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星期二,晴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首广为流传的唐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文章,我们上学的时候读过。如今说起杜甫,自然而然想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这首诗句。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深受后世敬仰,传承不息。上午我提议大家去杜甫草堂,拜谒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我们分乘两辆出租车前往,在杜甫草堂前门下车。
杜甫草堂作为一处充满人文气息的历史遗迹,若是没有导游的细致讲解,仅仅走马观花地浏览几座门楼和树木,难免会觉得索然无味,难以深刻体会到杜甫文化的深厚底蕴,于是,我前往南门导游管理处,希望能聘请一位导游,遗憾的是,此时所有的持证导游都已悉数上岗,我只能耐心等待。
乘此间隙之时我去东侧的万佛楼参观。
万佛楼由24根柱子支撑着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清式仿古建筑,飞檐斗角,古朴典雅。塔楼共四层,三层一底,外设回廊,顶楼悬挂了一口仿古青铜“万福大钟”,寓意对世界的祝福。站在顶楼眺望草堂,亭台楼阁,竹木葱茏,溪流环绕,一切景色尽收眼底。
万佛楼下来,还没有正规导游回管理处。路边,一位肩挎小包、手执彩旗的野导游上前招揽,声称自己虽未注册,但解说能力丝毫不逊于正规导游,价格更是实惠,愿竭诚为我们服务。我想坐等持证导游,不知需要多少时间,该位导游口若悬河,就答应聘他解说。等我们聚集到正门时,哪知这导游又召集到五个游客在身边,意味着不是专用而是分享了。导游强词夺理说大家戴耳机,都能听得到。等候已花去不少时间,再与之评理费力又费时,就忍气吞声了。
导游指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河流说,这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并赞美的浣花溪,如其诗作《绝句二首•其一》中描绘的明净绚丽春景。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
正门正中匾额上“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对联十个简洁的汉字,精确绘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标。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老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杜甫于次年春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了茅屋居住,这便是后来的成都草堂。当时,杜甫携家带口从陇西(今甘肃省南部)进入蜀地,并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了茅屋居住。草堂位于郊外,环境荒凉,杜甫在其诗中“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生动地描绘了草堂四周的自然景观,准确反映了其偏远清幽的地理位置。
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找寻到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历史长河中,草堂经历了一系列的修复和重建工作。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修复,这两次修复使得杜甫草堂的基本规模和布局得以确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堂经过全面整修后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了杜甫纪念馆,1984年,博物馆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1997年修建了茅屋。
正门进去是大廨。“廨”是官署,古代官史办公的地方。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相当于现代的副厅级干部,六品官职)。然而,在唐朝时期,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办公室。尽管杜甫的官职未达此标准,但后人出于对他的崇敬,仍将这处建筑命名为大廨。
大廨两壁就悬挂有一幅清代顾复初所撰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郭沫若扬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大厅中心安放杜甫塑像。这尊铜像以跪姿呈现,身形精瘦有力,通过抽象而夸张的艺术手法,深刻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的一生及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两侧对联是“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
出自叶剑英题成都杜甫草堂联,用于教育后人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杜甫以笔为武器,写出的文章能杀伤敌人。
大廨内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
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的主要建筑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因为杜甫以诗歌记录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在他的诗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大厅正中有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邃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精确而凝练的刻画出诗人忧虑国家民族命运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的楹柱上,悬有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草堂时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的崇敬和对草堂名胜的酷爱与关怀。
在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东)、李白(西)泥像。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深沉厚重、情感真挚而著称,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洒脱不羁、热爱自由的个性和奔放、洒脱的诗歌风格闻名。李白和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两位大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穿越诗史堂,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潺潺小溪,其上横跨一座古朴小石桥。跨过石桥,便步入了那充满诗意的柴门。柴门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当时的“柴门”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 简朴低矮 ,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柴门,不仅是一扇现实中的门户,更是杜甫身为布衣、幽居于此的生活象征。
