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线 | 冬日一天卖出2000块,新市茶糕香味越传越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作为北京时间基准线的东八区中央经线——东经120°,从北往南贯穿浙江,几乎将陆域一分为二,可以说是浙江“中轴线”。如果把中轴线视作“骨架”,那么沿途烟火生活就是“血肉”。时间走到2025年,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沿着东经120°行走,体味“浙”一线的烟火小店。今天,我们来到湖州德清“真传茶糕”探访。 

图片

制图 盛锐

在湖州德清新市古镇,有一种流传了数百年的美食——新市茶糕。

新市人记忆中的清晨,总有茶糕的身影。外部松软,内里鲜香,是不少人的早餐标配。

“看到食客吃着我做的茶糕露出满意的笑容,心里很开心,也很有动力。”程阿新在镇上很有名气,他也是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市茶糕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岁末年初,小小的茶糕店愈发忙碌了。除了制作古镇居民的早点外,还有很多老客或者游客的订单。

2024年12月31日上午到下午,程师傅店里已经卖出了1000多块茶糕。“冬天是茶糕旺季,像现在一天大概能卖出2000块。”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每天起早贪黑

几十年的手艺不一般

凌晨3点,天色还是漆黑一片,头发花白的程阿新已在制作间忙碌。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他是土生土长的新市人,16岁起就开始做茶糕。

茶糕,虽说有“茶”,实际却是一种以米粉和猪肉为原料的肉糕。外形四四方方,体态丰腴有弹性。和普通甜口糕点不同,咸口馅料制作更讲究。

“馅料很重要,猪肉要七分瘦、三分肥,加入皮冻是关键,这样吃起来肉馅松软,汁水充足。”程阿新一边搅拌着碗里的肉馅一边说。如果现做现吃,可以加些韭芽,味道更香。

新市古镇内做茶糕的店铺至少有20家,每家馅料的口味略有不同。冬笋上市以后,程师傅就会在肉馅里加点笋丁,吃起来口感更丰富。

要做到外层米糕软糯弹牙,需要提前把糯米粳米按比例调好,浸泡后磨成米粉,再加水拌匀。“全凭手感,太湿和太干都会影响外形和口感。”

前期准备工作结束,为保证米粉细腻,会用筛网进行筛粉,随后将米粉细腻均匀地撒在用方形模具框好的木制蒸架上。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程阿新做茶糕,用量很讲究,两斤半米粉搭配一斤一两肉馅,丝毫不差。“这个肉量比老底子稍微多一些,现在竞争厉害,不仅要口味好,品质也要更好。”

说话间,程阿新挖上一大勺肉馅,盖上一层米粉,用木质隔板均匀划成同规格的小块,拿工具轻轻一敲,茶糕便初具模型了。

上蒸笼大火开蒸约20分钟,氤氲的水汽夹杂着茶糕的香气,在小小的店铺蔓延开来

。刚刚出炉的茶糕呈半透明状,让人一下食欲大开。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外地游客涌入带动茶糕生意

希望新市茶糕的香味越传越远

似乎是循着香气而来,即便程师傅的店铺前两年换了位置,来自杭州的张阿姨夫妇依然熟门熟路地来了。

“我们基本每年都来,今天正好到古镇逛逛,想这一口好久了,带点回去。”张阿姨说,茶糕买回去当早点很不错,糯叽叽的口感家人都喜欢,肉馅吃起来也不会腻。

夫妻俩此行共买了二十几块,打算回杭州和亲戚分一分。“吃不完的放到冰箱,解冻后隔水蒸一蒸口味还是差不多,配上一壶茶很完美。”

图片

记者 陈薇 摄

随着新市古镇的住宿等各类配套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了,不仅江浙沪,东三省、山东等地的游客也更多了。

在程阿新看来,这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茶糕的生意。

新市茶糕从普通的早点,已然演变成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预计春节那几天,每天茶糕的销量能达到3000块,从早到晚都要忙得停不下来。”程阿新说,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礼盒装的茶糕就“登场”了。

“年纪大了,做起来稍微慢一点。”程阿新过了新年就62岁了,平时店里基本就自己和妻子两人。不同的是,过去磨粉、剁肉都靠人工,现在有了机器的助力,省力一些。

如今,老两口凭借手艺经营着这家茶糕店,2024年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长,差不多可以达到40万元。

食客多了,慕名来学手艺的人也多了,程师傅都倾囊相授。目前,徒弟已有500多人,嘉兴、杭州、安徽一些城市的都有,甚至把茶糕卖到了国外。

程阿新的茶糕店名字就叫“真传茶糕”。他解释,自己的师父王福康是当年新市最富盛名的糕点师傅之一。他跟着师父从打杂做起,慢慢地学会了这门手艺,同时也希望把老底子的味道传承下去。

新的一年,程阿新希望可以继续做好茶糕,守好这家小店,“让更多人能品尝到我的手艺,让新市茶糕的香味越传越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