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首在中国与缅甸广为流传的诗歌,是中缅唇齿相依关系的生动写照,亦能让来自缅甸的在昆留学生张仙珑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虽然不是中国人,但张仙珑在云南却有好几个中国“亲戚”,他们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一家。这些“亲戚”,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她,感受到了浓浓的归属感,也让“胞波”一词在她心中更加具象化。
张仙珑在大观公园游玩。供图
儿时开始学中文 一步步跨越国境走进中国
张仙珑来自缅甸克钦邦密支那,是一名克钦族女孩。
2008年暑假,即将上小学的她迎来了长达三个月的假期。此时,恰好附近的私立中文学校正式开课,这对于在幼儿园已学习了半学期中文的张仙珑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带着对中文浓浓的兴趣,张仙珑开始在这所学校尝试就读。“后来发现,中文学校不错哎,然后就一直学了,缅语就停了”。这一试,就让她彻底离开母语学堂,开启了全中文的学习生涯。
在中文学校,张仙珑学习的课程有数学、地理、中国历史、缅文和英文,全都是中文教学,不免让刚踏入中文学习门槛的她感到艰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仙珑不禁感叹:“我都听不懂啊,肯定听不懂!”“也是不容易,啥也听不懂,我就去坐着了,但实在是太感兴趣了。”
所幸,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位努力的人。抱着“慢慢学,慢慢练”的耐心,张仙珑逐渐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
说起学习中文的初衷,张仙珑直言:“因为离中国近,小时候也经常来云南玩,所以就学习了中文。”
小学毕业,张仙珑接着在中文学校完成了初中课程的学习。随后,在得知腾冲的华侨班招收学生后,她报名并被成功录取。跨越国境,在腾冲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与昆明相识20年 深切体悟“胞波”情谊
张仙珑与昆明的缘分,可以从大约2004年算起,那是她第一次来昆明探亲,并在这里庆祝人生中第一个春节。
回忆往昔,她依稀记得“是和家人坐飞机到巫家坝机场的”,专门到昆明的“亲戚”家过年。这个“亲戚”很特殊,虽然她亲切地称他为“大爹”,但他们之间却并没有血缘关系。
“不是真的亲戚,认的亲戚。”张仙珑解释,与这位大爹的缘分始于她爸妈那一代,“听说是大爹下乡(德宏盈江)工作时认识,然后他们互相认作亲戚”。
本科毕业典礼上,张仙珑(左二)与妈妈、外婆和昆明的大爹合影。供图
大爹曾说“要不收养你好了,我没有女儿”,说起这一往事,仙珑轻轻地笑了笑,开玩笑说“要是留下来,我就变成了中国人”。
第一次到昆明,虽然尚在幼年,但仍给张仙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她及家人在大爹的带领下,爬了西山,去了龙门、翠湖、金马碧鸡坊、云南民族村,每一个地方,都给她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我们当时去爬了西山,去了龙门”。西山蜿蜒陡峭的小土路,至今仍让她感叹“喔唷,好高啊!”“我抖得要命”。
她们还去翠湖看了海鸥,“那时候就有海鸥啊”;去了金马碧鸡坊,“那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吃了过桥米线”;去了云南民族村看目瑙纵歌节表演,“晚上去的,那边有个目瑙纵歌节表演,就跟着一起跳了”。
张仙珑(右)在云南民族村学写东巴文的“团结”。供图
其中,最令她记忆犹新的还是第一次吃过桥米线的场景。“我说,哎呀,太好吃了,又烫!因为它本来汤是烫的嘛,然后那些(菜)都是放在旁边。我问‘这是干吗’,他(服务员)说‘这样放,这样放’,然后我就放放放。”
总结首个春节印象,张仙珑直感叹“太热闹了!人太多了!”到处都是人,“买吃的地方、景点那些人就更多了”。
又一年,张仙珑在盈江“亲戚”家过完了春节,然后再次来到昆明游玩,但因为她的脚意外受伤,走不了路,在昆明的三天都在打针,也因此这次行程并没有留下其他回忆。
2016年,张仙珑与从腾冲的高中一起过来的华裔同学到昆明留学,这是她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虽然对昆明已经很熟悉,但奔赴这里求学仍让她感到些许忐忑。
出发前,她先联系了大爹一家。在得知她即将到昆明读书,大爹一家非常高兴,热心地为她准备好了被子和其他需要的生活用品,并叮嘱她“到了联系”。
那时,张仙珑还没有中国的手机号,他们只能直接到仙珑即将就读的云南师范大学等待。“他们也不知道宿舍在哪里,就想一个一个问,问好后到宿舍门口去等。”但好在他们抵达学校的时间相近,一下车,就遇上了。
“我刚看到他的时候,心想‘哦,这个人好熟啊’,然后他也看到我了,就马上叫我‘哎,仙珑,我是大爹。还好还好,联系上了。你的东西,我们拿来了’。”大爹一家帮张仙珑铺好了床铺。当时的场景,张仙珑历历在目,“这个事让我非常……感动!”
