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

□顾媛媛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高校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五育融合”强调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基于“五育融合”理念,高校需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促进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 落实立德树人思想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艺术创作知识与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使其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对此,高校需将德育元素融入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课程大纲设计中,实现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艺术家案例,评析艺术家道德决策。许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面临道德抉择,如是否向社会传达某种价值观、是否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而不随波逐流等。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巴勃罗·毕加索等,探讨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道德选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例如,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时选择的主题,体现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毕加索的创作决策对艺术家职业生涯及其作品的影响,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此外,在现代社会,艺术与社会事件密切相关,时事热点常常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当下艺术领域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认清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道德议题,如社会公正、公平等;设置主题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围绕道德、伦理等主题进行创作,使他们在艺术表达中深化对道德问题的理解。

推进智育转型 注重创新意识培育

智育不仅包括智力开发,还涉及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变迁。对此,高校应导入现代艺术内容,与时俱进更新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校需要全面理解与吸纳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前卫性,在艺术课程体系中引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思想,如街头艺术、数字艺术及装置艺术等,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师需要通过分析现代艺术的创作背景和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此外,高校艺术教育应关注全球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传统与现代发展,开阔学生艺术视野,促使学生理解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字空间中进行创作,深刻感受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魅力。

突出体育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艺术教育与体育相结合,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推动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修养双重提升。高校可以结合艺术与体育元素,将艺术理念融入体育活动,设计跨学科课程。例如,在舞蹈课程的创编环节中,将肢体语言用绘画速写的方式草拟设计,进而结合舞蹈表现形式去打磨呈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表现力。教师还可以将传统体育课程与艺术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在体育课中加入音乐元素,进行节奏感训练,同时在艺术课上融入简单身体运动,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感受身体运动的乐趣。在校园活动方面,高校可在校园文化节等节日期间,组织各类艺术与体育相融合的文化活动,如舞蹈大赛、戏剧表演、体育竞技表演等,鼓励学生展示自身才能。此外,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的艺术与体育活动,如组织街舞比赛、音乐会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锻炼身体素质,实现艺术欣赏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通过艺术教育与体育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艺术视野、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同时有助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渠道,使他们在锻炼和创作中找到心理平衡,提高心理素质。

强化以美育人 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学生艺术素养,也对其人格发展、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部分高校在艺术教育中往往偏重于技术训练,忽视审美教育的系统性。针对该情况,高校需进一步强化美育工作,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名家作品,带领学生认识美和体验美。通过欣赏与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体验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中光影变化、色彩搭配以及情感表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美育的实施不能局限于传统艺术课程的教授,还应积极探索跨学科课程内容,将美术与历史、文学、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审美敏感性。此外,艺术创作是学生体验美、理解美的重要途径。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音乐创作、戏剧表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例如,通过参与展览和表演,学生不仅能够展示艺术成果,还可以与他人分享创作理念和情感体验,这种交流与互动促进了审美意识的提升。高校也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节或作品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意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在这样的审美文化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如何欣赏他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创作与反思中,培养独立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感知能力。

鼓励劳动教育 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它不仅关注技能提升,也关注学生品德和人格发展。通过劳动,学生可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在本质上都强调实践和创造。劳动教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实际技能,而艺术教育通过创作和表现激发学生创造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中寻找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集,将劳动过程中的实用技能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设计出既具有实践性又具艺术性的课程,包括手工艺制作、舞台设计、社区服务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艺术视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高校可以组织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艺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例如,设计一个社区美化项目,学生需要通过劳动改造社区环境,同时运用艺术创意,设计美观的公共艺术设施,如墙面画、雕塑等。这样的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需实现多元化、实践化与系统化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未来,高校应继续探索与实践“五育融合”下的艺术教育模式,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努力提升艺术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