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OpenAI研究员Jason Wei预测2025年将是AI Agents(智能代理)大规模落地的元年。
02过去五年,AI领域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突破,如预测下一个词、模型变全能选手等。
032023年,ChatGPT的问世让普通人感受到了AI的力量,开始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
04为此,研究重点转向如何让AI突破现有边界,提升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05到2025年,AI助手可能变得更主动,主动预测用户需求并协助解决问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标,获取最新人工智能资讯和产品)
2024年的最后一天,当大家都在准备跨年倒计时的时候,我翻看着这一年的AI发展,不禁感慨技术变革的速度之快。站在2025年的门槛前,让我们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回望这段令人惊叹的过程。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首先祝同学们元旦快乐!考虑到假期大家难得休息,我也只写个简短的文章,但今天这个话题,可能会让你看到即将开启的2025年AI究竟会有多疯狂。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OpenAI 研究员 Jason Wei 昨天分享了他对过去五年 AI 发展的思考,特别引人深思的是,他和许多业内专家都认为2025年将是 AI Agents(智能代理)大规模落地的元年。
这个预测让我深有体会,因为如果说2023年是 ChatGPT 引爆大语言模型的一年,2024年是AI应用百花齐放的一年,那么2025年很可能就是AI真正走进每个人生活、改变人机交互方式的关键一年。
回顾过去五年AI领域那些激动人心的突破时刻,看看这条通向智能代理时代的路,是如何一步步铺就的......
2020:万物皆可"预测下一个词"
想象你在玩文字接龙游戏。比如:
"我今天想吃..." -> "火锅" "小明放学后..." -> "回家"
这一年的重大突破就是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语言任务本质上都可以简化为预测下一个词。这听起来很简单,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文字接龙游戏,但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 AI 的训练方式。通过海量文本的预训练,AI 开始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语言理解能力。
2021:模型变"全能选手"
随着 GPT-3 的出现,这一年AI 就像从"专科生"升级成了"全科医生"。以前要教会 AI 做新事情,需要专门培训,就像要考驾照必须去驾校学习。但在这一年,只要给 AI 写清楚指令,它就能尝试完成各种新任务,就像一个聪明的助手,告诉它要做什么,它就能试着去做。
比如:
"帮我写一封道歉邮件" "解释一下光合作用的过程" "写一个温馨的儿童故事"
2022:学会"讲道理"
见证了另一个重要突破:AI 开始展现出逻辑推理能力。它不再是简单地背诵答案,而是能够像人类一样,一步步地思考问题。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它会展示完整的推理过程,这让它的答案更可信,也更容易被理解和验证。
比如问它数学题:顾客买了3个苹果,每个2元,2个梨,每个3元,请问一共多少钱?AI回答:让我一步步计算:
苹果费用:3个 × 2元 = 6元 梨的费用:2个 × 3元 = 6元 总费用:6元 + 6元 = 12元所以顾客一共需要支付12元
2023:AI 走进日常生活
ChatGPT 的横空出世之后让普通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 AI 的力量。就像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一样,AI 开始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比如:
学生用它来解答课业问题 程序员用它来协助编程 作家用它来激发灵感 企业用它来提升客服效率
2024:追求更强大的"大脑"
研究重点转向了如何让 AI 突破现有边界。科学家们意识到,要让 AI 变得更智能,不仅需要增加它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提升它的思考能力。这就像人类的学习过程,不只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活学活用。
2025:AI 助手可能变得更"主动"
今年2025 年,AI 可能会进入一个更智能的阶段。想象一个真正懂你的智能助手,它不只是被动地等待指令,而是能主动预测你的需求。当你在准备重要报告时,它会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当你的日程太满时,它会贴心地帮你调整安排;当你需要创意灵感时,它会适时地提供建议。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客服系统将能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数据分析将变得更加智能,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业务流程将得到智能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对个人用户来说,AI 将成为更贴心的学习伙伴、生活助手和创作搭档,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每一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些改变在当时看起来或许不那么惊艳,但技术的发展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还记得十年前吗?那时我们最多也就用手机刷刷微博、拍拍照片,谁能想到今天我们可以用手机和AI对话、生成图片、甚至做视频剪辑?
回顾Jason Wei的这段AI五年之旅,很多事情现在看来似乎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却很难预见。就像他说的,有些人可能在2020年就预见了GPT-3的重要性,而另一些人可能直到现在才意识到AI的巨大潜力。
站在2025年的第一天,我们又一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些能够敏锐捕捉技术趋势,并且勇于拥抱变化的人,往往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