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号
韩屯镇
还驾店村
茌平
茌
平
地
名
概述
前店东村总面积3121亩,其中耕地2381亩、村庄占地379亩。现有村民332户、987人。村落呈东西长方形,主街道东西向3条、南北向4条。
前店西村总面积1287亩,其中耕地883亩、林地116亩、村庄占地173亩。现有村民125户、431人。村落呈东西长方形,主街道东西向2条、南北向1条。
后店东村总面积1184亩,其中耕地844亩、村庄占地145亩。现有村民110户、340人。村落呈方形,主街道东西向3条、南北向2条。
后店西村总面积1933亩,其中耕地1531亩、村庄占地181亩。现有村民178户、556人。村落呈东西长方形,主街道东西向1条、南北向1条。
村名来历
据清康熙三年(1664)《博平县志》卷二《地理四·古迹考》载:“还驾店在城北二十三里,后唐明宗驾还于此,因以得名,今店行幄基址尚在。按五代史后唐都洛,明宗在位八年,未曾一至河北,则此二处(另指还驾口)盖其屯兵明灵时起军回军处,后人追名曰驾耳。”
再据立于清同治六年(1867)《来仪堂重修碑记》载:“肇自唐朝,堂号来仪,取诸虞世胜地名。”来仪堂原位于还驾店村东。
相传后唐明宗李嗣源东征凯旋路经“来仪堂”,并在来仪堂住了一夜,后人便改村名为“还驾店”。“驾”字意味皇帝大驾,“还”字意味皇帝大驾还朝。
但今日还驾店村诸多姓氏,皆为明初之后迁来,其还驾店村名疑似依传说而沿用。
20世纪60年代初,因人丁繁衍日众,为便于管理,还驾店始按四至方位分为前店东、前店西、后店东、后店西四个行政村,今已各自独立为自然村。
姓氏情况
关于田姓迁来情况,据民国三十四年(1945)修《田氏族谱》所载撰写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田氏先茔碑记》载:“博邑治北有田姓,一巨族。稽其世系,考其历履,盖土著于兹,已莫可纪极矣。迨高祖讳永秀,营建宅于西郊,遂大蕃于奕禩。”后有族人十世田东祥迁居今高唐县清平镇邢庄;十世田东海迁居冯官屯镇;十世田东岳之子迁居北京。
关于张姓迁来情况,据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张氏先茔碑记》载:“邑之西北隅有还驾店,相传张公讳玉,于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迁居于斯。”后有族人迁居今博平镇尹栾村栾庄;1960年前后,张长申、张长金、张长木、张春兰等迁居东北;1973年,张景江因投亲外祖父杨洪江,迁居今韩屯镇韩东村。
关于王姓迁来情况有二:其一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王甲申自河北省昌黎县六区大王庄迁居还驾店,还驾店后分为四个行政村,王氏后世在此四村皆有分布。其二实为孙姓,清中后期,十世孙圣芳自今韩屯镇东孙村迁来,并改名王法。
关于徐姓迁来情况,据1953年修《徐氏族谱》所载《徐氏先茔碑记》载:“稽我原籍,乃直隶省永平府昌黎县人也。我祖徐士忠于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乃迁于晋台治北还驾店(后世今居前店东村、后店东村)。”
关于韩姓迁来情况,按家堂谱轴始祖名韩尚礼,具体迁来情况不详。
二、前店西村多为董姓,同时还有王姓。
关于董姓迁来情况,据撰写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董氏族谱序》载:“先世为东府即墨县人,自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迁居还驾店。”后有十二世董克祖迁居今高唐县琉璃寺镇郭吕店村。
关于王姓迁来情况同前店东村。另外,后世十二世王耀海迁居高唐县姜店镇王贡村。
三、后店东村多为王姓,同时还有徐姓。
关于王姓迁来情况同前店东村。另外,曾有后世族人迁居今高唐县赵寨子镇赵寨子村、姜店镇王贡村。
关于徐姓迁来情况同前店东村。
四、后店西村多为王姓,同时还有贾、丁、李、刘、武、高等姓氏。
