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京剧院计划在2025年开展近600场演出,包括创新策划的主题演出、品牌项目以及新创、加工、挖掘、复排等各类剧目。
2.剧院将策划四项“京剧艺术大师纪念演出”,分别纪念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和裘盛戎先生诞辰。
3.同时,剧院计划推出一系列主题演出项目,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展演”、“青春风采”青年演员展演等。
4.除此之外,剧院还将举办近50场“个人专场”演出,以及80场节庆演出。
5.2025年,北京京剧院还将面向全国的天津、深圳、淮南、任丘及港台地区开展艺术传播活动,展现大国风范、弘扬中华文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岁序更替,万象启新。2025年,北京京剧院计划开展演出近600场,既有创新策划的主题演出、广受好评的品牌项目,也有新创、加工、挖掘、复排等各类剧目轮番上演,更有聚焦国有文艺院团职责使命的公益演出与面向国际的艺术交流活动。
主题演出和品牌项目
2025年,北京京剧院策划开展四项“京剧艺术大师纪念演出”。
纪念尚小云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演出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4月18日-20日 吉祥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3场
纪念荀慧生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演出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1月10日-12日 长安大戏院
2025年2月14日-16日 吉祥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6场
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5周年系列演出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3月14日-16日 长安大戏院
2025年5月31日-6月2日 吉祥大戏院
2025年10月23日-26日 长安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10场
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演出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2月21日-23日 长安大戏院
2025年4月 天津
2025年5月23日-25日 吉祥大戏院
2025年6月 上海
2025年9月 国家大剧院
计划演出场次:
15场
同时,我们还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演出项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展演”——《狼牙山》《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将在长安大戏院亮相;“青春风采”青年演员展演——涵盖了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艺术中心演出34场、研究生班汇报演出8场、青年演员梯队展演及武戏展演8场;“京津沪鄂黑”名家新秀交流展演——集结五地名家名角与青年新秀,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地联袂演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展演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8月-9月 长安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8场
“青春风采”青年演员展演
联合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演出
演出时间:
2025年1月-8月
计划演出场次:
34场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汇报演出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4月23日-30日 长安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8场
青年演员梯队展演及武戏展演
演出时间、地点:
2025年5月26日-29日;6月9日-12日
长安大戏院
计划演出场次:
8场
“京津沪鄂黑”名家新秀交流展演
演出地点: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哈尔滨
计划演出场次:
12场
剧院多年运营、广受好评的“国粹吉祥”“每周一剧”等品牌项目新意频出:“国粹吉祥”将创新策划推出《京韵红楼》驻场演出、“西游”系列暑期演出;“每周一剧”将覆盖吉祥大戏院、北京大兴剧院、顺义大剧院、北京城市学院等剧场演出48场。此外,梨园剧场驻场演出1月至4月将如期上演。
“国粹吉祥”项目
《京韵红楼》驻场演出
计划演出场次:
14场
“西游”系列暑期演出
演出时间:
2025年8月14日-17日;8月21日-24日
计划演出场次:
12场
每周一剧
演出时间:
贯穿全年
演出地点:
吉祥大戏院、北京大兴剧院、顺义大剧院、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
计划演出场次:
48场
节庆演出和个人专场
受到广大戏迷观众好评喜爱的北京京剧院“节庆演出”,将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佳节如期而至,持续供给节日精神文化需求,用京剧之声传递温情温度,是我们多年不变的奋斗目标。
同时,我们将聚焦提供文化服务与促进梯队建设的协调同步,持续举办“个人专场”演出项目近50场,10余名演员、演奏员将纷纷登台亮相。
节庆演出
演出时间:
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演出地点:
长安大戏院、吉祥大戏院、国家大剧院
计划演出场次:
80场
新创、加工提高
挖掘整理和复排剧目
2025年,剧院将创作新编京剧2部,计划于8月、9月与观众朋友见面;加工提高后的新编京剧《齐白石》《百年首钢》等将再度亮相;《双玉缘》《玉麒麟》等挖掘剧目,《宰相刘罗锅》《定军山》《画龙点睛》《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复排剧目,也将再次为戏迷朋友们带来新的期待和体验。
面向全国和国际的演出活动
2025年,我们将搭建更为广阔的艺术传播平台,通过大团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的传承发展,实现优质文化的资源共享,天津、深圳、淮南、任丘及港台地区都将留下我们的艺术足迹。同时,我们将持续服务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局,在国际舞台展现京剧艺术的历史精髓与时代发展,开展舞台演出和京剧艺术传播交流活动,展现大国风范、弘扬中华文化。
来源:北京京剧院
作者: 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