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指向普适的公共性发展,为新时代教师作为“大国良师”的公共角色重新画像,其内含的公共逻辑正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机理。师范生作为“大国良师”生命历程的“前端”和未来基础教育一线的“末梢”,更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强教必先强师,当前亟须在师范教育环节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构筑师范生“共在共为”的精神家园,培育强国之师的同时赋能教育家精神的创新发展。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聚焦公共信仰,从政治品质之维诠释了教师的精神之“根”。
教师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教育家精神将教师的个体“小我”建构为集体“大我”,并在理想信念层面与“报国”的宏大追求互构。当前,政策文本中鲜有针对师范生公共责任及情怀等方面的制度性要求,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围绕“公共性”意涵强化制度供给,如在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等协议文本中,着重围绕“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进行概念阐释,又要细化制度标准,将公共信仰教育同师范类专业认证、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等师范教育的关键环节做好统筹衔接;又要在高校培养环节注重涵育师范生的家国情怀,在第一课堂围绕理想信念、使命担当等建设教育家精神涵养系列课程,把大本子讲薄、大道理讲明,在第二课堂注重在公共生活场域中创设公共规则、规范、伦理的自觉养成情境,双管齐下强化师范生的公共信仰教育,延展认知深度、凝聚价值共识。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聚焦公共形象,从道德追求之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品性之“魂”。
师者,范也。相对于其他职业,社会和公众对教师更有着从“言”到“行”的至高标准,教育家精神形塑了作为教师角色实践规范的“我”和共在的“我们”的形象标尺。当前,教育家群像亟须从书本、故事里走进师范生生活。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系统梳理自古至今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引导师范生从阅读教育家传记、整理教育家档案入手,解剖和建构人民教育家的公共形象,并通过微党课、微视频、微话剧等多样形式参与宣传展示教育家人物形象,将教育家精神具象化、叙事化、生活化;又要强化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环境支持系统,搭建师范生领学、自学、研学、共学教育家精神的公共平台,引导师范生组团备课、孵化教育家精神宣讲队等,形成师范生成长共同体,促进师范生进行理性言说和公共表达,在“我们”中获得共鸣,以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主线行动书写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注脚。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聚焦公共素养,从职业能力之维诠释了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宗旨的校园公共生活及文化创造,教育家精神着重强调了教师在启迪智慧、陶冶人格和塑造灵魂方面的重要价值,指向鲜明的人民性。当前,学科化、技术化导向加剧了学校的“去公共化”,师范生一直处于被选择、被教育的受众者姿态,不仅难以建构起教师职业所需的公共素养,更难以成长为适应公共生活、参与建构并有效传承公共生活的“公共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面向师范生开展基于专业、长于专业、融于专业的素养教育,引导师范生以公共性逻辑处理好自我与共在的关系;又要注重因材施教,锻造智能时代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引导其在教学工作中从学科意识、学科领地的局限上升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站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将无形的精神化为有形的体验,激发创造性活力,在增量学习中筑牢立身之本。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聚焦公共行为,从手段方法之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成长之“道”。
躬行实践方能行稳致远,教师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终身学习,不断建构并提升教育本身的公共性内涵,教育家精神点明了从教师到教育家进阶成长的核心利器。当前,校园生态的去公共化、技术理性导致师范生在校期间较少关注专业学科之外的生活世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将“躬耕观”贯通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变校园垂直式管理为扁平式的多元治理,为师范生创设更多走进公共领域、参与公共生活、进行公共交往、展开公共言说的机会,将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作为师范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途径,引导师范生在公共行动中培植利他意识、形成公共社群,观照教育作为社会公共福祉的角色实践;又要营造守正创新的教育文化生态,主动回应师范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将卓越创造能力作为师范生增能行动的重要抓手之一,关注师范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技能的培养,进而孵化锻造良好的本领迭代意识和突围能力,引导师范生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挑大梁、当主角。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聚焦公共品格,从价值观念之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情感之“基”。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情怀不仅指向“学会教书”的专业能力,更强调创设公共利益、发扬公共精神的品格修养,教育家精神围绕教师职业身份的公共价值,凸显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当前,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的招生和退出机制尚存在薄弱环节,思想素质和师德情怀难以在入口环节把关,部分不适合或不乐意从教的师范生也难以退出从教序列,导致从源头上实现“乐教爱生”存在困难;一些师范生缺乏到西部去、到乡村去的决心,即使毕业后返乡从教,也难以真正融入县域乡村,不愿在欠发达地区长期执教、终身执教。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在高校培养阶段注重对师范生人本主义观念的培育,教会师范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本位,保有对生命的尊重、对教育的敬重和对公共社会的关怀,在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中砥砺“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师者初心;又要在高校培养阶段注重引导师范生对乡土的感情、对乡村社会的关切和对乡村教育的关心,鼓励其以未来教师的身份返乡支教和公益服务,在嵌入式参与乡村教育振兴的行动中,催生其感受真实乡村、体验乡村教育、探寻乡村问题的内生动力,进而成长为具有乡土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聚焦公共使命,从发展境界之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目标之“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追求,培育年轻一代从教者的公共精神,关涉整个教育体系公共使命的达成,教育家精神廓清了教师作为 “公共人”与国家和民族休戚相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当前,师范生的自我定位更多是“知识的阐述者”而非“公共生活的建构者”,师范生作为“接班人”的使命意识稍显欠缺,难以认识到教师职业所担当的社会公共责任,更难以成长为关注公共事务、捍卫公共价值、促进“公共善”的主体力量。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公共性成长,既要通过公共传媒建设等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公共生活,跳出“舒适圈”、摘下“厚眼镜”,在公共行动中充分体认“国之大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跳出教师“职业”小认知,树立教育“事业”大情怀;又要从“输血”到“造血”,从“生活共在”到“价值共识”,建构指向“公共善”的教育使命,构筑师范生共在、共有、共享、共为的精神家园,让师范生的公共性成长成为强化教育家精神阐释、演绎和发展的动力,进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叙事中,讲好“大国良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本文系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研究课题“大国良师:教育家精神视域下师范生公共性涵育研究”、2023年紫江公益慈善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公费师范生乡村支教模式建构与公益人格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01日第13版
作者:艾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