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红河1月1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2024年12月30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召开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哈尼梯田保护利用相关成效。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自2013年6月哈尼梯田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累计投入资金31.99亿元,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数字梯田建设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不仅守住了哈尼梯田遗产区的“绿水青山”,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生态产业的双重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哈尼梯田遗产区坚持保护森林,累计投入3.04亿元用于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47万亩,植树造林25.6万亩,使得遗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9.81%。同时,东西观音山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遗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遗产区还坚持保护村庄,累计投资12.01亿元用于改造传统村落、修缮民居和基础设施提升,使得村落风貌更加统一,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在梯田保护上,哈尼梯田遗产区始终坚持“梯田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功能、群众增收并重”的原则。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修复水改旱梯田,有效保护了哈尼梯田景观的整体性。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民保护梯田,2024年州人民政府出台了《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稻作农业补贴办法(试行)》,对种田农户给予生态补助,确保梯田得到持续有效的保护。
在水系治理方面,哈尼梯田遗产区实行沟渠管护村民自治,恢复传统的“赶沟人”制度和木刻分水法,并加大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6.67亿元,实施水利项目36个、农村饮水工程229件,提升了遗产区的水资源利用率。
在文化传承保护上,哈尼梯田遗产区厚植文化产业发展根基,加大文化产品创作力度,推出了多部反映哈尼梯田文化的影视作品和歌曲。同时,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力度,完成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哈尼梯田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组建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和民族文化传承文艺队,全面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生态产业培育方面,哈尼梯田遗产区用“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乡村客栈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就业和群众增收。同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景区带村、企业扶村相互促进的利益共享机制。此外,还利用“数字梯田”赋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实现线上动态监测和数字化管理,促进财政增收和群众致富。
哈尼梯田的成功保护与发展,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了金山银山。这一过程中,文化传承与生态产业并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哈尼梯田将继续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