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温红蕾 黄洁莹
有句广泛流传的话:“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病理医生告诉你,‘报告是良性的’。”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10楼,有一个神秘的科室,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不多,但他们却可以透过切片与标本洞悉微米区间的生命轨迹,给出一份份决定着治疗方案的诊断报告。他们就是病理医生。
从业至今已30多年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主任胡俊波,便是在这片战场上深耕不辍的“幕后生命守护者”,他以精准的诊断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以数智化的创新,为病理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无数患者的健康带来新希望。
科技赋能,病理诊断迈入“智慧时代”
2024年12月26日,记者走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病理科,一股现代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完全颠覆了大众对于传统病理科的固有认知与印象。在这里,没有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先进的高科技数字化设备,每一份病理样本都被赋予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二维码。从取材、处理到诊断,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全流程信息管理。
说话间,胡俊波带记者走进一台高分辨率数字切片扫描仪前,随着机器的嗡嗡声,一张张病理切片被缓缓送入,不一会儿,电脑屏幕上便呈现出了清晰的细胞图像。“这就是数字病理扫描系统。”胡俊波说,数字病理也变得鲜活立体起来,他拿起手机展示,通过二维码能实时查看病理切片。“现在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诊断,极大方便了医生,也减轻了患者负担。”
据悉,自2024年6月1日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正式运行,目前是全省唯一一家省直A级标准的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胡俊波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变化。“以前送来的标本需人工登记、核对和反复交接,诊断是通过显微镜看玻片,现在有了数字化和AI的助力,诊断更精准、更高效。”
在这个数字化的病理科里,AI诊断技术成为了一把精准利器。“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宫颈癌细胞学筛查基地,AI诊断让医生如虎添翼,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助手。”胡俊波形象地比喻道,“以前细胞学检查犹如大海捞针,如今AI能迅速定位问题细胞,并进行初筛,医生将更加专注于疑难病例,从而避免了漏诊和误诊。时间上也可大幅提速,原本耗时的细胞学报告,如今当天检查次日就能出,HPV和DNA结果也更快。胃肠镜检查结果之前需3-4天,现在第二天用手机就能查看。”
帮扶基层,默默守护的病理人
“这个案例,我已经想了三天三夜,现在总算把问题搞清楚了。”这是数智病理平台建成以前,一位基层病理医生的话,让胡俊波记忆深刻。
这是一位湖北武穴的32岁女性患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因被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而进行了手术。然而,在手术切除后,当地的一位病理医生发现切除的肌瘤细胞形态有些异常,却又无法给出确切的诊断。
这位负责任的病理医生费尽心思,甚至寻求了当地多位同行的帮助,但依旧无法确诊。这个疑难案例让他冥思苦想,辗转反侧。幸运的是,几天后,胡俊波带队到武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医疗帮扶。
胡俊波的详细阅片与分析,最终确诊这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低级别间质肉瘤,并且这种肿瘤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迅速复发并转移到肺部,对于这位年轻妈妈和她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灾难性的。
基层医院病理医生人少,学习机会少,诊断经验也相对不足,发出一个恶性肿瘤报告经常要思前想后。黄梅县妇幼病理科黄伟主任说:“胡俊波主任深知基层病理人的难处和困境,多年来,一直带队帮扶基层,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到基层医院义务看片,提供指导与帮助。”
“作为湖北省妇幼保健机构的龙头单位,病理科服务于全省107家基层妇幼保健院,并在黄梅、麻城、红安等地的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指导当地病理科医生看片阅片,讨论疑难病例,也接收当地医院病理科医生来进修学习。基层医院遇到疑难病例时,以前是打电话或者送标本,现在方便多了,可以直接微信沟通。”胡俊波表示。
远程会诊,搭建跨越地域的生命桥
“幸亏有武汉的病理专家远程会诊,帮我明确了病理诊断,为我保住了子宫。”日前,已经康复出院的刘女士(化姓)发出由衷感慨。
36岁的刘女士来自湖北黄梅,此前,她因子宫反复不规律出血,在黄梅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子宫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面临子宫切除的风险。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当地医院通过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迅速接入远程诊疗平台,向省级专家求助。不到一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专家胡俊波便给出“单纯性增生”的会诊结论。