目前,她与昆明的大爹一家还保持着联系,但因为缅甸断网,他们和她远在缅甸的父母却已经很难联系上。“有时候可以打跨境电话,但是费钱,太贵了!”张仙珑感慨地说。
张仙珑在云南民族大学校园里第一次踢足球。供图
在昆深耕学业8年 昆明已变成“老家”
从2016年开始,张仙珑已经在昆明深耕学业8年。这里,为她的学业和生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刚来的第二天,张仙珑就被通知要测试汉语水平,决定她能否跳级读大二,这让初来乍到尚感水土不服且害怕在一众同学中丢脸的她感到措手不及。她回忆说:“准都没办法准备,蒙圈得要命,考试都是心跳咚咚咚咚的”。所幸,虽然这次考试她的分数并不高,但好在通过了。
2021年,在昆明留学期间,张仙珑取得了汉语水平考试(HSK)最高六级的成绩。她自信道:“如果那个卷子现在让我来考,肯定会更好。”
昆明和缅甸克钦邦,一个属于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区,一个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两地之间差异巨大,不同的气候区、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民族习俗,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貌和饮食习惯。
刚来昆明上学时,张仙珑非常不习惯昆明的饮食。“太淡了!”她说道。除此之外,臭豆腐也让她难以下咽,她说:“第一次是在师大吃的,朋友说‘很好吃,吃吃吃’,我说‘太臭了,不想吃’,然后尝了一个,但也不喜欢吃。”然而,第二次尝试,“感觉上来了”,她就此爱上了臭豆腐。
如今,对于张仙珑而言,“昆明已经变成‘老家’了”,昆明味道也变成了“家乡味道”,已经没有她不会吃的美食了。她最爱吃昆明的过桥米线、小锅米线、过手米线、臭豆腐米线等等。她笑着说:“都是锅锅,都是米线,云南不是特产米线嘛。”
在饮食之外,张仙珑也非常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喜欢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问及喜不喜欢昆明,她肯定地说:“喜欢!不喜欢怎么可能在这里这么久?”随即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张仙珑在斗南花卉市场的地铁站口。供图
昆明常看常新 发展飞速
从本科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金融专业,到研究生继续在该校学习区域经济,再到如今在云南民族大学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中缅口岸上的社会关系方向。张仙珑已与昆明结缘20年,在昆明留学满8年,对昆明的了解日渐深入,对昆明的变化了然于心。
在张仙珑印象中,与初见时相比,昆明最大的变化是有了地铁,路线在越变越多。“很方便,去哪都好,价格又便宜。”她举例说:“以前去机场要两个小时以上,要转好几趟,现在应该一个小时就可以,而且可以直达,下车就是机场。”
她感叹:“昆明变化还是很大的!”以前没有呈贡大学城,也没有长水机场,现在都有了;以前没有手机支付功能,现如今不但有了手机支付,还有了刷脸支付等;以前还没有共享单车,现今共享单车已随处可见,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便利性,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多。
最让她感慨的是开通了中老铁路。她说:“有点羡慕,我2025年必须坐着火车去老挝一趟。”
张仙珑在南屏街的鲜花走廊。供图
“昆明挺好的,她让你觉得很有新鲜感。”张仙珑认为,昆明是一座常看常新的城市,南屏街每年都在变,今年的孔雀造景,去年巨大的玫瑰花束造景,都给人一种“新鲜感”,让人“不腻,可以时不时过来打卡”。
在昆明的日子里,张仙珑也发现,“这里的景点也越来越多了”。不久前,她和朋友去了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游玩,200多的门票,可以通玩里面所有项目。“但必须早早去,不然玩不完太可惜了。”她提醒道。
张仙珑(右三)与朋友在西双版纳春游。供图
除昆明之外,她还去过云南的德宏、玉溪、丽江、大理、楚雄、腾冲、西双版纳、保山等城市,以及广西北海、贵州。目前,她还计划去成都旅游,感受当地的茶文化;去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开阔眼界。
对未来充满期待 希望能开通中缅铁路
未来,张仙珑对自己最大的期待是“希望明年能毕业”。毕业之后,她或长居昆明,或回国为民族为国服务。在职业方面,她想从事中缅跨境民族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也想和朋友尝试做自媒体,宣传中缅跨境民族——克钦(景颇)文化。
张仙珑与朋友共创的缅甸语短视频获一等奖。供图
“昆明很好,希望未来能开通中缅铁路,希望缅甸早日实现和平。”她说道。
张仙珑对昆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她也希望,昆明能继续包容外籍人士,能把让从缅甸边境过来中国留学的学生通过边境线回国作为留学生的福利,“因为坐飞机回缅甸实在太绕太远了”。
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张仙珑祝愿中国继续书写自己的新未来、新的科技创新篇章,期望中缅继续燃起“胞波”情谊。(昆明信息港 记者文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