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豪迈效刘郎

在唐代诗坛,刘禹锡是一位颇得人称颂的诗家。他屡遭打击而不屈,久历坎坷而不颓,胸臆间满是阔达向上的豪情,骨子里大写着刚正坚毅的品格。这阔达和刚毅化之于诗,便成就了刘禹锡卓荦不群的璀璨诗章,铸成了他让人高山仰止的“诗豪”地位。

刘禹锡的“豪”,是一种洞穿世相的豪放。

春天是美好的,但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便引得古代的诗人词家为之动怀、为之伤心。“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纵酒,惜春伤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晨起抒怀,状景伤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后主借春残抒写亡国之恨;“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李易安以花落春去感喟身世飘零。

而这春,到了刘禹锡这里,却是别样情怀。他的《忆江南·春去也》写道:“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这首词也是惜春,但诗人惜而不伤,不写人怀春而写将去的春天如何怀念人间美景:春舞动如弱柳般的长袖向人们道别,依依不舍地以巾掩面更如丛兰带露。

对于秋景的感悟,更显出刘禹锡不同流俗的昂扬情怀。最足称道者当是那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至今,人们到了秋天心境都是悲凉的:秋风萧瑟,草木零落。但在刘禹锡眼里,秋日其实比繁花似锦的春天还要美好!高翔于天的仙鹤排空而来、凌云而去,让多少文人雅士的诗思词情冲天而起,一发不收?读着这样的诗,毫无疑问会洗去秋日给人留存的“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萧索意象,摒却“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的落寞情怀,自胸中升腾起昂扬奋发的蓬勃情志。

刘禹锡的“豪”,是一种刚毅不屈的豪雄。

刘禹锡早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遂迁监察御史,加入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集团,辅佐唐顺宗实践以革除积弊为旨要的“永贞革新”。不意藩篱太重,革新受挫,顺宗因病不能视朝,被逼逊位太子李纯,短短不足半年的革新就此夭折。王叔文被赐死,王伾及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纷纷被贬。可怜刘禹锡,正当盛年便由云端直线跌落,以监察御史之身初放连州旋转朗州。朗州地处僻远、人烟稀少,刘禹锡孤身一人,在这里一待便是10年,直到元和十年才被皇帝召调回京。一般人遭到这般打击后能够重回京都,往往变得小心谨慎,可刘禹锡并非如此——他看不惯那些得势的新贵,他要用他的笔讥刺他们!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玄都观桃花》锋芒毕露,矛头直指那些打压革新派且恃宠而骄的当权者。而这“刘郎”还犹恐诗旨不明,特意将诗题命名为《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这个“戏”字置得精妙,既有对趋炎附势者的嘲笑,又包含对政敌的嘲弄。

果然,此诗一出,皇帝一道圣旨,又把刘禹锡发配出京——从奉诏返京到再次被贬,前后不足两月。此一去便是播州、连州、夔州、和州,他在4个州做了14年刺史,历经宪、穆、敬、文4朝,才被文宗召回朝廷。回京不久,刘禹锡又去玄都观,写下《再游玄都观》一诗,并配以近200言之序文,寄时过境迁、物人俱非之慨,伸经磨历劫、刚毅不屈之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一次,是刘禹锡笑到了最后。

刘禹锡的“豪”,是一种高蹈在胸的豪迈。

刘禹锡是大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身高贵;刘禹锡21岁进士及第,30岁任监察御史,32岁任屯田员外郎,出道高标;刘禹锡常怀忠君爱国之志,恒抱匡时济民之愿,矢志高远。有这“三高”做底,决定了刘禹锡不同凡响的高蹈胸襟。

刘禹锡与白居易于中唐诗坛双峰共峙,世称“刘白”。他们惺惺相惜,以诗文往还,相交甚笃。白居易长刘禹锡三岁,晚年曾感慨老之不堪,写下《咏老赠梦得》一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禹锡呢?他读了白居易这满是凄惶的“咏老”诗,旋赋《酬乐天咏老见示》一首:“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诗前半迎着白居易说老之情状、言老之无奈,后半却情趣大振、意境陡升。刘禹锡感叹:不要说桑榆映日已是日暮晚晴,但那落日闪射出的灿灿霞晖还朗照着苍茫天宇!这样的情志、意境,怎能不令人仰视?

刘禹锡的豪迈还生动体现在他的《陋室铭》中。这篇作于他和州刺史任上的铭文,短短80余字,但气象博大、虎跃龙腾。《陋室铭》以“惟吾德馨”为主轴,写雅境、吐雅交、说雅好、谈雅兴,把一个宽不盈丈的小屋写得如仙之居所一般,其间迸射出的豪迈和豁落谁人能匹?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大唐年间活到70岁是罕见的,20多位皇帝除高祖李渊外,只有玄宗活过了70岁,几百名诗人中活过70岁的也是屈指可数——但刘禹锡活了71岁。刘禹锡的高寿,或许也与其豪放、豪雄、豪迈的品格情志大有关联吧。

人生百岁终须去,何如豪迈效刘郎?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01日第16版 

作者:刘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