关于王姓迁来情况有二:其一同前店东村。其二为王希江、王希庆自今韩屯镇西仓村迁来。
关于贾姓迁来情况不详,仅知七世贾元德迁居今韩屯镇郑庄;新中国成立前,贾荣成因投亲外祖父石门,迁居今高唐县清平镇石庄,并改为石姓;新中国成立初,贾海方因寄养王门,迁居今肖家庄镇八刘村,并改为王姓;1959年,贾颖芳迁居今甘肃省酒泉市;1959年,贾兰芳迁居黑龙江省铁力市;1960年前后,贾荣显迁居黑龙江省鹤岗市大陆区,贾荣祥、贾荣文、贾茂芳、贾华芳、贾新芳迁居黑龙江省绥棱县;1970年后,贾瑞芳部队转业后迁居临沂市兰山区。
关于丁姓迁来情况,据撰写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丁氏族谱序》载:“忆吾始祖讳菊,字华干,好善人也。自山西洪洞县,相传大槐树人氏,由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避燹邱旋迁于山东博陵邑北还驾店(后世居后店西村)。”另外,九世丁子德迁居今韩屯镇小刘村;十世丁艰迁居今韩屯镇马杜村马庄;1960年前后,丁洪慈、丁洪会迁居黑龙江省伊春市。
关于李姓迁来情况,据撰写于1962年《李氏族谱序》载:“本族原籍青州府益都县城北十里车马庄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一支迁于泰山南,一支迁于泰安府肥城县西张家店,本支迁于东昌府原博平县(今茌平县)城北郑家庄(疑似指今韩屯镇郑庄),后又移居还驾店。”另外,七世李守田因出继迁居今胡屯镇薛凤台村;还曾有十二世族人出继今博平镇古楼附近;1960年前后,李保三、李保光兄弟二人迁居东北。
关于其他姓氏迁来有三:其一为刘姓,按家堂谱轴始祖名刘代文,具体迁来情况不详。其二为武姓,按家堂谱轴始祖名武尚义,具体迁来情况不详。其三为高姓,系高德旺因投亲外祖父贾延明,自今韩屯镇高双池村迁来。
历史遗迹
前店西村王孝先,又名王安丙,曾任原博平县二区、三区、九区区委书记,原博平县县委宣传部长,中央广播事业局机关党委委员及技术部党办主任、党委书记。1999年在其83岁高龄时曾撰写了一部《还驾店凤云》,该书详细记述了还驾店的历史沿革、村庄变迁、重大事项等,其中重点介绍了村东与后唐明宗李嗣源有关的东大庙。
他是这样介绍东大庙的:
前店东头有座大庙,人称东大庙。当年,后唐明宗李嗣源东征凯旋就是在这个大庙内住过一夜。为此,这个大庙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却被人把仅留的最后一座大殿拆毁,后来连地基也卖了。
这个大庙是前后两店的文化中心,也是村内头面人物议事的地方,还是本村共产党支部的发源地。这个大庙,千百年来,不知培养了多少人才,本文作者,启蒙时就是在这个大庙内就读的。
这个大庙,分为前大殿、后大殿。后大殿院内,有东西厢房,东屋是教员居室加厨房,西屋为教室,正殿内悬一匾额,是长条的,上书“西天圣人”四个大字。院内一棵古槐,千多年了吧。前大殿,有正殿,内有神像,西厢房内也有神像,大概都是泥塑的爷爷奶奶。
大庙有一个高大的山门,门眉上悬有一红漆字匾额,上书“来仪堂”三个醒目大字,这是1937年以前看到的,以后就不见了。这三个大字“来仪堂”就是还驾店的原村名。
1937年以前,村人重视教育,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几位思想进步的教员(他们可能是共产党员)的倡导下,大庙向东扩了十几亩土地,盖了三排新的教室,成立了高校,四外八乡的孩子都来上学。
东大庙,也是本地区抗日战争活动的中心。教员中的谢鑫鹤是中共党员,抗战开始后,调往运东地区任专员;申云甫是中共党员,抗战开始后,调运东地委任地委书记;陶东岱,在1949年任聊城地委(区)专员;还有郎敬如、王怀远均是大干部;胡泮生任某部队政委,解放后,任天津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谢、申、陶在前店西、前店东、后店西建立了三个共产党支部,发展了四十多名党员。而且延伸到博平五区、高唐县的琉璃寺等。由于党的活动有成绩,人们称还驾店为“红色地下根据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