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海军对美作战构想的演进与航空母舰建设(3)

三、太平洋战争中“连续作战”构想的提出与航母舰队的覆灭 

进入1940 年代,纳粹德军横扫欧洲大陆,孤悬海外的英国也在其大规模空袭下蒙受重大损失,日本便趁欧洲列强在亚洲殖民地的防卫力量空虚之机,图谋夺取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大米、橡胶、锡、石油等丰富战略资源。 

1941 年 5 月,日本大本营海军部制定《对南方施策要纲》,要求日军进驻南洋。此后,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抉择中一度摇摆不定。6 月 24 日,日本海军着手制定《关于促进南方实施文件》,明确指出,“在法属印度尼西亚特定地区建造航空基地和港湾设施并使 用,在法属印度尼西亚驻屯军队,帝国为此展开外交交涉,如法国政府及法属印度尼西亚当局不能应允我方要求,我方将以武力贯彻目的”。7 月 2 日,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改变之帝国国策纲要》,指出,“一、帝国政府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以实现大东亚共荣建设为方针; 二、 致力于解决对中国的战争,为确立自存自卫之基础向南进军并且依形势之推移解决北方问题; 三、 帝国为达成以上目的无论如何将障碍排除”,“作为对英美开战之准备,首先依据《法属印泰实施要纲》及《促进南方实施要纲》强化南进态势,帝国为达成本目的不惜与英美开战”。最终确立了积极南进、伺机北进的基本战略规划。 

可见,日本南进的战略目标是占领东南亚及南亚部分地区并清除英美在亚洲的军事基地,通 过利用当地资源和战略据点与英、美进行持久战,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最终建立起囊括海洋势力范围的“大东亚共荣圈”。 

在 1941 年 9 月 6 日的御前会议上,日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坚信,“在我军预定海面邀击的情况下,考虑到采取活用飞机等因素我军胜算较大”,“如第一阶段作战能适度完成的话”,“纵使美国军备发展如预定计划推进,帝国仍能确保在西南太平洋的战略据点,保持难以侵犯的态势进而确立长期作战的基础”。日本海军领导层认为,“进行渐减邀击作战,我军如能保持对美七成兵力的话,至少有 50% 以上胜算,并且海军不同于陆军,其兵力整备需要经年累月,一旦蒙受巨大损失,若想再建兵力,恢复阵容与战术上的平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占领关岛、菲律宾等战略要地并确保对东南亚资源的控制,通过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便能够“引诱敌军进攻展开岛屿攻防战,届时我军凭借内线的地利掌握战局,如能这样在各处展开有利于我方的岛屿攻防战,保持长期不败的局面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则对此持异议,他认为“渐减邀击作战”核心在于待敌前来,予以截击削弱,待敌前来即意味着战争主导权掌握在美国海军一侧,截击削弱则意味着兵力分散。他清楚地认识到当美国的战争潜力被彻底唤醒后,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对决强于己的美国海军,难有胜算。因此在开战之前的 1941 年 1 月 7 日,山本五十六向海军大臣及川古之郎提交 《关于军备之所见》,指出,“在迄今的舰队决战演练中,帝国海军没有获得过一次大胜,按照惯例演习依形势推移恐将陷入不利之境地而中止”,因而建议改变第一阶段的侧重点,“在开战起始猛击敌人主力舰队,达到使美国海军及国民不可求援的程度丧失其志气”,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

