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风/文
我们现在说“元旦”,都是指阳历1月1日,而在民国以前,大年初一那天才是“元旦”。民国时期把阳历定为“国历”,把农历贬为“废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颁布法令推广“国历元旦”,但收效甚微。机关、学校在国历元旦放假,并举行庆祝活动,普罗大众则依然偷偷过着废历元旦。
当年媒体上的推广文章,现在看都有点吓人。1930年《大亚周刊》上刊登了一篇《废历春节的罪恶》,历数过废历元旦的害处,“除夕到初六,人民有放爆竹的充分自由权,结果真有引来祝融神的。火炮纸燃着柴草,令人饱受虚惊”,商人们“正月头十五,不做多少事”,于是就去赌钱,以至惹出很多乱子。作者感叹,“社会上无形中增加许多犯人,这不都是废历春节所赐么?”
那个时候认真过国历元旦的人,甚至不免沦为笑话。1948年,吴芳洲在《论语》上发表了一篇《谈岁时风土》,他说自己在抗战以前的某年国历元旦,“把一切旧历年的玩意儿硬搬到国历新年来,照样祭祀祖先,请人家吃年夜饭,预备了糖果碟子等着款待新年中来访的宾客”,结果“国历新年中宾客没有人来上门,糖果都给小孩子们劫收一空。”
一个月后到了农历元旦,吴芳洲见家人又在准备年夜饭,不禁诧异:“吾们的年夜饭不是已经吃过了吗?”岂料家人们异口同声:“那不算,只是吃着玩的。”吴芳洲不敢反对,只好跟着再吃年夜饭。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些陈年往事呢?是因为我觉得现在元旦(1月1日)的“年味”似乎有压倒春节之势。我记得上小学、中学那会儿,元旦虽然放假,可能班里还会有联欢会,但从没听说有“跨年”这回事。至于春节,允许放炮、放花,自然有着元旦无法比拟的热闹。
近几年情况大变,一方面是大家都说春节“年味”越来越淡,不能放炮,不看春晚;另一方面跨年成了盛大节日,年轻人们纷纷结伴出行,让任何一个有跨年活动的地方都人满为患。
跨年是怎么兴起的,难以具体考证,我暗自揣测,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平安夜、圣诞节的氛围肉眼可见的变差,年轻人在年尾缺一个可以狂欢的日子;二是年轻人在春节要回家,和父母共度,没有彻夜狂欢的可能;三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更渴望一个跨年的仪式,期待来年更好吧。
很多事通过行政命令难以办到,顺其自然倒是不知不觉就会实现。现在元旦的“年味”如此之浓,就是民国年间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