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上海法治报
作者丨季张颖
《上海法治报》2024年12月25日
第A2版:重点
法电六烈士纪念堂
重庆南路275号,现址为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门口,一块镌刻有“法电六烈士纪念堂”字样碑文的红色导览牌静穆树立在这里,将原本藏身在办公区裙楼里那段关于工人运动的红色故事向世人讲述……
“以前仅限内部参观,现在预约时间和联系方式都标识在上面,真正实现对公众开放了。”冬至前夕,再度来到这一红色点位开展“回头看”活动,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官黄一力看着新添置的导览牌不禁感到欣慰。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像法电六烈士纪念堂这样的在册烈士纪念设施现有76处,其中,初心始发地黄浦共涉及9处,占比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黄浦区检察院对全区红色资源场所保护现状持续开展全面体检,通过检察公益诉讼让一批红色点位实现对公众开放,并推动全市76处烈士纪念设施标识牌二维码得到维护补缺。
跟随公益检察官的脚步,近日记者实地踏上这段红色之旅,在一个个红色地标中沉浸式感受公益检察守护城市红色记忆的点点滴滴。
从对内到对外
法电六烈士纪念堂焕新升级
“上海是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共产党从在上海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工人运动,其中,法电是较早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人活动的革命堡垒,在长期激烈而复杂的斗争中法电工人始终站在上海工人斗争的前列……”
这是一段摘自《上海法电工人运动史》序言中的文字,手写的底稿还留着泛黄的痕迹,在位于巴士四公司裙楼一号楼底楼的法电工人运动纪念馆内,这段文稿被裱框作为纪念馆的前言,讲述着法电工人运动于历史的分量。
“这里原址是1906年法国资本家开办的‘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在法商资本家的大肆压迫下,1926年‘法电’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开始了顽强、英勇的斗争,为中国工人运动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一力告诉记者,为了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法电烈士,解放后,在巴士四公司原址上建立了法电烈士纪念堂。在纪念堂内,记者注意到,这里展陈了大量法电时期革命斗争的珍贵照片资料、手稿文件和工作物件,其中有当时工人手写的入党申请书,也有工人使用的印章、工具等。在陈列着六烈士石碑的展陈区域内,装饰的点点繁星和“虽死犹荣”的牌匾,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追思氛围。
“这些都是修缮后的成果。”黄一力告诉记者,在最初的走访调查中,检察院发现纪念堂作为英烈设施当时仅限于对内使用,外观无显著的纪念设施标识,导致公众无从知晓纪念堂所在区域及进行瞻仰悼念,让烈士纪念设施的纪念价值、宣传教育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展现,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黄一力介绍,为此,在去年9月,黄浦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人大代表等担任听证员,对法电六烈士纪念堂等烈士纪念设施维护利用、弘扬传承的必要性开展听证会,“通过听证大家达成共识,认为烈士纪念堂作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革命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重要场所和纽带,应向社会公众开放。”
之后,黄浦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送达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并同步向法电六烈士纪念堂的管理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今天通过‘回头看’,我们发现整体修缮已落实到位,开放方式和时间也已形成具体计划,真正实现向公众开放。”黄一力表示。
听见红色电波
记录秘密电台里的“声音”
就在距离法电六烈士纪念堂仅约1公里的瑞金二路上,有一栋三层老洋房,这里是黄浦区第二牙病防治所。而今,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栋建筑的三楼,曾经是秦鸿钧烈士在上海设立的秘密电台旧址。
让老房子里的红色电波回响在当下的背后,正是公益检察的跨时代守护。
根据史料记载,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秦鸿钧受命从苏联返回上海建立秘密电台,确保与共产国际远东局的联系。
“在这里,为了严防夜间透光和发出电报声,秦鸿钧用双层窗帘遮窗,厚纸密封缝隙。这让阁楼到了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则严寒侵骨。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秦鸿钧在9年时间里为解放区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1949年5月7日,奋战在隐蔽战线的秦鸿钧英勇就义,此时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
黄浦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检察官邵怡是这起案件的承办检察官,在跟随“红色地图”重走来时路的过程中,邵怡被这段红色往事深深打动,同时也发现了铭牌磨损缺漏、红色场所未经利用以及和法电六烈士纪念堂一样依规未落实向公众开放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当时,秘密电台旧址被牙防所当成了机房在用,内部空间未做历史复原,只在机房门口挂着一块不可移动文物的碑牌,但上面的碑文字迹已经磨损。”邵怡坦言,呈现在眼前的保护现状与其印象中的红色地标相距甚远。
在走访调查并查实相关情况后,黄浦区检察院随后启动磋商程序,推动相关部门加以整改。“在沟通中,管理方对于内部办公人流和参观客流交叉所带来的管理难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此,我们联合区房管局、文保所、牙防所等多家单位协商最符合文物保护利用的方案,最终从讲好英烈故事的角度达成了整体修缮的方向。”
在近日开展“回头看”过程中,邵怡发现,秦鸿钧秘密电台旧址史料展陈室在今年已顺利竣工并正式启用。展陈室在保留原有展陈资料内容的基础上,还加装了信息化展示设备,增加了秦鸿钧烈士后人秦岭先生捐赠的手电筒、电烙铁等实物展品,并定制了秦鸿钧秘密电台旧址楼梯模型进行展示。“这些扩充的展陈,让这段红色往事得以活化,记录下一串‘永不消逝的电波’。”邵怡感慨道。
二维码标识缺角?
推动全市点位“大体检”
“不光是这9处在册的烈士纪念设施,在黄浦,已查明的革命遗址遗迹及其纪念馆、设施等共有143处,从全市层面来看,黄浦区的革命历史旧址遗迹层次之高、数量之众在上海市位列首位。”黄浦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谷莺告诉记者,在探索公益司法保护“黄浦方案”的过程中,黄浦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每年都会跟随《黄浦·红色起点》的记载,对全区红色资源场所保护现状做全面体检,梳理出问题清单及保护监管难题,持续开展红色资源保护。
谷莺介绍,就在今年,黄浦区检察院在重走红色路时发现,茅丽瑛烈士塑像等4处烈士纪念设施标识牌上的二维码无法扫出内容,“标识牌、二维码记载的是英烈纪念设施的基本信息,也是识别烈士纪念设施形象,凸显场景庄重、肃穆氛围的重要载体。纪念碑上的二维码看着都还是簇新和完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办案中借助第三方力量,“后来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可能是纪念碑牌在制作过程中裁剪过度造成局部缺失。”谷莺告诉记者,此后,黄浦区检察院将此问题通过区里反馈给市相关部门,在全市展开了一场针对英烈纪念设施二维码标识牌的查漏补缺,对其中存在问题的点位予以了完善。
“针对红色资源树碑立牌的问题,我们通过排摸全区近60处红色资源重合区文保身份的点位,并商议在区文保点保护铭牌二维码中增加红色资源展示内容,以应对目前无法实现所有红色资源树碑立牌的情况。”谷莺透露。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浦区检察院在红色资源领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2件,磋商5件,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7件,民事公益诉讼立案1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件。“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通过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与相关行政机关同向发力,推动从‘细处’着眼,全面、精细履行管理职责,使辖区内红色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也让红色血脉得以赓续。”谷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