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可能带来怎样的文旅消费热潮?
看比赛,买周边,是很多球迷的习惯。在本次乒超联赛总决赛的官方纪念品商店里,记者看到包括玩偶、挂件、冰箱贴、水杯等几十种款式不同的官方衍生品。
据上海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介绍,考虑到本次赛事的观众人群有九成以上是女性球迷,衍生品的开发和策划格外注重“情绪价值”,设计了很多可爱的小公仔、小挂件,并在乒乓球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迎新年的元素。“有的款式是分男女的,还有龙凤的绘图元素。”他以设计成乒乓球拍的冰箱贴举例:“乒超联赛过去没有开发过周边产品,这次周边在设计上也比较有创新意义。”
黄明透露,本次观赛的球迷有80%以上都来自上海以外的地区,因此他们特别加大了备货量,希望这些球迷可以带着心仪的周边尽兴而归。而从初步统计数据看,仅久事APP线上的官方周边销量,已经超越了F1官方周边同期的销量。
场内的赞助商商店里,抢购热潮同样不容小觑。以红双喜为例,柜台上共有20套产品在比赛期间售卖,孙颖莎、王楚钦、马龙、陈梦等运动员的肖像球售卖火爆,球员们的同款球拍也大受欢迎。柜员透露,许多热门产品每天上午11点以前就会被抢光,很多球迷都是一大早就赶来排队。
晨报记者还在场外遇到了拖着行李箱来“扫货”的球迷——来自北京的赵小姐透露,她购买了孙颖莎、王楚钦的同款队服礼盒,运动员们的合作款服装、鞋子以及乒乓球板等一系列相关产品。
乒超联赛的热度,也明显带动了上海体育馆周边商业体的客流量。2024年12月31日下午,晨报记者在飞洲国际广场看到,星巴克、霸王茶姬、Manner咖啡等外围的饮品店人满为患,商场内部,拎着大包小包采购的顾客同样很多。尤其是在连接地铁的入口处,许多顾客在商场设置的迷你乒乓球桌边,趣味“对打”,不亦乐乎。
飞洲国际广场商业运营总经理唐祁透露,在乒超联赛的带动下,商场的客流量有一倍增长,这种增长也直接反映在了零售与餐饮消费上,“从业绩产出看,餐饮部分增长了32%,零售部分增加了20%”。
她认为,2024年以来,文化演出与体育赛事给商场带来了明显的客流,这些客流量都直接转化成了销售额,“文体活动带来的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商业转换,比如他们会关心运动、户外方面的消费”。更直观的数据是,飞洲国际广场平日里零售与餐饮业绩比例是7:3,但在有赛事和演出的情况下,这一比例会达到6:4。
场内的细致服务,场外餐饮、零售和住宿配套,也得到了从各省市而来的球迷的认可。赵小姐表示,此次看球的体验感很好,她一口气抢到了三天的票,“场馆离地铁很近出入方便,周边的酒店也很容易订”。同样是从北京来沪的邱小姐则说,除了在新年看球外,她还计划带着妈妈和妹妹一起游上海,“外滩、静安寺这些标志性的地标,我们都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