其实早在 1927 年日本海军大学就曾秘密制订“对 A 国作战要领”计划,模拟演练对美发动奇袭作战,提出,“开战之前乘敌人不备之时用飞机奇袭敌主要舰艇,特别是航空母舰停泊的地点,乃是开战需要留意的”。1930 年代随着航母建设与舰载航空队的发展,这一作战计划日益具备可行性,但是坚信“大炮巨舰主义”的海军高层却以“航空攻击不能击沉战舰并且航空部队尚不能克服天气影响为由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航空技术的变革与日本海军高层思维的陈腐,1934 年,山本五十六在训示海军航空部队时公开表明,“要让头脑顽固派改变想法,除了让其见识航空作战的实际成果之外别无他法”。1939 年 9 月,山本五十六就任联合舰队总司令,1941 年 4 月,在他的推动下,日本海军“在大东亚战争开始前为统一使用航空兵力及训练之必要建议统合于一位指挥官之下”,组成由 8 艘航母及附属 4 个航空战队整编而成的第 1 航空舰队。

1941 年 12 月 7 日清晨,山本五十六率领的联合舰队运用“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 鹤”与“瑞鹤”六艘航母搭载的 414 架舰载机穿云破雾,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瓦胡岛飞机场,击沉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舰 4 艘,击伤 4 艘。此役是日海军集中运用航母的最经典战例。珍珠港一役后,暂时消除美国海军威胁、获得制海权的日本海军在与陆军配合下,自 1941 年 12 月至 1942 年 5 月的半年间相继占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以及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战略要地,在整个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部肆意驰骋。第一阶段作战基本实现了开战初期的战略目标。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一系列作战中,山本五十六运用航母机动部队不断地诠释现代海战的新理念,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主力战列舰则大多停泊于日本内海,未派上用场。受此影响,日本海军内部开始抛弃“大舰巨炮主义”,倾向于注重航母机动部队的运用。山本五十六考虑到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一旦完全被纳入战争轨道,“随时间推移我方的劣势将加速累进”,在 1942 年 4 月联合舰队第一阶段作战事后研究会上作出训示,“敌人的军事实力 是我之五倍、十倍,对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如何才能确立持久战,必须经常对敌人痛处予以猛烈攻击,若不如此将难以保持不败之态势”。

1942 年 4 月 16 日,日本海军军令部上奏《大东亚战争第二阶段作战帝国海军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为: “第二阶段帝国海军的作战目的是歼灭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敌方舰队及航空兵力,进一步获取战略要地强化确立帝国不败的战略态势,迫使英国屈服并摧毁美国的战意”; “在作战方针上,歼灭在印度洋地区的英国舰队”,“对澳大利亚展开作战,特别是强化截断澳大利亚同美国的联系”,“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随时进行奇袭破坏,实施攻势作战努力削减敌方海上兵力及航空兵力,待印度洋地区作战及对澳大利亚作战大体完成后,搜索美国主力舰队强迫其决战并予以歼 灭”。以《大东亚战争第二阶段作战帝国海军作战计划》的出台为标志,日本海军决意改变长期以 “渐减邀击作战”为核心的战略守势,转向战略进攻,展开“连续作战”,意图趁两国海军实力接近时逼迫美国海军与其早日决战。

在“连续作战”构想中,航母的作用显著提升,以第二阶段作战中的对澳大利亚作战计划为例, 《作战要领》明确要求,“以基地航空兵及航母机动部队对澳大利亚东海岸及北岸战略要地的敌方兵力及军事设施进行打击,并应对敌人的反击战; 以航母机动部队及潜艇部队歼灭敌方舰队并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可见,航母舰队已成为作战的主力部队。

1942 年 4 月底,日本海军为截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络途径,以“翔鹤”“瑞鹤”“祥凤”三艘航母为核心组成机动部队,进攻澳大利亚的莫尔比兹港,5 月 4 日至 8 日,在珊瑚海海战中,日美两国航母编队首次大规模交锋,双方各自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日本虽然击沉美国大型航母“列克星敦”号并重创“约克城”号,但也损失了“祥凤”号航母,“翔鹤”号受损,“瑞鹤”号严重减员。1942 年 6 月,日本海军主动进攻美国海军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中途岛,在 4 日 至 5 日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加贺”号、“飞龙”号、“赤城”号、“苍龙”号四艘航母葬身海底。一个月内被美军击沉 5 艘主力航母,这对日本海军而言是致命的,此役之后,日本海军失去了战争初期的制海权与制空权,“连续作战”计划的推行受到极大阻力。

