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初心藏在这里的每一处

图片

运8-02架机总装完成即将交付试飞厂。

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传回的画面里,一座座红墙灰顶的房屋与茂密的绿树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飞行高度的变化,视野不断打开,可以看到更多的房屋、绿树、道路,以及远处连绵的群山。

这里是中航工业陕飞的老厂区,坐落于陕西汉中大山的怀抱里,当年三线建设留下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彤辉”“山上”“北区”“劲松”“532”“303”……曾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熟悉每一个名字。房屋、大树、坡道、台阶……50多年的时光为这里的一切罩上了醇厚的滤镜,随手拾得,皆是故事。

图片

1965年,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办经多方勘察筛选,确定汉中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1969年,根据中央军委“大搞直升机和大搞运输机”的方针,三机部于当年11月4日发文决定由172厂(现在的中航西飞)在汉中地区包建一套飞机制造厂。随着三线建设的展开,大量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

“1970年3月,清华大学毕业后,我从北京坐火车奔赴陕南,同行的还有60多名清华的同学。”陕飞公司退休职工刘新勇说,当时由于保密需要,每个人手里攥着的报到信封上面只写着“陕西汉中655工地”。一行人在略阳火车站下车,012基地派了几辆车把这些年轻人拉到汉中,后来又坐车到城固,再到文川。直到前方不通路了,他们便一路步行走到了现在的陕飞公司所在地。

“那时整个工厂不到200人,还记得一位领导带我们到山上,对着眼前的一片荒地描述着未来的场景。”刘新勇所说的那片荒地,今天早已厂房林立,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帮助我们建立起了对“荒地”的认识——照片中高低不平、光秃秃的山坡上,歪歪斜斜地立着几个低矮的工棚,而这,便是陕飞最初的样子。

行走在老厂区里,起伏的坡道、一级级的台阶时刻在提醒着人们,陕飞的确是一座建在山上的工厂。曾在012基地工作过的中航工业综合所退休职工吕慧敏在她的回忆文章中讲述了初到陕飞的印象:一进工厂,我立刻被那里的地形地貌惊呆了,大山怀抱中的工厂就像一座迷宫,不知有多少大小山包,各个车间分散错落在一个个山包脚下,两条干渠从厂区里横穿通过。

经过几年的建设,正当建设者们为初具规模的工厂喜悦之时,他们不知道即将迎来一场更大的考验。

1973年夏秋之际,持续不断的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刚刚建好几年的生产厂房严重受损、墙体大面积倾斜倒塌,更为严重的是厂区和宿舍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动。

航空人从来不缺精神,正是一代代苦干实干,以“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韧铸就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图片

在治滑保厂中深挖抗滑桩基础坑,最浅达16米,最深达19.6米。

工厂随即展开“治理滑坡、保卫厂房”大作战,在缺乏挖掘机器的年代,抢险大军硬是靠双手挖土砌石,肩挑背扛筑起5000多米长的截洪沟,打下63根19米深的抗滑桩,与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当年曾参与一线劳动的人还能清晰地记得热火朝天的抢险场面,而从中获得的激动与感动,没有到过现场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200多天的奋斗,最终锁住了山体滑动。今天,在建设者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立起了一块“治滑保厂大会战纪念碑”,它同周围的那些厂房一道,向走进这里的人们讲述着老一辈三线建设者拼搏奉献的故事。

治滑保厂的同时,工厂其他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1974年底,刚刚经历了治滑保厂战斗洗礼的陕飞又迎来了新的任务——总装运8飞机,要力争1975年底实现首飞。治滑征尘未洗,生产研制一线的干部、职工再一次站到了攻坚的最前线。

原陕飞公司部装厂厂长杜根成回忆说,在当时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为了让运8飞机尽早飞上蓝天,他们从造焊枪、分解测绘出图到熬沥青、铺地面……无论做什么工作,大家都毫无怨言。在他们的时间表里,只有运8飞机首飞的总进度。在型架安装和组合件铆装阶段,动员大家休息竟成了难题,工厂领导只能采取停风断电的强制手段让职工们休息。“谁都不愿意停下手里的活儿,能早一分钟也好。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想争口气,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运8飞机会战出力流汗,也因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光荣。”杜根成说。

今天,站在部装厂房天蓝色的大门前,阳光透过格子窗在墙上留下时间的影子。也是在这里,陕飞人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吃住在车间,为了运8飞机早日首飞,有的工人甚至一个多月都没有离开过车间。在粮食实行定量配给的年代,厂里还是想方设法给加夜班的工人发一个馒头,而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一个小小馒头,给当时的干部职工带去了温暖和力量。最终,他们成功按节点实现了飞机的部件装配任务。

图片

运8中段下部下架。

1975年12月29日,运8飞机从汉中城固机场一飞冲天,直上云霄。它的成功研制,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当年转厂、当年安装型架、当年试制飞机、当年首飞成功”的奇迹。自此,我国没有国产中型运输机的历史宣告结束。

有人问,中国航空工业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就,那是因为从第一代航空人开始,航空报国精神就生根发芽,并在此后的岁月里深深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而陕飞,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有了运8,有了精神的指引,便有了更多陕飞干部职工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故事。80年代,陕飞公司也曾陷入生存危机,好不容易找来了项目却没有经费,科研人员就开动脑筋,用“小”钱办技术的改进、办试验的“大事”。“艰苦条件逼得你就得找出路,如果没有自力更生的坚强信念,当时环境下,很有可能厂子就完了。”陕飞公司原总经理高级助理兼总工程师丁重舜在接受央视采

访时,回忆起当年那段艰难岁月时,不无感慨地说道。

迎难而上深深地镌刻在陕飞人的骨子里。极度困难之时,他们看准方向,对运8飞机进行不间断的技术改进和提升,巡逻机、运羊机、出口型机、航测机、邮航机等多型运8飞机相继诞生。

而今,距离老厂区十几公里之外,一座现代化的飞机制造工厂拔地而起。今日陕飞已形成的运输机、特种机两大系列,多种机型的产品谱系已成为装备我国多个军兵种部队的主力机种,满足了国内市场,并成功出口海外,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伴随着预警机和多型特种飞机的相继研制成功,陕飞“中国预警飞机摇篮”的名片也越擦越亮。

在陕飞,还有一处三线建设的标志性遗迹——治杨铁路。1972年竣工通车的这条专用铁路线,为工厂生产材料调运和飞机部件运输提供着极大便利,也将南北两区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小火车是运送飞机大部件的,飞机部件尺寸大,公路无法运输,所以在南北两区之间就修建了一条20多千米的铁路专用线,直接门对门连通着部装厂房和总装厂房。小火车的平板上装载着飞机大部件专用托架,固定好后十分安全。而山上的部装厂房工作人员则会随着小火车一路南下,直至装卸完成办理完所有移交手续。”中航技退休职工吴秦昌曾在陕飞总装厂房里工作了20多年,对治杨铁路和小火车记忆尤新。

图片

治杨铁路上行驶的火车。

50多年来,这列小火车穿过油菜花海、穿过葱葱树林、穿过缤纷落叶、穿过皑皑白雪,在四季变换中也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变化。在陕飞人的眼里,这条铁路蕴含着陕飞创业与重生的故事。

猫儿山下、文川河畔,每一处都留下了航空人的故事。也正因此,2021年,电视剧《逐梦蓝天》在陕飞公司幸福村进行了选址拍摄。凭借完整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陕飞老厂区成为还原那段岁月最好的故事背景。

地上一条治杨铁路,天上一架新型飞机,历史与未来在空地对话中不断交汇,这里的故事仍在继续。(姜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