰富。酸汤型:以番茄、酸浆水等为主要原料熬制,具有浓郁的番茄风味或地方特色风味,如海南糟粕醋、贵州酸汤等。海鲜型:采用虾、蟹、贝和鱼类等多种海鲜进行熬制,具有海鲜风味。


制作火锅时,首先在锅中加入火锅底料,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葱姜蒜等配料,再倒入适量清水或高汤煮开。然后涮烫各种食材,如新鲜牛羊肉、海鲜、蔬菜、丸子等。煮熟后的食材可蘸麻酱、干碟和香油碟等特色蘸料,味道更佳。




料酒



料酒在烹制菜肴中广泛使用,起到去腥去膻、提鲜增香的作用,是日常烹饪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使用料酒,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01
常见料酒有三类

市面上常见的料酒主要有三大类,包括谷物酿造料酒、烹饪黄酒和调味料酒。


谷物酿造料酒(T/CBJ 8101-2019)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酿造酒为基酒,添加食用盐(可加入天然植物香辛料提取物、食品添加剂焦糖色),制成的供烹饪用的液体调味料。具有发酵香和植物香辛料香,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烹饪黄酒(QB/T 2745-2005)是以稻米、黍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煎酒、贮存,加入食盐(可加入天然植物香辛料)勾兑而成的,供烹饪用的酿造酒。具有陈酿香,含盐量在10g/L以上,用量较多时会增加咸味。按照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和一级。


调味料酒(SB/T 10416-2007)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主体,添加食用盐、植物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具有醇香,含盐量在10g/L以上。

02
选购与储存

消费者应从正规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料酒。


一看产品标签。通过产品执行标准,判断产品类别为谷物酿造料酒、烹饪黄酒还是调味料酒。通过产品质量分级和配料表中是否含有食用酒精初步判断产品品质。一般情况下,不含有食用酒精的谷物酿造料酒、烹饪黄酒,品质更优,在烹饪过程中可生成丰富、浓郁的鲜味和香气;同类产品质量分级越高,质量更优(谷物酿造料酒:特级>一级>二级,烹饪黄酒:优级>一级)。


二看产品色泽。颜色呈浅黄至褐色,调味料酒也可呈红褐色;有光泽,谷物酿造料酒和烹饪黄酒清亮透明。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质期内未开封的料酒,瓶底如有微量沉淀物,一般是成品酒贮存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消费者不用担心。


料酒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适宜的温度为15℃至25℃,不宜靠近火源。开启后要尽快食用,使用后要盖好盖子,防止细菌、灰尘等混入,导致料酒变质,如果出现沉淀物,且料酒酸味明显增加,不宜再食用

03
科学食用

料酒含有酯类、醇类、糖、酸和香辛料等成分,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可与肉类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等发生反应,增加菜肴香气,改善食材口感。同时,料酒中的酒精成分也可以溶解腥味物质,挥发并带走一部分腥味,起到去腥增鲜的效果。


料酒尤其适合高温爆炒荤菜、清蒸类肉品(如鱼肉)和冷冻肉品等,加入时间和用量不同。高温爆炒荤菜在煸炒结束前加入料酒,用量一般为每500克肉品使用约10毫升至20毫升料酒;清蒸类肉品(如鱼肉)在蒸之前,需将料酒均匀涂抹在肉品上,用量一般为每500克肉使用约10毫升至20毫升料酒,再撒上少许盐和其他调味料,腌制20分钟左右;冷冻肉品在解冻后加入料酒进行腌制,可以根据不同做法和肉的新鲜程度,适当增加料酒用量。此外,肉在焯水或煲汤时,可根据水量适当增加料酒的用量。在做肉馅时,料酒中的酒精较难挥发,要适当减少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料酒并不是适合所有菜肴,比如炒蔬菜时不宜加入料酒,因烹饪过程中加热时间较短,料酒中的酒精不会完全挥发,影响整体口感。凉拌菜不需要加热,加入料酒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鲜香。




海蜇



海蜇作为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时常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尤其常见的是凉拌海蜇皮,以韧弹脆爽、润泽透明的特点,成为我国南北方筵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为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和食用海蜇,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01
海蜇及其制品是什么?

海蜇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暖水性大型水母,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近岸浅海海域。海蜇制品主要包括盐渍海蜇(盐渍海蜇皮、盐渍海蜇头等)和即食海蜇。盐渍海蜇一般是海蜇经盐和明矾混合腌渍制成的非即食加工制品。盐渍海蜇皮为腌渍后的海蜇伞部,盐渍海蜇头为腌渍后的海蜇口腕部。即食海蜇是以盐渍海蜇为主要原料,经切分、漂洗、热烫、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即食产品。

02
海蜇的选购
购买海蜇制品时通过正规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同时结合“闻、看、尝”判断产品品质。

一闻气味。正常的海蜇制品具有其固有的淡淡咸腥味,无其他异味。

二看外观。需具有海蜇固有的白色、浅黄色或黄褐色等自然光泽,海蜇头可呈红琥珀色。盐渍海蜇需无泥沙等杂质、无杂色黑斑,形状基本完整、无蛰须,可有不影响外观的部分残缺(如小破洞或裂缝)。即食海蜇应长宽度适宜。

三尝肉质。应有韧性和脆感的质地,肉质厚实不松散。需要注意的是,盐渍海蜇一般需脱盐后再品尝。

此外,选购即食海蜇时,应注意外包装完整,有清晰的生产日期。如果密封不严、胀袋或袋内液体浑浊,不要购买
03
海蜇的处理和食用 

食用海蜇要注意适量,不要贪多。鲜活海蜇常含有少量的海蜇毒素,不能直接食用。即食海蜇一般开袋即食。盐渍海蜇在食用前一般需用冷水浸泡1—2天,中间应及时更换新鲜冷水(一般10—12小时一次),或切条浸泡4—8小时,防止海蜇腐烂。充分浸泡之后,再漂洗彻底去除泥沙和盐、明矾等杂质,然后使用热水适度焯烫,焯后最好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此时的海蜇已充分涨发,可以加入盐、醋等各种调料凉拌。涨发后的海蜇如果没有用完,应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食用完,以防变质




来源:市说新语
责编:车军霞
审校:车军霞、陈晓曦、侍塞北、吕燕珊、何绮华、吴婷婷
编辑:佛山新闻网 温秀妍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