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3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28省联盟集采开标,迈瑞火速回应

化学发光赛场迎来小高潮。


01

化学发光重磅集采开标‍‍
国产vs进口,新战局已打响

12月30日,安徽牵头的二十八省(区、兵团)2024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合肥开标。

这是体外诊断市场今年的最大看点。集采中涉及的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是化学发光试剂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两类。集采声势颇大,除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外,各地均参与其中。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这更是一个重要战场,集采结果对于各厂家在该领域的后续市场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此轮联盟集采规则清晰,整体申报降幅高于50%增补为拟中选企业。头部企业报价也比较规整,基本贴线(目前集采结果尚未公布,后续消息详见官方网站)。

集采开标后,迈瑞率先发布公告,其中对于公司在集采中的表现以及未来成长空间进行回应。

迈瑞提到,上述集采中,迈瑞肿瘤标志物16项和甲功9项的意向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比例分别为14.2%13.2%。据迈瑞统计,2023年国内化学发光业务的平均市占率仅为8%-9%,报量份额实现了显著提升。

目前,在国内300亿元-400亿元化学发光市场空间中,进口品牌占比仍超过60%。迈瑞认为,随着集采逐步落地执行,旗下的化学发光业务长期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未来伴随分子诊断产品的上市,公司将加速向国内顶尖的大样本量客户渗透。

迈瑞预计,今年国内将实现150套以上 “全实验室大型自动化流水线” 的装机,其中大部分的装机在三级医院,明年的装机量有望继续创新高。

对比生化试剂而言,化学发光市场相对集中,基本呈现“4+5”格局,罗雅西贝四家跨国企业以及迈瑞、新产业、亚辉龙迈克生物安图生物五家国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其中进口品牌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国内企业近几年也有较快发展。

此次集采中,国产头部企业基本进入A组,与进口企业同台较量。其中,迈瑞、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均被分在A组,亚辉龙肿标A组、甲功B组。
从需求量来看,罗氏依然大幅度领先。迈瑞处在第二位,需求量超过其他进口品牌。新产业肿标需求量仅次于迈瑞,甲功需求量位列第五。安图生物肿标需求量也进入前五。


02

百亿赛道遭遇集采
化学发光市场加速演变

去年,安徽牵头的人乳头瘤病毒、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和糖代谢两项检测25省(区、兵团)联盟集采,较最高有效申报价平均降幅约53.9%,年节资金近60亿元。

据华安证券此前预测,安徽牵头省际联盟集采(传染病、性激素和糖代谢等化学发光相关试剂)执行2年内可实现自然增长下2030年的国产占有率,随着政策阶段性执行落地,预计2030年实现全国集采后,国产化学发光市占率约为48%

现如今,化学发光再度迎来大规模集采,两大集采“二重奏”,市场价格也将走低。

据诚通证券测算,肿瘤标志物十六项总需求量2.73亿人份,总市场规模57.9亿元(入院价格);甲状腺功能九项总需求量3.39亿人份,总市场规模53.2亿元(入院价格),两项总计市场规模达117.5亿元,估算标内试剂量约占覆盖地区总市场空间的70%-80%。

依上述市场规模测算,如果整体降幅达50%,则两项市场收缩至50亿+级别。

集采后,国产化学发光试剂市场占比有望提升。

上述机构认为,带量采购的定价标准将进口和国产品牌拉至同一水平,集采落地后进口品牌入院价格降价幅度可能高于国产品牌,经销渠道利润空间被压缩幅度更大,经销商对国内品牌的选择有望增加,集采落地后国产试剂有望加速入院进程,加速国产替代;国内龙头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目前,国产化学发光头部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上半年,迈瑞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30%;新产业国内主营业务中试剂业务收入增长18.54%;亚辉龙术前八项、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及心肌标志物诊断试剂营收增长52.48%,自产化学发光业务营收增长48.46%。

跨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国产化。12月,罗氏诊断宣布,cobas家族最重磅的新成员——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obas pro e 801正式获批。9月,罗氏诊断还宣布,旗下国产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平台BenchMark ULTRA PLUS获批,将在罗氏诊断亚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正式投产,这也是该公司推出的首款国产病理诊断平台,是罗氏诊断持续加码本土创新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5年,化学发光赛场也许会更加精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