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河南人爱说“中”,河南人勤奋、平和、宽厚,中庸的理念植根于骨子中。
河南人与“中”的情缘,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天下之中,中国缩影”,这是对河南最形象的概括,也是追寻中原文化印记的最贴切的认识。
张新斌 |撰文
01/
中国历史的起点在河南
回望历史,中国历史的起点在河南。中国的雏形在这里诞生,中国的称谓在这里起源。让我们回到中国历史的源头,来追寻历史的足迹,文化的记忆。
中原是个地域概念。与中原相关的词汇,如中国、中土、中州、中夏等,在早期文献中具有极为相似的意义。
“中”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均已出现,初义是指空间上居“中”的位置;“国”字则最早见于金文,即有天子所居之城的意义。
“中国” 作为一个词,见于文献者,如《尚书·周书》所言:“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指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国民交给周的先王治理。
“中原” 作为词组见于文献,如《诗经·小雅》云:“中原有菽”,“瞻彼中原”,这里所指为“原野之中”。但此后,中原也即成为与中国相关的地理概念。
从文献所记中原的地理范畴也可以看出,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范围为今河南省,以及山西、山东、河北和陕西的部分地区;狭义的中原,也即今河南。
从河南政区沿革的角度看,有两个重要的词。
一个是“豫”,河南的简称。豫是一个象形字,为人捕象。
商代甲骨文也有捕象的记载,反映当时气候温暖湿润。《禹贡》将当时的地域划分为九州,而居中者为“豫州”。
西汉时设置十三刺史部,河南中部偏南则属于“豫州”,东汉时豫州的范围已扩至豫东。
三国、西晋时仍设豫州,并管辖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唐初所置豫州,主要在今驻马店市及其周围。
自东汉以来,先后有安城(今正阳县北)、陈(今淮阳县)、洛阳、上蔡(今汝南县)、汝阳(今汝南县)为豫州治所。这反映了与河南关系密切的“豫”由地理概念向政区概念的转变, 以及豫州辖区之变化。
另一个重要的词是“河南”。
河南最早也是一个地理概念,《尔雅·释地》载:“河南曰豫州”,反映河南与早期豫州的范围相近。
河南县,自西汉至金时设置,其间或有短暂的合并与改名,但大的朝代没有缺环,其治所在今洛阳市区润水东岸。
以洛阳县为中心,秦末时曾短暂设有河南国;西汉至隋设有河南郡;唐代设有河南道;元代设河南路;唐宋与明清设有河南府,至民国初方废止。
而自元代设置河南省,明代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省),清代至今亦称河南省。以河南为名称的建制由小到大。
河南以秦岭和昆仑山为靠背,左有太行山,右有大别山,前边的屏障或称“案山” 为泰山,形成了以洛阳盆地为核心的中国最佳的风水吉祥地,这就是《中国国家地理》 所称谓的“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这块宝地被古人誉为“天下之中”的建都地,也即狭义中原的河南省。
02/
中原文化的核心在河南
中国5000年浩瀚历史,从夏朝到宋朝,悠悠3000余年,历史的主线在中原的山河间展开,历代帝王与宗教领袖留下了故都圣城。
中原文化,即中原地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中原文化还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从时间上讲,中原文化是一个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其由史前时期孕育,直到今天还在传承与发展,但一般来说,中原文化指古代中原地区的文化,或称中原历史文化。
二是从形态上讲,从夏商至宋金,中原地区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中原文化为主流文化。
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中原文化实际上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原文化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的孕育期,主要是夏代之前的史前时期,尤其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阶段。
这一阶段,农业较为发达,上古时期的代表人物如伏羲、炎帝、黄帝、颛顼、 帝喾等“三皇五帝”大都在中原生活,建功立业。
第二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的形成期,主要是夏、商、周三个时期。这一阶段,中原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得到确认,青铜文化与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化相当繁荣,成为当时最具先进性的核心文化。
第三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繁荣期,主要是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这一阶段,道、儒、法、杂家等元典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形成或从外部传入,中原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得以强化,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主体的形成。
第四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的鼎盛期,包括隋唐、五代、宋金三个时期。这一阶段,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实现了由洛阳到开封的转移,但中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北宋时期,城市繁荣,文化发达,已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第五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的衰微期,包括元、明、清直到民国时期。这一阶段,政治中心转移到中原之外,河南丧失了都城的优势。黄河泛滥,战争不断,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天灾与人祸。人才缺失,文化落后,丧失了话语权。
第六个阶段为中原文化的振兴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自1949年,尤其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原大地,各个方面都呈现了振兴与发展的大好局面。
中原文化的振兴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具体体现。
03/
中原文化的三大亮点
河南居于“天下之中”的优势位置与环境,因而从上古时期开始便成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并由此而形成了中原文化的三大亮点。
一是古都名城文化。上古时的“三皇五帝”时代,伏羲、炎帝都陈(在今淮阳县),黄帝都于有熊(在今新郑市),颛顼与帝喾都于帝丘(在今濮阳县)。
河南也发现了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史前古城,即郑州西山古城,其年代距今5300年。
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河南有郑州、 安阳、洛阳、开封四个。郑州作为大古都,主要是商都,郑州商城为“断代工程”所推定的“汤所居之亳”,郑州小双桥遗址为“中丁迁之都”,前后累积为商都共历12王,约180年。
