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北欧地区仅占全球GDP的1%、人口的0.3%,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企业成就,如宜家、乐高和诺和诺德等。
02其中,北欧企业对新技术的热衷、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耐心的股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03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了北欧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的挑战,如嘉士伯在俄罗斯的业务被接管和马士基在红海的船只遭受袭击。
04为此,北欧企业领袖常常引用达尔文的观点:“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欧洲许多顶尖公司来自这个地区,为什么?
编译 | 未来学人
来源 | 经济学人
走进哥本哈根卡尔别墅底层餐厅,客人可以欣赏到装饰着古典雕像的迷人花园。这座建于1892年的新艺术风格建筑由嘉士伯创始人之子卡尔·雅各布森所建。如今,这座用作会议场所的建筑见证了嘉士伯从一家本土酿酒商发展为全球最大酿酒企业之一的历程。
现任嘉士伯CEO雅各布·阿鲁普-安德森在谈到公司的成功时表示,这反映了丹麦企业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他说,就在前一晚的晚餐上,有人还问他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国能诞生如此多的大企业。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丹麦,在瑞典、挪威和芬兰也同样如此。北欧地区仅占全球GDP的1%、人口的0.3%,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企业成就。乐高成为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宜家不仅是全球最大家具制造商,还跻身全球第六大餐饮连锁。
北欧企业在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从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的工业机械、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电信设备,到美安(Autoliv)的安全带和通力(KONE)的电梯。该地区还催生了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和最大的先买后付服务商Klarna。
作为减肥药领域的先驱,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即使在12月因一项新药试验结果不理想导致股价下跌后,仍保持着欧洲最高市值公司的地位。
过去十年,北欧企业的表现超越了欧洲其他地区。四国上市非金融企业的股东回报率均高于欧洲平均水平(见图表1)。目前,北欧企业在MSCI欧洲指数(衡量欧洲最具价值公司的指标)中的占比从五年前的10%上升至13%,与德国企业比重相当。
在与全球同行的对比中,北欧企业也展现出明显优势。我们对该地区20家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与其海外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多维度比较。2023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比同行业中位数高出7个百分点,投资资本回报率高出5个百分点。在债务管理方面,20家企业中有14家的债务与营业利润(折旧和摊销前)比率低于竞争对手,而年度销售增长与竞争对手基本持平。
当然,并非所有北欧企业都一帆风顺。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最近破产,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iPhone面前败下阵来。此外,很多北欧企业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如木材、铁矿石,以及挪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尽管如此,北欧企业的卓越表现仍令人印象深刻。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呢?
首要因素是北欧企业家延续了维京祖先的探索精神。“规模小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因为这迫使我们必须放眼全球,”阿鲁普-安德森说。在有数据可查的北欧十大市值企业中,本土收入的中位数仅为2%,而欧洲其他地区同类企业为12%,美国企业则高达46%。珠宝品牌潘多拉(Pandora)首席财务官安德斯·博耶尔表示,公司仅用了七八年时间就从哥本哈根一家店铺发展成为全球性企业,如今丹麦市场的销售额仅占1%。
第二个因素是北欧公司对新技术的热衷。二战后不久,乐高创始人就将玩具生产材料从木材改为当时新颖的塑料模具机,这花费了整整一年的销售额。如今,这种创新精神依然存在。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欧盟45%的10人以上企业付费使用云计算服务,而北欧四国的平均值高达73%,位居榜首(见图表2)。
北欧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蓬勃发展的创业领域。在欧洲城市中,人口较少的斯德哥尔摩吸引的风投资金仅次于伦敦、巴黎和柏林。赫尔辛基则聚集了众多游戏公司,包括开发《愤怒的小鸟》的Rovio和《部落冲突》的Supercell。北欧创业者敢于冒险,因为即使失败,也有完善的失业救济、医疗保健和教育体系作为保障。
第三个因素是政府的支持政策。虽然个人所得税较高以维持福利制度,但企业利润税率却与美国相近。华盛顿智库Heritage Foundation每年发布的经济自由指数显示,丹麦、瑞典和挪威均跻身前十。以丹麦为例,企业用工更加灵活,政府数字化程度高。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首席执行官文森特·克莱尔表示:“在丹麦一天就能拿到增值税号,而在法国可能要等好几个月。”
第四个因素是耐心的股东。麦肯锡数据显示,80%的北欧大企业拥有长期股东,而欧洲为60%,美国仅20%。家族企业在该地区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日常经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但马士基和乐高分别由莫勒和克里斯蒂安森家族控制。在瑞典,起源于银行业的瓦伦贝格家族持有多家公司大额股份,包括阿特拉斯·科普柯和爱立信。嘉士伯和诺和诺德等其他北欧大企业则由非营利基金会控制。
这种所有权结构不仅避免了被外资收购,还让企业能专注长期发展。麦肯锡估计,80%的北欧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超过西方竞争对手。诺和诺德首席执行官拉斯·弗鲁尔加德·约根森表示,他最关注的是公司10到20年后的发展。
未来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北欧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可能面临挑战。由于高度依赖海外市场,这些企业特别容易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2023年,嘉士伯在俄罗斯的业务被当地政府接管,最终不得不低价出售给两名当地员工。马士基的船只和集装箱码头在红海遭胡塞武装袭击,不得不绕道航行,增加了时间和成本。
如果特朗普赢得连任,跨境贸易可能更加困难。他在竞选中承诺对所有国家征收10%进口关税。虽然这一威胁或许不会完全实现,特朗普主要针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但保护主义倾向必将影响美国的政策制定。这对北欧企业来说是个挑战,因为十大北欧企业有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美国。
面对这些挑战,北欧企业领袖常常引用一句话。正如乐高CEO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森援引达尔文的观点:“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
在全球企业为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做准备之际,这句话显得格外有意义。
本文编译自经济学人,采用AI编译,模型训练:讯鸟云服,编辑审校:从林
关注未来学人,读原汁原味的全球报道
点击👇关注,或搜索未来学人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