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在中国西部,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双子星”闪耀。
“面向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定是中国发展的‘第四极’。”在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看来,成渝“双圈”不仅是中国经济“第四极”,也将是世界级城市群。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作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
谁是圈中的“扛把子”?圈中有什么“硬实力”?最足的“底气”是什么?8万亿经济总量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澎湃动能?
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坚定信心。多位专家表示,坚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成渝双圈“第四极”的地位已经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口稠密的优势,最近被不少专家挂在嘴边。
“世界上所有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都市圈,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就是经济和人口的高度密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的两大重要增长极之一,在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以来,已经开始大踏步开启了这个进程。
杨伟民去重庆调研,他最想了解的就是“有没有发生人口流出的逆转?”他得到的答案很积极。
一个地区的发展,人口规模是重要支撑。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两地人口净流入2.1亿人次,较2020年增长28.4%,2023年仅前三季度人口净流入就达2.8亿人次。同时川渝间人口流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川渝人口与周边省市、东部沿海地区往来更为频繁。
成都街景
特别是成都的数据喜人。截至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40.3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13.5万人。成都已连续多年保持了人口正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成都人口的增量也排在前列。
“现在在人口总量减少的大趋势下,人口增加说明经济在增长,就业在增多,收入在增加。所以,人口增多是好事,是成就的反映。”杨伟民表示,从人口规模的条件来看,成都都市圈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有能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范围之内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大力提振消费”位列2025年重点工作首位,强调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我们老说消费不足,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供给创新不足,不光是居民收入的问题。” 杨伟民认为,居民消费不足,除了收入因素,同时也是因为消费产业不发达。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地区,就是一个大市场,会带动很多消费型产业的发展。
供给创造需求。以服务业为例,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教育、医疗、养老、生育等领域蕴含着极为广阔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有了供给创新,就会诱发新需求,并诱发新消费。例如,拍出一部好的电影,观影的需求才能出来。
在18.5万平方公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同为国家级都市圈,是新时代西部“双城记”的“扛把子”。
自2020年1月起,四川省委将成都都市圈建设作为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赋予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任务。
聚焦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四个城市,成都都市圈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领先地位。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增至2.78万亿元,占成渝双圈、全省比重分别提升至34%、46.3%,较2020年分别提升1个和0.3个百分点。2024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突破3万亿元。
在这个圈内,四个“兄弟伙”拧成一股绳,强力推进重点产业协作。新型显示、清洁能源装备等9条跨区域产业链迈上万亿元台阶,成德高端能源装备等五个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电磁空间、眉山泡菜、资阳口腔器械等八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圈内项目投资近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双城经济圈占比增至31.7%。
“成都都市圈人口密集度、产业基础以及创新能力、市场空间、开放程度都在中国西部地区占有先手棋的地位。”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非常认可“圈内实力”。他认为,在我国的总体科技布局当中,虽然现在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梯次形聚集的状态,但是在这个梯次形结构上,成都、重庆都是这条横轴上最为关键的节点,而成都这两年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
重庆都市圈的实力也不凡,经济总量达24632.6亿元,其中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为23120.1亿元,占重庆市比重76.7%。毫无疑问,都市圈是双圈“重量级”的存在。
“并非所有的都市都会形成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看来,都市圈的产生需要一定条件。一方面,超大特大中心城市的出现,逐渐向周边城市扩散转移部分产业和非产业功能;另一方面,周边的城市自身要有充分的成长。
重庆街景
“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协同。
全球2/3的iPad,50%的笔记本电脑,10%的智能手机、全国约20%的动力电池、10%的汽车实现“川渝造”……一个个实打实的产业项目,支撑起成渝“双圈”的经济脊梁。
数据显示: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1986.7亿元,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2024年前三季度,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分别比全国、西部地区高0.8个、0.7个百分点,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重庆两江新区
8万亿庞大的经济体量,并非出自单打独斗,而是携手并进的成果。每天,在四川宜宾三江新区“时代长安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电芯,都会源源不断地运抵重庆长安汽车工厂,装配“长安系”新能源汽车,再销往全国。一辆“重庆造”的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四川的配套产品。
当下,川渝产业融合度不断提升。赛迪四川低空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易正广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不足,政府推动不同的产业协同发展,不能无差别施策。
易正广认为,产业协同发展应分类施策,形成多种发展模式。如成渝两地均发展较好的集成电路产业属于“强强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供应链的相互嵌入、共同的市场开拓及一体化品牌的打造等。还有如航空属于成都强、重庆弱的“强弱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是“弱强产业”,人工智能为“弱弱产业”,化工属于向中间的周边转移的“外溢产业”。
成都科创生态岛
世界级城市群的雄心,早在2016年被批复的成渝城市群中就被提及——到2030年,成渝城市群要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超级跨越。
视线飞上蓝天,成渝世界级的机场群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成都双流、重庆江北等枢纽机场为核心,以天府、绵阳、宜宾、泸州、万州、达州、南充、黔江等机场为骨干和重要补充组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预计到2025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成为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
世界级的机场群
脚步走进车间工厂,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成渝集聚。成渝两地培育形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代表了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是冲击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潜力股”。
在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看来,面向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必将形成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形成一个多中心、网络化、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实现多中心发展,就要解决“中部塌陷”问题。易正广认为,成都、重庆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对周边区域的虹吸效应较强,产业外溢较弱。虽然“中部塌陷”不能实现快速逆转,但也有努力的方向。产业是留住人口的核心,人口是城市扩张前提。因此,成渝中部区县最直接的方式是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与成渝“两核”建立产业联系。
同时,易正广还表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先发区域经济体量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并未跻身10万亿行列。近五年,两个核心城市中,重庆、成都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约在28%和24%水平,与深圳、宁波及天津等相比差距明显,制造业这块经济“压舱石”还需加强把握。
走过5年,进入下一个1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奋力向前,目标明确。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全面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趋于成熟,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