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菲菲
黄河浩荡,绿电澎湃。
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将书写中国水电领域建设的新篇章!
随着最后一台2号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玛尔挡水电站4台55万千瓦和1台1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工程正式建成;成功创造了雪域高原上的水电建设奇迹;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又一次蓬勃发展。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千米的黄河干流上,所处地区平均海拔3300米,电站总装机232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73.0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
玛尔挡水电站不仅是青海电力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重要成就。在这不平凡的日子里,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原峡谷里,不禁好奇,这段雪域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是玛尔挡?”
翻过海拔4300米的黑土山垭口,进入拉加镇。放眼望去,红色砂砾岩山体层层叠叠,咆哮万里、奔流千年的黄河水如同一条翠绿的飘带在这里蜿蜒穿行。
玛尔挡,藏语意为“红土山”,这个名字来源于其地理特征。
玛尔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涉藏地区,是黄河干流龙羊峡上游湖口至尔多河段规划的第九个梯级电站,肩负着调节黄河主干道水量的关键作用。作为黄河上游段水电站的起点,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贡献巨大。
站立观景台,极目远眺,“振翅昂首”的玛尔挡水电站与碧水、红土山和谐相融。红山碧水间,玛尔挡与黄河相拥,以滔滔琴弦奏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交响曲”。
在高海拔地区建水电站有何优势?
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地周边山顶海拔4000米以上,风速快,利于风力发电站建设。同时,当地空气洁净、日照辐射强,开发利用价值高。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这里既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又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宝库。
正因如此,黄河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事关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更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玛尔挡水电站的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树立了新标杆。”玛尔挡水电站总经理李红心说。
玛尔挡水电站其特殊的地形地质特点,具备打造“水风光蓄”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的天然禀赋。可同时将光伏、风力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实现对水能、风能、光能和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的相互补充发电。
“玛尔挡水电站投产后,标志着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工程全部建成,可满足182.5万个年用电量为4000千瓦时的家庭用电需求。”李红心说。
从荒凉的雪域高原到如今的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工程,玛尔挡水电站携着滚滚绿电,跨越千山万水奔向远方,点亮万家灯火,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什么在青海?”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为青海擘画的发展蓝图。
玛尔挡水电站作为国家和青海省重点能源项目,是“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骨干电源点,更是青海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项目,为促进青海省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应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剔除冬歇期,大坝设计工期31.5个月,实际18个月完成填筑;同类机组安装工期通常60个月,这里36个月就完成五台机组安装;从2024年4月首台机组并网到全部投产,仅用9个月。
历经三年,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成就了玛尔挡水电站的华丽蜕变。
“玛尔挡水电站的投产发电,不仅会大幅提升青海电网的调节能力,还为青海打造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大基地其他项目建设,为青海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贡献力量。”玛尔挡水电站总经理陈玉林说。
玛尔挡水电站坐落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高寒高海拔的自然特点,生态环境脆弱。在玛尔挡水电站大坝的半山腰上,“建设生态创新优质高效智慧玛尔挡”的标语格外醒目。
坚持生态优先,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
“已培育拟鲇高原鳅、黄河裸裂尻鱼等5种珍稀鱼种,截至2024年12月底已放流各类鱼种31万尾。”
“累计补植移栽青海云杉、祁连圆柏58000多株,复绿达250多亩,转运渣料160多万立方米。”
“实现了施工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指数达到了100%以上。”
从黄河水生生境连通到水生鱼类增殖放流,从陆生植被移栽补植到动物保护和救助,再从扬尘治理到分层取水工艺创新,生态保护贯穿于电站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在青海省高质量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总体要求下,玛尔挡水电站创造性地把开发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积极打造三江源生态环保典范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内水电生态产学研融合基地样板。
如今,对于承担着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双重使命的玛尔挡水电站来说,这幅绿色能源发展的巨幅画卷,正在青海大地徐徐展开……
“为什么是雪域奇迹?”
要在高海拔地区建成这样一座水电站实属不易。
地处青藏高原,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极端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7摄氏度,施工效率仅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为了获取湍急水流的能量,玛尔挡水电站建造在陡峭的峡谷间。面临高海拔大坝填筑、冬季施工等世界级难题,5000多名建设者交出了满分答卷。
“施工团队创新采用冬季施工技术、大坝填筑补坡和整形材料技术、定子安装技术等。其中,首次采用微压差静力水准监测、36吨重型振动碾等先进技术,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建设部主任顾发明说。
创造了“提前40天将5台机组座环蜗壳及以下埋件全部安装完成”“挤压边墙建设速度为全球同类型工程领先水平”“岩锚梁浇筑质量达国内一流水平”“5号机组尾水肘管安装创高海拔工期新纪录”等优异成绩,实现了中国水电行业罕见的“一年五投”速度。
玛尔挡水电站大坝坝高为211米,水库正常蓄水位3275米。水库调节库容7.06亿立方米,可对不同季节的水量进行调节,满足灌溉、发电、防洪等需求。
玛尔挡水电站不仅是雪域高原上的水电建设奇迹,更是技术上的创新者、引领者。
走进玛尔挡水电站位于地下200多米深处的发电厂房,这里可谓水电站的心脏。巨大的水轮机在轰鸣声中转动,将滔滔河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玛尔挡水电站装上了“智慧大脑”。在中控室内,运维人员轻点鼠标,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便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在4号机组光纤测温2号屏前,汇集了各个点位的精准数据……
“玛尔挡水电站采用的监控系统是由国能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分散控制系统(iDCS),实现100%国产芯片和100%国产数据软件,解决了控制系统‘卡脖子’的问题。”玛尔挡公司发电运行部主任李天晨说。
如果把水电机组比作人的四肢和躯干,那它就是智慧中枢大脑,掌握着水电站的“命脉”。不仅提升了玛尔挡水电站的智慧管控水平,也为我国大型水电站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提供了更多标准。
这是玛尔挡水电站为高质量发展添上的关键一笔,也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缩影。
国内首台采用大型水轮机组长时调相与动态调控关键技术,国内在建海拔最高200米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国内在建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配套国内海拔最高的75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在这项大国工程的背后,尽是自豪和骄傲。
江源之水川流不息,大国重器绿能澎湃。一步一个脚印,玛尔挡水电站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巍然屹立于黄河上游,助推青海乃至中国的水电建设发展和清洁能源发展,在雪域高原铸就新的丰碑。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