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门”字一点被写成一只蝴蝶,“柴”字上停有一只小鸟,小鸟朝着蝴蝶看,艺术感很强。柴门两旁楹柱上悬挂着明朝华阳县令何宇度撰写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上联称赞杜甫的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和关注。下联表达了人们对杜甫的长久怀念和对草堂的向往,即使历经千年,依然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拜访。这副对联是对杜甫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草堂的敬仰之情。
出了柴门向北继续走,就到了工部祠。杜甫在成都因老朋友严武推荐,被朝廷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是草堂中轴最后建筑。
工部祠入口两侧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旧俗: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时任蜀州刺史的杜甫好友高适曾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写诗怀念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家乡。”九年以后,高适已经去世,杜甫离开成都,漂泊到湖南湘江。一天,杜甫从书中翻出这首诗,重新读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诗,联想到自己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惨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泪下,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抒发了对高适的哀悼之情。从今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传为佳话。
何绍基对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烂熟于胸。1854年,他从果州(今南充)主考归来,返蓉途中构思这副对联。初七人日来到草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对联。对联既深情缅怀了杜甫,又隐约透露出作者自视为杜甫精神继承者的自豪与情怀。此联一出,引来文人墨客竞相仿照,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工部祠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一通是明人何宇度所作,刻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石刻把杜甫刻得体形丰满、气度雍容。另一通是清朝人张骏临摹南薰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中的杜公像面容清瘦,目光深邃,将诗人历经坎坷、心怀天下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殿内还有两通草堂石刻全景图,分别为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所刻,石刻清楚地勾勒出当时的草堂风貌。
在工部祠的东侧,有一座六根木柱支撑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正门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
“少陵草堂”碑亭向北去茅屋途中,有一尊杜甫雕像和一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刻。
再过去就是被秋风所破的茅屋。今天的茅屋建于1997年,虽已非茅屋原貌,但其本身和周边环境皆按照杜甫诗歌里记载的样子复原,是博物馆的核心景点。
茅屋以茅草为顶,黄泥涂壁,是典型的川西农家建筑风格。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房,东头为厨房,书房朝西(与 “窗含西岭千秋雪”相符)。每一间房都有相应的家具,桌椅、石、水缸等。园内一棵有着200多年树龄的楠木伫立屋前,应和了“倚江楠树草堂前”的诗句。屋前空地上一边种着当季蔬菜,一边种着黄精、麦冬、菖蒲等中药材,周围有桃树、枇杷、芭蕉……这些景象仿佛直接跃然于杜甫的《草堂》等诗行之间,令人恍若置身于千年前的诗意田园。
茅屋建成之后,公元760春杜甫向朋友严武求得500棵桤木树苗和绵竹,种植于茅屋周边。
曾有专家质疑,杜甫草堂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2001年在草堂旧址正门内西侧开挖下水道时,发现了唐宋时期上千件陶瓷生活用品和建筑构件及其他文物,从侧面证实杜甫草堂是真实存在的。
离开古朴的茅屋,我们踏上了探访花径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杜甫笔下美景的向往。杜甫当年营建草堂,为美化环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树木。杜甫《客至》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现在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今日行走在这红墙夹道的花径时,依稀能感受杜诗描写的当年景色。
花径北头是浣花祠。浣花祠和杜甫草堂在一起,但是浣花祠与杜甫没有多大关联,而是为一位巾帼英雄而建造的。传说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长大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距杜甫离开成都仅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留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进犯成都,崔宽不能抵挡,形势非常紧急。在此紧要关头,任氏毅然拿出家财十万,招募勇士千人,由她亲自指挥最终击溃了叛军,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在成都面临叛军威胁时,挺身而出,招募勇士并亲自指挥战斗,成功保卫了成都。她的英勇行为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因此被封为“冀国夫人”。
冀国夫人任氏保卫成都,名垂青史,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便在其乡里的浣花溪畔为她建立祠宇,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诞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
参观完庄严肃穆的浣花祠后,我们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前往盆景园,欣赏了一番精美的盆景艺术。时间已过11点,大家有点儿累了,便坐在走廊上聊起杜甫的坎坷人生。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