安阳为七朝古都,大古都积年为351年,尤其是自商代盘庚开始历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为商代后期都城。
在殷墟发现的建筑基址、王陵、精美的青铜器和15万片甲骨文,代表了当时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
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大古都积年长达885年,在洛阳盆地东西长仅50公里的狭小空间分了二里头夏都、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共五大都城遗址。
开封为七朝古都,大古都积年达366年。早在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大梁,拉开了开封大古都的序幕,北宋都城汴京时期,无疑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河南历史的特殊性,造就了河南的古都群。
除了四大古都外,在河南的许多地方都保留有古城址,它们都会和一个古都或一件重要历史事件连在一起。
河南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共有24个“千年古镇”和30个“千年古村落”被认定为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被联合国认证的13个千年古县。
在南阳、 许昌、商丘、浚县、新郑、偃师、卫辉、邓州、沁阳、息县等地均保留有名城风韵,开封的朱仙镇、浙川的荆紫关镇、卫辉的小店河、郏县的临沣寨、博爱的寨卜昌、巩义的吴家山庄等遍布全省的古村小镇,仍是人们寻古探幽的最佳去处。
二是名人圣贤文化。河南的历史名人,在中国古代圣贤群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在二十四史中,立传的名人共5700余人,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河南籍名人达912人,占总数的15.8%,名列各省第一。
河南的历史名人数量多、档次高、贡献大,是中国名人群体中最耀眼的群星。
新乡卫辉人“谋圣”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周口鹿邑人“道圣”老子,在灵宝函谷关著述了仅有五千言的《道德经》。
平顶山鲁山人“墨圣”墨子,为东周元典思想家墨家的代表性人物;南阳人“商圣”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现了灭吴兴越的历史重任。
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是学习中医者必读之书,为中医史上影响最大的三部古典名著之一。
张仲景
南阳人“科圣”张衡, 发明了浑天仪与地动仪,代表了中国古代天文与地震科学的最高水平。漯河人“字圣” 许慎,撰著了《说文解字》这部文字典籍。
郑州巩义人“诗圣”杜甫,他所写作的“三吏”、 “三别”等伟大诗篇,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为历代人们所传颂。焦作孟州人“文圣”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甫
焦作沁阳人“律圣”朱载堉,虽贵为王子,却放弃王位潜心研究乐律,首创十二平均律,并由此引发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
从历史的角度看,宋金及其以前的名人想成大事者,必到中原。
诸多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事件都离不开中原,“逐鹿中原”成为争创伟业的壮举。
中原对当时的人才有极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人们谋大业要到中原,干大事要到中原,成大家要到中原,出大名要到中原。
换句话说,宋金及以前的重量级名人都会与中原联系,都可能有中原阅历。即使到现代,中原仍是人们创大业、干大事的福地。
三是姓氏根亲文化,中华姓氏是中国文化中特殊的文化资源。
从古至今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姓氏多达24000个,当代仍在使用的姓氏不足4000个。
但在占当今人口80%以上的100个大姓中,起源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竟达78个,另有20个姓氏在起源过程中与河南有关。
在排名前300位的大姓,起源于河南的姓氏达171个,还有许多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
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新唐书》述及李姓的始祖为殷纣王时的“利贞”,“至纣之时, 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
王姓为中国第二大姓,《姓氏考略》云:“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王氏来源复杂,但主要源头为姬姓之王、子姓之王、 妫姓之王三支,源头均在河南。其中最重要的王姓之祖为东周灵王太子王子晋,其后代称为“太原”王氏与“琅邪”王氏。
张姓为中国第三大姓,《元和姓纂》将“黄帝的第五子青阳生挥”, 挥公为颛顼时的弓正,是弓箭的发明者,他的居地在颛顼之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县。
刘姓为中国的第四大姓,刘姓的来源比较复杂,但主支刘姓为帝尧的后代,帝尧之后有刘累,《左传》记载他是夏代孔甲帝的御龙师,前半生住在当时的都城即今河南偃师,后半则“潜于鲁”,即今河南鲁山县。
河南之所以成为姓氏根亲文化大省,与河南的历史文化关系密切。
一是古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而此时河南的文化最为发达。
二是与姓氏有关的中华人文始祖大都与河南有关。“三皇之首”的伏羲,首创风姓;“五帝之首”的人文始祖黄帝,故里故都在今新郑;颛顼、帝喾的后裔在300大姓中占204个,占总人口的60%。
三是现代姓氏衍生最多的夏、商、周三代,都城与古国多分布于河南。如禹都阳城在登封,帝予居原在济源,桀都甚那在偃师。商汤都亳、中丁迁隞在郑州,河亶甲居相在内黄,祖乙迁邢在温县,盘庚迁殷在安阳。
四是汉族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较多的少数民族,融汇的中心也在河南。
在中国的汉族人口中,如果翻开家族的迁移史,人们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的根在中原,“老家河南”, 河南是他们最早的原乡。
沿着历史的踪迹追寻,中国历史的起点在河南;沿着文化的脉络追思,中国文化的源头在河南;沿着血缘的流向追溯,中国人的根系在河南。
中国之中就是中原,中原之核就是河南。如果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河南,那就是:缩影,圣地,家园,福地。
(本文摘自张新斌先生为《中原文化记忆丛书》所做序言,豫记略有删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首批河南省高层次B类人才,中原文化名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系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先秦历史与考古、黄河变迁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与姓氏文化、河南历史及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及文集的20余本,主持国家省社科类课题20余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