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杨浪曾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之海上永远的灯塔,书籍装帧是这灯塔上放射的光芒!”12月28日,张慈中、宁成春两位装帧设计大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设计的70多本书的孤本设计原稿140余件,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展出,很多珍贵原稿为首次呈现。张慈中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装帧设计家,《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封面设计者,被誉为“中国政治书籍装帧设计第一人”。1965年,张慈中(右)与郭振华一起讨论《王杰日记》的设计工作。
他1950年从上海调往北京,步入书籍装帧艺术生涯,到2019年去世,设计和艺术历程超过70年,书写了辉煌传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封面原稿。
宁成春先生是新中国承前启后的老一辈书籍装帧设计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从1964年创作第一个书籍封面作品开始,至今笔耕不辍。1991年,宁成春(右)和陆智昌在香港三联书店。
60年间,他创作出《列宁选集》《“我热爱中国”》《根》等1500多册(套)读者耳熟能详的书籍装帧作品。他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委派,1984年和1986年两次赴日本研修学习,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去国外学习的书籍设计师,为书籍装帧界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开创三联书籍设计风格,影响深远,再创新的传奇。《“我热爱中国”》封面画原稿。
装帧,是封面的艺术。读者与一本书的“一见钟情”,往往就是通过封扉的视觉效果。在本次展出的设计原稿上,有很多张慈中先生和宁成春先生在设计封面时的标注和设计说明。“人像的眼睛白处反(翻)阴(阴文与阳文相对,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放大120%”“原大”“翻阴”......《根——一个美国家族的历史》封面画原稿。
各种各样的笔迹,让我们窥见那个时代装帧设计的精致和设计大师的装帧思路。张慈中先生和宁成春先生的设计作品不仅涵盖了社科、学术、文学、艺术等几乎所有类别,更是跨越了“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云与端”四个印刷技术发展时代。每本书的装帧都有一段故事。1955年,张慈中先生接到《马克思画传》的设计任务,他决定用马克思的头像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考虑到马克思是西方人,他放弃了毛笔,选择了铜版画的表现方式。但由于时间紧迫,他决定用毛笔画出铜版画的效果,结果一遍就画好了。后来这本书参加德国的书展,连当时德国书展上的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铜版画刻的。宁成春先生善于创新。他的获奖封面设计《辩证唯物法大纲》,改变了这类书常见的把书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在一个轴线上横排三行的惯例,把书名移到封面右上角,分做两行,书名的下半段跟作者姓名排在一行,出版单位也排到封面左下角,封面顿时显出生气。书的严肃性和学术价值一点也没有降低。
宁成春设计的《白求恩在中国》封面原稿。
宁成春设计的《竺可桢日记》封面原稿。
本次展览是对新中国书籍装帧作品研究的一次探索。书籍装帧是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紧密的美术设计,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这些拥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独特美学的书籍装帧设计原稿是印证新中国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珍贵文献。
《旅藏纪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1972年)。
编辑 王远征 张湘涓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