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门
◎宋廷军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大规模兴建京师城墙时,设城门“里十三”,城北自西向东设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四座。明万历年间《南京都察院志》云:“神策门,城楼一座,城铺十五座,旗台二座。东至后湖小门界,西至金川门界,通长计九百九十五丈。垛口一千五百五十九座,西边方垛六十四座,以镇后湖下沙。外面瓮城上方垛口一百零八座,以映北固山。”
洪武九年(1376年),神策门建成,置千户所驻守,因附近有神策卫戍卫在此而得名。
神策门坐南朝北,位于玄武湖西北角,背依耆阇山,其北紧临红山、幕府山及长江,洪武五年(1372年)十二月修浚的京师城濠横亘在城门之前,此段城濠起于玄武湖,西流至金川河,最后注入长江,刘基认为此乃兵家必争之地,除应具备固守功能外,还必须利于出击,故辟主城门又建外瓮城一座。在“里十三”城门中,唯神策门建有外瓮城。
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由两扇对开大门和上下启闭的千斤闸门组成。现存的两扇内开大门为光绪年间修缮时重造,厚18厘米,宽3米,高6米,超过石质券门,大门均以原杉木为主竖向排列,从侧面可看到竖向排列杉木用硬木制作的透栓加固,门内侧用整根圆形杉木加固,木门的外表及四周均以铁皮包裹,以铆钉列行钉在门板上。在大门后约三米处,是一道宽约15厘米启闭千斤闸的石槽,千斤闸已不存。
外瓮因形随势而建,城形制特殊,非传统中规中矩规制,平面呈瓦刀形或钥匙形,形式罕见,“左右别有二洞(门)”,且外瓮城城门与主城门屈曲而开,一门位于主城门东北,一门紧临主城门西侧,平时只开一门,另一门唯“急时酌开”。“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栓朝外插”“门栓朝外插”的城门指的就是神策门,形象地概括了神策门特殊的建筑形式。
今神策门形制完好,马道、瓮城、城楼俱在。然城楼屡毁屡建:城楼,始建于洪武早期,后毁;明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重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仿效淮安府城楼样式再次重建,这是南京城墙中唯一一座清末建成的城楼建筑,为两层三开间,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屋面青色黛瓦,色调古朴,四周回廊有圆柱支撑,东西两侧墙壁皆白色,南北两侧是朱红色镂空门,规模虽远逊于明代,但仍倍显珍贵。
神策门因在军事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故历经四次很大的战斗。
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七月,郑成功为完成灭清复明大业,率20万大军直捣南京,驻扎在神策门一带,受清军“守城30天投降”诡计迷惑,“营不整,僬苏四出,军士浮后湖(今玄武湖)而嬉”“清副将梁化凤侦知之,夜开神策门,袭其中军;军乱,遂溃。成功堕水,左右救之,得逸出”。此役,郑军战死大将十多位、士兵数万,史称“东南大震”的北伐由此烟消云散。顺治为庆贺清军大胜,特下诏将神策门改名为“得胜门”。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之吴梅村撰写的《梁宫保壮猷记》,把此战讲述的极为详实。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初十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城里宦门富户尽遭杀戮,当时南京的风云人物胡恩燮一家有11口人罹难,为报此仇,胡恩燮与张继庚、吴长松等“谋内应”。胡恩燮“破衣草履,溷迹如丐”“出入贼中者三十六次”“几死幸免”,次年二月二十二日夜,引导清军江南大营副帅张国梁、曾逵等率清军“四更抵神策门外”,缘木渡河潜伏。胡恩燮在过沟堑时被竹签戳伤双脚,由人搀扶“绕至贼营后潜伏”,《清史稿》《白下愚园集》都记载了这件事。胡恩燮后来“乱定归里,卜筑南城之西,命曰愚园”,在园内特辟一处哀悼神策门举义亡者,并撰成《记内应末末》一文。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时年已57岁、患病在身的胡恩燮受左宗棠委托,携嗣子胡光国北上创办“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座煤矿、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创了中国煤矿工业化开采的先河,是为百年徐矿辉煌的发端和起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胡光国为与胡恩燮同谋内应而遇难的“豪士”在愚园春晖堂设愍忠祠,隆重举行合祀祭典,金陵代表性画家陆荃以“神策门事变”为题材,绘就《金陵举义合祀图》。
太平军在南京大肆杀戮中,“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金和亦是家破人亡,背负“国仇家难”的金和也积极与张继庚等私相串联,《清史稿·忠义传七》云:金和“引官兵易贾人服入城,与诸生贾钟麟等伏神策门,杀巡更贼,以斧断木栅”,还作六千字对策,竭力劝说向荣等伺间攻城,虽未被采纳,但却为其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清史稿》因此为其立传。
及至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在神策门与太平军多次交锋相持不下,遂耗费七个多月挖掘出一条至神策门下的地道,装填炸药,轰塌十余丈城墙,“朱南桂先破神策门月城,梯而入”,朱惟堂、梁美材等率队从之,促使太平天国走向覆灭。
1928年4月4日,民国南京市政府同意教育局城门改名提案:“神策门,意涉神怪,拟改为凯旋门,因上年孙逆偷渡,激战最烈之地即在该城附近,改为今名,足以纪念讨孙一役之战绩也”。5月21日,市长何民魂呈国民政府:“神策门改为自由门,取意革命意义在争自由,以表显本党精神,并示一入此门即趋于自由正轨之意”。6月15日,国民政府却采纳了内政部提议:“神策门改为和平门”。次年4月,继任市长刘纪文函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书写“和平门”三字,并刻石镶嵌城门之上。“和平门”石额有两块:一块镶嵌在瓮城北门外侧券门之上,“和平门”三字为阴刻,隶体,左读,横书,字体描红,左边竖书阴刻行楷“胡汉民书”字样,右边竖书阴刻楷体“民国十八年四月”字样,在“平”字下方,横书阴刻楷体“首都杨万源镌”六个小字;另一块镶嵌在主城门内侧券门之上,上面仅剩“和平门”三字。
和平门并未一直和平。1937年12月13日晨,日寇第16师团第38连队第一大队,为截断中国守军渡江撤退之路,与中国守军第36师官兵在瓮城内发生激烈交火,导致墙体及神策门损毁严重,墙体及铁皮木门上今清晰可见的弹痕,似在低诉着当年的屈辱。
1949年4月23日下午,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先头部队军部侦察营从神策门入城,这是渡江战役中第一支入城的部队,神策门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和平。
神策门地处偏僻,又因是军事要塞,明清以来及至民国初年,基本闭而不用(除了战争)。1929年,外瓮城被改成大型油库,内建5座巨型储油罐,由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子公司)经营,少有人烟。南京沦陷时,外瓮城亦被日寇用作油库,列为“禁区”。国民政府还都后,仍沿用为油库,人迹罕至。解放后,依旧作部队油库,禁绝游人。
2004年,外瓮城油库撤出,全面修缮了城门、城楼及外瓮城,并在瓮城外侧建成开放型遗址公园。650岁的神策门终于撩开神秘面纱,将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于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