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位于西南地区金沙江上游的叶巴滩水电站,完成了首台机组定子的吊装工作。
叶巴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规划13个梯级水电站中的第7级,装机容量224万千瓦,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西电东送”接续基地——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通过现场的航拍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叶巴滩水电站的大坝如同一个“皇冠”,镶嵌在金沙江高陡的峡谷之间。
总台记者:我现在来到了叶巴滩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可以看到在我身后首台机组的定子,即将落位到机坑中了,意味着吊装已经顺利完成。后续还需要把螺栓对准拧紧,再做一些调试校核的工作。定子是水电站发电机组的核心设备,它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机组的发电效率。此次的吊装完成,也按下了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安装的快进键。后续会加快推进转子、水轮机组部件的安装工作,为2025年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奠定基础。
叶巴滩水电站主体工程由拦河坝、泄洪消能设施、引水发电系统等三部分组成。目前大坝已浇筑171米高,建成后达到217米。建成后正常蓄水位2889米,库容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0多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华电金上叶巴滩分公司执行董事 刘强:叶巴滩水电站具有高寒、高海拔、特高拱坝、高地应力、高埋深、大跨度地下厂房等“五高一大”基本特性。通过科学管理、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研发应用一系列的智能科技手段,保证了工程的施工建设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我们计划于2025年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叶巴滩水电站投产后,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02.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世界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直流输电通道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消纳,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定子吊装工作是在叶巴滩水电站的地下厂房进行。这个位于地下480米深的空间,是目前国内在建水电工程中规模最大、埋深最深的地下厂房。它的建设有哪些难点?
叶巴滩水电站厂房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个厂房的总容量达到了36.5万立方米。在地下如此深的山体内,开挖如此大的地下空间,岩石之间会互相挤压,容易出现剥落、岩爆、劈裂破坏、局部塌方等施工风险。同时因为有数百条结构面贯穿,岩石就像豆腐一样容易碎裂。
华电金上叶巴滩分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杜光远:厂房从上到下分为十层。用我们的仪器设备实测,地应力达37.57兆帕,相当于人站在海底3600米以下的水深的压力。我们就像在“豆腐”里面,打了一个洞。这个洞不能塌,那就在里面插了很多“牙签”。但是这个“牙签”又不是普通的牙签,有很多科技含量的,保证这个洞室处于稳定状态。
在厂房开挖过程中,叶巴滩水电站的建设者用了上千根锚索等装备,对山体进行“五花大绑”,确保地下厂房的变形量处于一个可控状态,保证了地下厂房开挖工作的顺利推进,各洞室群处于稳定状态。
华电金上叶巴滩分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杜光远:叶巴滩地下厂房的成功开挖,为后续类似项目,尤其是在处于高地应力和大型复杂结构面综合作用下的洞室开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借鉴意见。
在混凝土大坝建造过程中,控制“裂缝”的产生是一项国际性的难题。由于电站位于高海拔、寒冷山区,极限的施工环境、独特的坝型,叶巴滩被业内誉为最难建造的大坝。面对诸多难题,建设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在冬季这个以往的施工淡季,大坝也能快速“生长”。
记者在大坝施工现场看到,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气温由零下渐渐升温,工作人员更加忙碌地开展大坝浇筑作业。
华电金上叶巴滩分公司总工程师 夏勇:通过严格执行混凝土温控技术,我们在国内高海拔寒冷地区首次实现混凝土全年无间歇浇筑。
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海拔地区,很多工程冬季作业都停止了,叶巴滩水电站的工程师通过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裂缝情况,确保在严寒天气中,混凝土能够得到科学而有效的处理。此外,他们还采用了给大坝搭起“空调屋”、盖上“保温被”、“全坝中热水泥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有效降低施工干扰和约束条件,全力保障大坝连续均匀浇筑。
华电金上叶巴滩分公司总工程师 夏勇:截至目前已累计浇筑180万立方米,未发现一条温度裂缝,标志着大坝混凝土温控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的成套技术为后续国家类似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王世玉 张伟 张娜 唐志坚 四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