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迭,华章日新。
令人难忘的2024年渐渐走远,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5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开放型经济,抓项目扩投资、调结构增动能、促改革扩开放、惠民生防风险,面对困难,沉着应变、综合施策,谋划推进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倾力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掀开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衔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汉中广播电视台从2024年播报的新闻中评选出最具影响的十件大事要闻,让我们共同回顾一年来在建设生态城市进程中的光辉足迹。
我们相信,充满期待的新一年新征程,汉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会更幸福。
一、中共汉中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举行
2024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汉中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汉中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的实施意见》。
全会围绕着力于做优发展环境和激发主体活力双向发力、着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互促共进、着力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协调发展、着力于让全市人民物质生活更富足和精神生活更富有、着力于健全生态保护制度机制和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着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着力于推动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协调贯通,对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我市举办2024“盛世迎华诞万人游汉中——“汉风汉韵潮游汉中”汉服嘉年华活动
2024年10月1日,我市在天汉楼广场启动“盛世迎华诞万人游汉中”——“汉风汉韵潮游汉中”汉服嘉年华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次活动以汉文化体验为核心,精心推出“穿着汉服游汉中、赶着赛事游汉中、跟着音乐游汉中、寻根老家游汉中、乐享丰收游汉中、寻味美食游汉中”6大版块、83项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两汉三国文化IP,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汉文化魅力。
国庆假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7次聚焦报道我市国庆假日活动,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中省媒体深度报道我市国庆文旅系列活动,汉文化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汉服文化产业,举办汉服体验、汉式婚礼秀等活动,打造以汉文化传播为载体,汉服产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高地,培育“汉服+”文旅新业态,助力全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三、2024陕西网络文明大会在汉中举行
2024年7月30日,陕西网络文明大会在我市举行。此次会议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委文明办、中共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网聚文明力量 陕耀时代新篇”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展示陕西网络文明建设丰硕成果,推动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会共设置有1个主活动和4个平行专题活动。大会期间,教育、公安、文旅、青少年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就陕西网络正能量传播、老年人防范网络诈骗、青少年防范网络沉迷、数字化建设助推城乡精神文明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上理论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广泛传播正能量、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深化网络环境治理、着力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空间,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全市网络环境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四、2024年中国桨板超级联赛(汉中站)圆满举办
2024年6月9日至10日,中国桨板超级联赛(汉中站)在我市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桨板选手奋楫汉江之上,逐浪潮头之中,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时尚与传统相碰撞的水上视觉盛宴。
桨板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提出“新三板”运动之一,此次桨板超级联赛是我市继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和跆拳道比赛后举办的又一项国家级赛事。以本次赛事为平台,我市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开创了“桨板牵线、体育搭台、共促消费”的新消费场景,掀起了“带上桨板去汉中旅行”的热潮。
近年来,我市依托生态环境和水域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内容丰富的水上运动赛事和群众活动,先后承办了国际摩托艇公开赛、花海马拉松等大型精品赛事,体育已成为展示汉中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汉中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4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式公布,汉中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年来,汉中市博物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方针,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守牢文物安全底线,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标准加大硬件基础、公共服务和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汉中市博物馆多元特色的藏品体系、深入的科研水平、质量优异的陈列展览、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和文化传播实践,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博物馆评估定级是从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各类博物馆作出的综合评价,从高到低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最高等级。此次创建成功标志着汉中市博物馆的基础建设和管理、展览及影响等迈入了国内博物馆行业前列,对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进人民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嘉陵江洪峰过境 我市紧急撤离转移群众9.61万人
2024年7月24日,受强降雨影响,嘉陵江上游干流及多条支流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洪水过程,洪峰陆续过境我市略阳县、宁强县。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在洪峰来临前紧急撤离转移群众9.61万人,实现人员零伤亡,交出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本次洪峰过境导致略阳县城60%区域洪水倒灌,沿江3镇4村进水。略阳县累计撤离转移7.35万人,其中县城紧急撤离转移5.14万人,镇村紧急撤离转移2.21万人。宁强县巨亭镇集镇积水超2米,阳平关镇、燕子砭镇部分低洼地带进水,全县共撤离转移2.26万人。
面对洪峰过境,我市把坚决撤果断撤作为防汛的第一原则,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靠前指挥调度,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在短短6小时内,有序转移安置群众9.61万人,确保了洪峰安全过境。
七、西乡民警史礼海为保护群众英勇牺牲
2024年4月10日晚,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史礼海在处置一起醉酒滋事警情时,面对持刀行凶的犯罪嫌疑人,为保护现场群众生命安全,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不幸被刺中胸部,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史礼海同志从警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用青春热血诠释了政法干警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史礼海同志是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优秀代表,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奉献平安中国建设的先进典型。
史礼海牺牲后,先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中央政法委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向史礼海同志学习。
八、国内罕见!汉中首次发现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
2024年7月31日,城固县一石灰岩溶洞内发现大熊猫化石。根据现场采集,头骨化石完整度90%以上,其他骨骼化石完整度达70%。保存的完整程度在国内较为罕见。
发现大熊猫化石的这处石灰岩溶洞,洞深约180米。大熊猫化石在溶洞深处的一个石灰岩平台上,面积约1平方米。根据专家现场观察,大熊猫化石骨架胶结在灰岩平台,露出岩石表面。其中,头骨化石长30.2厘米、宽17.3厘米、高21.2厘米,肱骨、股骨、脊椎、肋骨等骨骼化石也清晰可见,长度3到20厘米不等。综合化石头骨形态、牙齿结构特征及矢状嵴发育程度等因素,专家初步判断,该化石属于成年大熊猫,可能为雌性个体。
通过对化石保存环境和化石石化程度的综合分析,专家初步判断,化石的时代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距今20万年至距今1万年,这是陕西省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程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胡松梅表示,这一发现对揭示秦巴地区大熊猫的生存演化过程,反演更新世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变迁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九、汉中藤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案例 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4年11月26日,汉中藤编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成功入选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供国际培训工作使用,这是迄今为止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汉中藤编走上国际舞台、扩大全球知名度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此次案例征集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得到了全国各地及亚太地区多国热烈响应,共有来自不同国家的200余个案例申报,经专家评议等环节后,最终27个案例入选。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对藤编等生产状况较好、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项目进行分类保护,不断激发手艺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以非遗项目带动农户参与原材料种植、产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支持非遗项目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实现联农带农。2024年3月,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非遗融入大局、服务发展、惠益民生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不断凸显。
十、汉中市S27洋镇线洋县至西乡和镇巴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启动 我省又将增加一条出陕大通道
2024年12月24日,汉中市S27洋镇线洋县至西乡和镇巴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是陕西省省级高速公路规划网的十条纵向线之一,项目全长62.93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每小时,估算总投资约110.78亿元。其中:洋县至西乡段,路线全长约30.03公里,建设工期3年,计划2027年12月竣工通车。镇巴至陕川界段,路线全长约32.9公里,建设工期为4年,计划2028年12月竣工通车。
项目建成后将与G5京昆高速、镇巴至广安高速、广安至重庆高速相接,成为西安至重庆高效便捷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