这一结果让刘女士如释重负,她的症状仅是激素紊乱导致的功能性出血,只需简单调理即可,不仅子宫得以保留,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胡俊波介绍,今年以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正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病理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此前,类似刘女士的情况,要请武汉市的专家会诊,患者需借出实物玻片前往武汉,经历挂号、排队等待过程,至少需要2天,甚至一周才能拿到病理报告。如今,通过数智化病理服务平台,基层医院只需将病理切片扫描上传至会诊平台,胡俊波便能及时会诊。通常一两天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胡俊波等省级病理专家的精准诊断。
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宛如一座跨越地域的桥梁,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目前,全省已有200余家医疗机构与平台建立了联系,并成功上线了远程会诊系统。当基层医院遇到疑难病例时,胡俊波便可迅速通过此平台进行会诊。截至目前,胡俊波带领的省妇幼病理科团队已远程诊断2000余例会诊切片,为众多患者明确了诊断方向。
除了远程会诊平台,胡俊波还积极参与“云上妇幼”项目建设。“‘云上妇幼’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行的重要项目,病理科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他介绍道。目前,该项目已与黄梅、浠水、公安等多个基层妇幼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会诊联系。“通过这个平台,基层妇幼单位可以更便捷地发起病理疑难会诊,我们也能够及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诊断支持。”
医者仁心,用精准诊断挽救无数家庭
“每一份病理报告都关系着一个患者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确保每一份报告都准确无误。”这是胡俊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对于病理科在医院的重要性,胡俊波引用了全国妇科肿瘤一位主任委员的话:“病理科是妇科肿瘤医生的手,我们的诊断决定了手术医生的操作范围和方式,所以诊断必须要精准。”在这家妇女儿童的专科医院,病理科的精准诊断多次挽救患者生命。
“几年前,曾有一位女老师的病理诊断,让我记忆深刻。”胡俊波回忆,那是一位32岁的年轻老师,因腹部不适前来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她的盆腔内有一个肿块,高度怀疑是卵巢癌,需要做大范围子宫附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这个消息对患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但胡俊波看后觉得是偏良性的肿瘤,只要局部切除就行。他带领团队,对患者的切片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分析。经过多次讨论和复核,他们最终确诊该肿块为偏良性的卵巢性索肿瘤,而非卵巢癌。之后,不放心的家属,还把切片拿到北京、上海等地会诊,结果和之前的诊断一样。“这个结果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慰,因为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放化疗,还保留了女性更多的功能。”他说。
此外,还有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在胡俊波团队的诊断下被确认为内膜非典型增生,并存在局部癌变,但病灶范围小,意味着她仍有机会保留生育能力。患者采纳了团队的建议,并在两年后喜获双胞胎。这样的故事,在胡俊波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
幕后英雄,病理科医生的坚守与成长
在许多人眼中,病理科医生是幕后的英雄,他们的工作往往不为人知。但胡俊波却甘之如饴:“病理科医生好似临床医师的‘军师’,像一把看不见的刀,只有磨得锋利,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回忆起自己的从医之路,胡俊波感慨万千。1992年,胡俊波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来到襄阳市中医院,主动选择了从事病理诊断工作。这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病理科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为患者服务的坚定使命感。“虽然病理科医生的工作往往在幕后,机会也不如其他临床科室医生多,但病理科很重要,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当想到自己的诊断能够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胡俊波便加入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回想起初到病理科的日子,他感慨万分:“那时,科室仅有两名医生和两名技术员,工作环境也相当艰苦,只有三间狭小的办公室,医生完全依赖手动制作切片,诊断靠眼睛观察,切片染色还要借助酒精来烧。”如今,科室已焕然一新,科研实力日益增强。
作为病理科的学科带头人,胡俊波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坚信,病理科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胡主任积极推动团队学习,每周二会进行小讲课,周三则安排大讲课,旨在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一旦发现团队中的短板,胡主任会邀请国内顶尖专家进行指导,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病理科董玲丹博士说。
如今,胡俊波带领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每年出具10多万份报告,其中细胞学报告近7万份,组织切片报告近4万份,获得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及信任。
对于病理科的未来,胡俊波充满信心。到2025年,全省二级以上病理科将实现全面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这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患者。
(图片由通讯员周绪鸿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