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高层认识到航母的巨大威力,开始倾尽全力增建航母。1942 年,“飞鹰”“隼鹰”“冲鹰”“云鹰”“龙凤”五舰服役; 1943 年,“海鹰”“神鹰”“千岁”“千代田”四舰服役; 1944 年,“大凤”“信浓”“云龙”“天城”“葛城”五舰服役,特别是 34200 吨的“大凤”号与 68059 吨的“信浓”号,被寄予了重塑日本航母战力的厚望。然而相对于日本建成的 25 艘航母,工业实力雄厚的美国采用标准化设计,批量建造了“埃塞克”级航母 24 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50 艘,在航母数量上对日本海军形成绝对优势。

随着战争的进行,日美两国工业潜力的差距日益凸显,日本海军的“连续作战”计划在经历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后受到严峻挑战,“日美两国海军的军备比率从开战时的 76% 到 第二年降至 60% ,第三年降至 30% ”,完全超出日本海军高层的战前预估。为扭转不利局面,日本海军于 1944 年 5 月 3 日发布“联合舰队目前应准备的作战方针,即‘あ’号作战”,决意在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之际,集中“以‘大凤’号为首的 9 艘航母,以‘大和’号、‘武藏’号为首的 5 艘战列舰,10 艘重巡洋舰,439 架飞机( 包括 42 架舰载水上飞机) ”的主力舰队同美国第五舰队进行正面决战。

日本海军在决战前为尽可能削弱美军,重启“渐减邀击作战”计划,企图利用在南洋群岛的机场“出动陆基航空队在双方航母机动部队决战之前,至少削弱敌航母机动部队三分之一的兵力”。然而,在开战前由于关岛、塞班岛、帕劳的航空兵力相继遭到美军袭击,原计划出动 1500 架飞机,最后仅有 156 架投入到马里亚纳方面,“渐减邀击作战”计划几近失败。在 6 月 19、20 日的航母决战中,美军凭借先进的雷达技术、其地狱猫式战斗机对日军零式战机的性能优势,在战斗中占尽先机,日美两国的航母决战演变为美军对日军的单方面屠杀,日本海军筹划 21 年的“渐减邀击作战”,最终以 3 艘航母( “大凤”号、“翔鹤”号、“飞鹰”号) 沉没,1 艘航母( “隼鹰”号) 重伤,3 艘航母 ( “龙凤”号、“千代田”号、“瑞鹤”号) 轻伤、476 架飞机损失的惨败结局收场。 

经过 3 年多的消耗战,日本海军主力航母或沉没或重伤,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损失殆尽,航母机动部队完全失去战力,到 1944 年 10 月 25 日的莱特湾战役打响时,最后的 4 艘航母( “瑞鹤” 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 仅作为引开美军舰队的诱饵投入到战斗中,最后在恩加诺岬角被悉数击沉。11 月 29 日,由“大和”级超级战列舰耗时 4 年半改造而成、重达 68059 吨的日本最大航母“信浓”号也在第一次出航不到 20 小时内葬身海底,至此曾经叱咤太平洋的日本航母舰队彻底覆亡。 

可以说,早在一战期间日本海军便已认识到航母的战略意义,起初将航母作为主力舰队的辅助力量投送到“渐减邀击作战”中; 其后在山本五十六的航母集中运用理论指导下,航母与主力舰队分离,同高速战列舰组成机动部队,成为日本海军的中坚力量,并在“连续作战”中,诠释了制空权优于制海权的海战发展新趋势。一定程度上讲,航母的优劣多寡最终决定了美日在太平洋战场的胜负,航母自此成为海洋霸权的象征。而日本海军之所以败北,实际上归根于日美之间国力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