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个月交付,“广州小镇”迎首批居民新年住新房

“真的没想到新家园建得那么好”“我们非常开心”“感谢政府”……2024年12月31日,梅州市蕉岭县“广州小镇”交付现场,领取了钥匙即将迁入新居的多位受灾群众说道。

据了解,2024年6月,蕉岭县遭遇大暴雨和局部特大暴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广州市迅速响应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启动“广州小镇”安居工程项目,为受灾群众建设一个安全舒适的新家园。不到半年时间,项目全面建成780户安居住房、完成竣工验收,创出广州援建新速度。

提前一个月交付,首批业主“拿钥匙”

12月28日,“广州小镇”新房交付现场张灯结彩,灯笼高挂,迎来了首批87户收房家庭。物业单位、参建单位陪同收房人一起进入新家,依次检查门窗、水电路、燃气设施、门禁设施等,并向居民详细讲解屋内及周边配套情况。87户家庭当天正式拿到新家的钥匙,交付满意率100%。

图片

图片

据悉,“广州小镇”有三个户型,分别为9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的三房和四房,装修采用精装标准,都采用省内及国家的知名品牌材料。项目同步配置了入住大礼包,包含家具、电器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居民能够“拎包入住”。

图片

图片

准备在春节前入住的郭先生,31日当天带着父母收房,宽敞开阳的大房子让一家人非常开心,“新房子比我们旧有房屋环境好太多,装修、厨房家电和全屋大件家私都配齐了,我们非常满意。家里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很感谢政府。”

按计划,“广州小镇”于12月31日完成全部交付,比原计划提前近一个月,让入住群众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在新家迎春节。

不到半年完成竣工验收,创出“广州速度”

“广州小镇”项目共两地块,分别位于蕉岭县蕉城镇、广福镇,规划建设安居住房1724户,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5.96亿元,共建设安居住房780户。不到半年时间,项目全面建成780户安居住房、完成竣工验收,并于12月18日移交给属地政府,这样的工程并不容易。

图片

图片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挑战,广州市住建局于7月14日成立“广州小镇”建设工作专班,抽调16名干部组建现场指挥部,筹建250人项目管理团队,投入机械设备350台、工人2150名。广州市重点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等现场建设团队与时间赛跑,14天完成基础施工,69天完成主体结构,138天完成竣工验收,提前12天完成项目建设并顺利移交。

“快”的背后,是项目参建单位“5+2”“白加黑”抢工期的生动写照。在人员、材料、机械方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广州工程局、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参建单位不遗余力地投入,所有的节假日包括中秋、国庆都是不间断施工,保证现场进度。

中国中铁蕉岭“广州小镇”项目指挥长张文辉介绍:“面对工程多重考验,项目团队超前策划、精心部署,并科学统筹协调、强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项目标顺利推进,同时以科技赋能,全力推动广州小镇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成交付。”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尧介绍,项目采用“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的管理模式,并基于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依托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库原型,打造梅州首个CIM+BIM(建筑信息模型)示范应用项目。

“快”的背后,还有安全的承诺兑现。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累计派出21名干部,组成现场指挥部质量安全小组,引入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综合系统,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自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图片

设计借鉴客家文化,让居民找回乡土记忆

走进崭新的“广州小镇”,一栋栋白墙灰瓦的住宅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小区之中,形成了一幅远山如黛的美丽画卷。庭院内,风雨连廊、彩色沥青步道与骑楼走廊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完整的步行体系,与客家九厅十八井的多层次生态景观相得益彰。

图片

广福镇位于蕉岭县北部闽粤交界的山区村镇,在此设计安置房,与广州有极大差别。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黄惠菁介绍,该公司的建筑设计师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之后,在首层设置农具堆放点,户内卫生间设置蹲厕,提供较大的客厅方便家族聚会。当地没有天然气管道,设计师在入户花园设置储水式电热水器;小区内设有晒谷场地、聚会文化广场和小菜园,让居民可以找回乡土生活的记忆。

图片

图片

同时,项目充分借鉴和发扬关注在地文化,让建筑成为充满温度的文化载体。从现场可见,“广州小镇”建筑风貌融入了在地客家文化:粤北客家半圆形广场、别具一格的五行土式山墙、素雅的白墙灰瓦、反映耕读文化的红色外墙砖,“彰显着当地人祈求国泰民安、战胜天灾、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黄惠菁说。

“广州小镇”通过南北通透的建筑布局、底层架空设计,优化了通风、采光条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粤建五院院长向前介绍,建筑还注重绿色低碳与生态韧性,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以及雨水回收等技术,营造低碳可持续的社区环境。

文、图、视频 | 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祝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