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费开放算的是大账

图片

滕王阁景区。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滕王阁“还江于民 还岸于民 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1月1日竣工。经过改造扩容的滕王阁景区,九成区域免费开放,方便游客和市民临江共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


“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三个“还”字,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重塑,更是对城市温度的提升。此番改造扩容,改变了以往市民游客“近江却不见江”的困扰,让大家得以享受景区的历史、人文、生态、休闲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该景区的做法,值得点赞!


现实中,不少地方对核心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游客要买票才能进入。对此,很多人并无太大异议。真正让人诟病的,是一些运营单位对一些非核心景区、外围景区甚至在景区沿途道旁设置围挡、设点收费。这被一些网友讥笑为“严防偷窥大好河山”。


对于“建墙挡景”的质疑,各地给出“出于安全考虑”“内部施工”等理由,但网友并不买账。这种行为有短视之嫌,说到底还是靠山吃山的“门票经济”思维作祟。


发展旅游业,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打大算盘、算大账。杭州西湖、桂林象鼻山等景点免费开放所带来的旅游产业化效益远超当初门票收入。这带来的启示是,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要义在于聚人气。光靠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不行,更要靠做好服务、增加附加值,不断壮大产业链以实现旅游产业化。


景区开放是大势所趋,“还景于民”当成为治理理念和手段变革的契机。对于非核心景区的封闭式围墙,应当坚持减量原则,能少则少、能拆则拆。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拆掉围墙可换来人气、财气,可能会带来游客、景区、城市的多赢。


如何振兴旅游经济、带动一方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景区如何“破题”?不妨从“拆墙”还景于民开始。


图源:新华社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