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个商场拾光打卡点人气高涨 市民回忆与华西的故事:刮风下雨报纸都一定会送到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雪丹 张旋 张福超 郭可欣

从1995年到2025年,读者陪着华西都市报走过了三十个春秋,见证了许多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闻与故事。1月1日,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暨封面传媒9周年之际,我们以别具匠心的主题打卡点,邀你穿越记忆的长廊,共同参与一场特别的打卡活动,用镜头定格与我们的最美邂逅。

图片

趣味打卡 市民积极参与互动

元旦假期,成都各个商场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在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成都伊藤洋华堂锦华店、成都光环购物公园、成都王府井百货总府店、红旗连锁总府店、成都来福士广场、龙湖滨江天街的“拾光打卡点”,市民纷纷拍照合影,并分享自己与华西都市报的故事。

图片

成都伊藤洋华堂锦华店打卡点

图片

成都伊藤洋华堂锦华店打卡点

图片

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打卡点

图片

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打卡点市民参与线上互动

据悉,本次活动共设置了30个以华西都市报版面为蓝本设计的庆生打卡点,覆盖成都及其他市州的地标性建筑、商圈、博物馆等热门地点。

读者在现场拍照打卡后,可将带有特定视觉标志的照片上传至客户端H5页面,并获取精美礼物,同时参与抽奖活动。每一个打卡点都承载着读者与华西都市报的记忆,共同定格最美的邂逅。

图片

热情分享  续写与华西都市报的故事

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的打卡点,王女士和母亲一起拍照合影,表示自己和妈妈都是华西都市报的老读者,华西都市报伴随了自己的成长,家里也一直有订阅报纸。自己也下载了封面新闻App,平时都会在手机上随时关注各类新闻资讯,很实用。

图片

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打卡点

在红旗连锁总府店,不少市民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打卡装置前拍照。家住附近的刘阿姨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现在我们都订了华西都市报,报纸上各行各业的信息都有,比手机好、手机伤眼睛。”退休后的刘阿姨笑呵呵地说,现在年轻人不爱看报纸了,“那时候我家门口有两个盒子,一个是送牛奶的盒子,另一个就是华西的那个黄色的盒子。”

图片

红旗连锁总府店打卡点

另一位李阿姨在现场很感慨,“我和报纸还有很多渊源,我自己还收藏了几张1995年创刊号的报纸。”李阿姨回忆说自己的报刊亭就在红旗连锁总府店对面,报纸是以前为数不多的信息来源,以前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报纸都要送到的。现在我们退休了,家里还是有华西都市报,我的两个孙子也没事翻翻报纸看着玩,“我觉得这很好,小孩子可以多看看报纸,培养爱阅读的习惯。”李阿姨补充说。

在成都光环购物公园的打卡点,市民周先生表示,华西都市报30岁了,自己也实打实看了30年,自己平时还是喜欢看纸质媒体,拿在手上慢慢翻阅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希望华西都市报能一直办下去。

图片

成都光环购物公园打卡点

图片

成都光环购物公园打卡点

家住成都来福士广场的赵女士一边陪着家人打卡一边告诉记者:“之前家里父母就在订阅《华西都市报》,没想到已经30年了。”此外成都来福士广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祝福华西都市报三十周年生日快乐。今天的装置打卡很有意思,很受大家欢迎。

图片

成都来福士广场打卡点

图片

成都来福士广场打卡点市民参与线上互动

成都王府井百货(总府店)的互动打卡点位热闹非凡。点位前人头攒动,市民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工作人员耐心引导,与市民们进行着有趣的互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80后的李女士表示:自己小时候就是《华西都市报》的忠实读者,小时候每天都和爸爸一起看报。没想到,华西都市报已经30年了。不禁拿出在打卡点拍照留作纪念。

图片

成都王府井百货(总府店)打卡点

图片

成都王府井百货(总府店)市民打卡

城东的龙湖成都滨江天街点位,市民也在忙着打卡。有市民表示,在华西都市报打卡点打卡拍照,新的一年一定红红火火。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分享道,她以前曾经订阅过华西都市报,并且还给栏目投过稿件,虽然当时没有被刊登出来,但这次经历却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写作欲望。现在,她想了解一下封面新闻是否也有类似的读者投稿活动,好让她的孩子也能尝试一下,锻炼一下写作能力。

图片

龙湖滨江天街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