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面对“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紧急情况,应该如何提前防范,如何确保安全转移?本月初举行的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该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标志着四川依法防灾减灾、规范转移避险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因极端天气频发,四川发生多起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个别地方也存在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转移预案不完善、未按要求及时转移或转移后又擅自返回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开展‘小切口’立法,有利于加强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12月30日,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徐洪如是说。
据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介绍,若干规定共18条主要包括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组织实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在我省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个人、相关单位、地方政府等主体的责任义务,规范应对灾害的具体行为,让防灾避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进一步做好避险转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表示,该厅将积极研究探索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的方式,提升监测覆盖面和精度,在基层推广配备“小、快、轻、智”新型技术装备,为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提供充足时间,为地方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全力推动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方面,应急管理厅已会同相关省级部门和部分市(州),组织开展了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工作,目前已发布9项“二次榜单”。“我们将针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应对的痛点、难点问题,开门纳智、集智攻关,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合力攻克一批现实难题和关键技术,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进行试点示范、验证完善,实现既有成果又有结果,为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岳雷表示。
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表示,将健全配套制度机制,加快推动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出台,进一步完善四川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法规体系。“明年汛前修订印发省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细化避险转移责任,进一步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管,并同步指导各地完善市县级应急预案,增强避险转移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该厅还将加快修订印发省级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工作实施细则,持续健全完善“3人1屋”“老弱群体结对帮扶”“喊醒叫应”等机制,确保规定落实落地、落到最小工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