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浪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北京,生活着这样一个台胞二代群体: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有的在抗战时期,有的在解放战争时期,从各处辗转来到祖国大陆,投身革命和建设。这群台胞二代虽然都是一些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都从父亲或母亲身上继承了爱国的血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特别推出5期系列访谈“与共和国同行——在京台胞二代谈‘我和我的父母’”,讲述“两岸一家人、两岸一家亲”的故事。

——编者的话

“我后来在翻看母亲的日记时了解到,触动母亲做出‘放弃在日本学业,回国参加抗战’这一决定的,是在台湾读中学时,留在她心中始终不能抹掉的一桩心事。”郭榕回忆说。
图片

△郭榕接受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采访。

郭榕,一位常住大陆的第二代台胞,1949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她一直说“深受母亲的影响”。
郭榕的母亲叫杨美华,1924年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品学兼优。193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高雄州立高等女子学校。彼时,台湾处在日据时期,在这所专为日本人办的公立女子中学里,台湾学生不仅是少数而且很受歧视。虽然杨美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被同学们选举做年级长,但却被学校当局否定了,理由是“杨美华是台湾人,没有这个资格”。
“母亲讲,当时她感到十分屈辱和气愤,我们台湾人为什么比日本人低一等?”郭榕说。
图片郭榕(右)与母亲。受访者供图
在郭榕看来,也许就是这件事为后来母亲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战埋下了伏笔。而杨美华在彼时的日记中也写道:“只有中国强大,台湾才有出路!”
从高雄州立高等女子学校毕业后,杨美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日本东京女子牙科医学院。“如果没有那场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日本侵华战争,她的正常人生轨迹是大学毕业后,从日本回到台湾当一名牙医,帮衬母亲支持家里6个兄妹完成学业,而自己也能过上优渥的生活。”郭榕回忆说。

图片

△郭榕向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讲述母亲的一生。

日本侵华战争改变了杨美华的人生轨迹——1945年2月的一天,距离从日本东京女子牙科医学院毕业只剩半年时间,她做出了一个当时令同学、老师都感到讶异的举动——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救国战争!
那一年,杨美华不满21岁。
怀揣“国难时刻,身为中国人,要为国家独立而斗争”的朴素信念,杨美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冒着生命危险,乘船辗转韩国釜山,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最终到达了山东张店,而当时的张店已成为沦陷区。
因为当时的台湾还是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属于日本籍,杨美华要想在张店暂时立足,需要先申请到日本人在中国开办的公司工作,才能寻找机会与抗日力量接触。所以回到祖国大陆的第一站,杨美华先到张店附近的南定铝厂,以聘员名义在这家日本人开办的公司医务室工作。
在张店这家日本人的公司工作期间,杨美华始终心念回到祖国的目的,她一边向工友们学习中文,一边偷偷打听如何才能与八路军联系上。1945年6月,回国后的第3个月,她通过工友与八路军派来的人见了面。杨美华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自己的激动心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要投入到抗日的战斗了!”

图片

△在郭榕心中,母亲就像“大海的浪花”,始终对祖国一片赤诚,不问个人得失,始终与祖国同行,母亲的家国情怀也留在她的血脉基因里。

参加八路军后,杨美华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会日语的优势,在前线向日军喊话或作日军的策反工作。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杨美华长期从事隐蔽战线工作。郭榕说,在隐蔽战线,母亲就是“大海的浪花”,她勤勉爱岗,对祖国一片赤诚;她从不问个人得失,始终与祖国同行。“无论在多么艰苦、多么恶劣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母亲的政治信仰始终没变;她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始终强烈。”
1949年,经过组织的严格考察,杨美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很多了解杨美华经历的人,给她的评价是“果敢勇毅的女战士”。但在女儿郭榕心中,母亲是一位“好战士”“好党员”,可作为母亲、女儿、长姐却不够合格,她的一生在“大我”与“小我”中,始终没能两全。
杨美华因为工作关系,陪伴子女的时间很少。郭榕回忆说:“我10岁时,因急性阑尾炎父母不在家,自己险些失去生命,当我手术醒来,才见到从外地工作场地匆匆赶来的母亲。”
作为女儿,杨美华自从回到祖国参加抗战,在此后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与台湾岛内的母亲、弟弟妹妹们便音讯全无。杨美华的母亲临终也没有见到她挂念的这个大女儿,老人离世前嘱咐家里的6兄妹一定要找到这个“决绝的大女儿”的音讯。
郭榕至今清晰地记得30余年前的一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她陪母亲到台盟中央开会,忽然有位工作人员请母亲去接电话,只见母亲一边不住地对电话里的人说“谢谢”,一边抹着眼泪嘴里重复着“找到了,找到了!”自此,杨美华才算和岛内亲人联系上。
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近几年很受两岸观众的喜爱,作为隐蔽战线工作者的后代,每每观看这些热播剧,郭榕的心情都难以平静,“忍不住会想起自己的父母”。
尽管有时想想童年和母亲相处的时光着实不多,但母亲深深印在郭榕的心中。郭榕说,75岁的人生中,时常回想起母亲从小就教育她,要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杨美华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郭榕看来,母亲前身所在的单位颁发给母亲的荣誉证书和上面的每一句评语,都成为母亲留给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也像刻在像她一样二代台胞群像中的血脉基因。

策划:李木元 高 杨 解艳华
统筹:宋宝刚 康 亮
记者:修 菁 王慧文
编导:王星星
摄像:康 亮 赖仁杰
后期:王星星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