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2025年?大学生小李给出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答案——太阳还没升起,她就拉着室友来到了太平湖畔,等待五星红旗新年第一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升起,“凌晨跨完年我就在想,新年第一天要做点什么难忘的事?然后我就想到了这里,这太有意义了。”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小李遇到了许多和她有着相似想法的人。1月1日一早,不少市民顶着寒意自发来到这里,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人们肃穆而立,见证国旗冉冉升起,许下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拍照打卡
开馆前15分钟,纪念馆门前等待进场的队伍就已聚集起数十人,从杨浦区专门赶来的高校教师梁司宇成为第一位进馆观众。过去一年,他每个月都会来一大纪念馆参观,并集齐了每个月纪念馆发放的纪念票根,但在新年第一天来到这里,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为了赶升旗仪式,早上七点就出门了,希望以此作为新一年的新开始,祝我们的国家和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好。”
盖章互动
为了丰富市民与游客的参观体验,中共一大纪念馆今年推出一系列以“开启新篇 初心不变”为主题的元旦特别活动,吸引数千名观众在新年首日前来参观体验。除了继续组织升旗仪式外,馆方还推出一大会址石库门建筑造型的精美套色印章,以答题盖章的形式供游客留念,“一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是谁?”现场观众踊跃参与答题,在互动体验中了解党史知识。同时,纪念馆的“初光旭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物专题展”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6场定时专题讲解,志愿讲解员深入浅出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
专题展览
由中共一大纪念馆、解放日报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了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合作推出的情景党课也在新年推陈出新,元旦专题版的党课中包含了《庶民的胜利》《真理的味道》《此间曾著星星火,于无声处听惊雷》三场演出,让观众“走进”历史现场。李大钊慷慨激昂的演讲、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何叔衡讲述中共一大会议、各界人士营救陈独秀、中央领导机构成立后发布第一份文件……一幕幕精彩话剧,让现场观众重回红色革命岁月,感受历史脉搏,汲取精神力量。本次沉浸式系列党课共吸引线上线下超2万人次观看。
情景党课
“以前一直都是作为报道者、记录者来到这里,今天第一次成为表演者,向观众朋友们讲述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非常有意义!”解放日报记者刘雪妍说。
解放日报记者周扬清则已参演多年。此次他饰演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在演出前专门学习了相关党史文献和影视作品,仔细揣摩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生平。
情景党课
情景党课
2024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全年共接待观众超过311万人次,客流量不仅创下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自2021年开馆以来的新高,更是中共一大会址对公众开放以来的新高。馆方表示,2025年将继续深耕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探索更多、更新的表达形式,做好未成年人培育工作,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