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地理套利生活圈”背后,是一场新的“劫富济贫”

全文3136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网红县城的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周末逃离北上广,前往具有性价比的县城旅游。

02县城旅游带动了本地消费和商业体系的完善,如即时零售、外卖等数字消费基建的完善。

03由于社交媒体算法推荐,流量迅速涌入网红县城,但本地消费和商业体系的完善才能承接这波消费留量。

04另一方面,外地游客在县城消费带动了本地就业,如外卖骑手等新业态的产生。

05县域市场的本地消费成为重要支点,线上零售与线下消费互为补充,为本地经济带来新机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外地来的“小土豆”,被银装素裹夹杂着烟火气的县城所吸引,曾经困于深巷的宝藏小镇,也会因其远超一二线的性价比,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热爱。 

图片

“不是热门旅游大都市去不起,而是县城更有性价比。”

从去年的淄博烧烤,到今年的黑神话主题旅游,再到哈尔滨带动的东北冰雪小镇,我们或许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消费现象—— 

随着“网红县城”的异军突起,不少年轻人周末逃离北上广。曾经“五环外”的下沉市场,如今在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下,也被链接到了线上旅游经济的生态闭环中。 

当南方来的小土豆,被银装素裹夹杂着烟火气的县城所吸引,曾经困于深巷的宝藏小镇,也会因“小城货币体系”的性价比,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热爱。 

北上广和县城的“货币经济学” 

“所谓旅游,就是从一群人呆腻的地方,到另一群人呆腻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个尚未“充分旅游”的新晋旅行者,或许在前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还会带有个人志趣的判断。但热门景点全部“通杀”的资深爱好者,早已将目光从热门5A和一二线网红景点,转移到一些尚未被开垦的“县域处女地”。 

而在过去一年,一些尚未进行文旅开发的县城,成为意料之外的旅行目的地。 

这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虽然并不能像“鹤岗躺平”的前辈那般在县城长期“旅居”,但在事实上的消费力差异面前,也吃足了不同量级城市之间的“购买力红利”。 

95后李俊在杭州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踏足40多座“3小时地理套利生活圈”县域,甚至周边不少县城,他已经开始二刷或者三刷。 

但跟一般旅行不同,坐拥成熟的基建,李俊的花费并不算贵:租一台拥有免费充电权益的电车,搭配发达的充电系统,相当于出行只需花费过路费和租车费。 

加上城区相对“亲民”的消费,两三百的酒店档次已经非常不错,当地土菜的花费,也在人均50左右。李俊自己也算过账,人均500元玩2天三四个景点,已经完全够用。 

拿五星级酒店来说,一二线城市动辄近2000一晚的价格,在丽水等市县,价格低至500左右;同样的酒店,如果放在云南等边境地区,环境和陈设不仅不打折,价位段甚至还能更低。 

按照一二线城市8000-10000的平均收入水平,李俊们完全能负担每月1-2次的县域出行。 

“奔县游”的爆火,受益者并不止游客,一些县城业态的经营者,同样因此获利颇丰。 

在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这里有被誉为“云端上的县城”的塔什库尔干。放在以前,这就是“人迹罕至”和“交通不便”的代名词。但随着“奔县游”的爆火,全国游客奔向此处,也带来新的业态,和“家门口的就业”。 

相对于内地完善的互联网基建,新疆地区的相关产业刚刚起步。但随着数字经济的下沉,“手机下单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业态,正在以比平常更快的速度搭建起来。 

图片消费者在丽达惠购超市选购

美团等平台进驻塔县,是8月的事情。56岁的超市老板王红梅主动入驻,将超市里售卖的3000多重商品搬上美团外卖。提供“手机下单30分钟送达”的便捷服务之后,不仅方便了本地居民的生活——借助全国人民都在用的外卖配送,面对泼天而来的外地流量,也能实实在在的接住。 

与即时零售的业态相对应,穿黄衣的骑手也开始出现。 

图片丽娜在帕米尔高原送外卖

29岁的塔吉克女孩丽娜即是如此,11月,她刚刚成为美团的外卖骑手。截至目前,她是塔县唯一一位女性骑手。 

现在,她每天能送出二十多单外卖,涵盖了包括日常餐食、百货小商品在内的诸多生活用品,收入大约在5000元上下。旅游旺季一来,还会更多。 

虽然就单量和收入而言,丽娜并不能和北上广的“单王”们相比,但相对当地平均收入,这已经是非常体面的待遇。 

泼天富贵之后,如何做到“细水长流”?

“县城游”的火热,离不开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 

譬如游戏行业的“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即让游戏中“小西天”的取景地,山西隰县成为了“奔县游”的热门目的地。 

图片

就此前的十一高峰期,游客超过隰县全县人口的盛况而言,用“泼天的流量富贵”形容,并不为过。 

客观来说,这股流量因算法推荐而来,也会因算法推荐去往另外一个地方,具备显著的“一次性”特点,但游客们被吸引而来的根本,还是当地景点的承载力和服务力。所以,很多网红县迎接“泼天富贵”的第一步,就是“听劝式”安排车辆、组织人手“列队欢迎”。 

不过,临时政策在暴增的消费人口面前,只能应一时之急,根植于本地商业的数字基建,才是能让这些流量“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在消费的长久之计。 

更何况,在目前“奔县游”的窗口期下,无论是县城的商家还是送外卖的骑手,都迎来了难得的生意增长期。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与“县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6倍,大众点评评论及笔记条数同比翻倍上涨;全国县域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37%。 

在贵州,端午假期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十倍,在吉林,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7倍。这里不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本地居民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仅就绝对收入而言,大量数字基建不完善,但具备旅游价值的县城,已经赚到了流量经济的“第一桶金”。 

比如在国庆假期爆火的宝藏小县城——浙江桐庐县,作为杭州亚运会国际马术比赛的举办场所,一节可以骑“汗血宝马”的马术基础体验课,只要百元级别,团购价格更低。 

当然,单一的马术训练场并不能称之为完整业态,如果将定位改至马场周边,可以看到大量以往不曾见到的乡镇小店,也接入了美团等平台的外卖网络。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以往只会出现在一二线城市钢铁森林的外卖小哥,也开始在乡镇的街道上穿梭。 

无数个桐庐相叠加,合并起来就是县域文旅数据的大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50个网红县的即时零售商家,同比销售数据增长的均值为18%,相关单量增长的均值为22.59,以往线下为主的消费环境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如果说,社交媒体算法推荐带来了“破天流量”,那么本地消费和商业体系的完善,才是承接这波“消费留量”的关键。 

如果在本地能使用同样的平台服务,这不仅是流量在区域之间的承接。对以往没有这类基础设施的县城商家而言,更是一场倒逼式的商业形态升级。 

当流量变成“留量”

不得不承认,这波“奔县游”的热潮跟以往很不一样。 

以往的“奔县游”,正如开头所言,发生在数字基建完善的东部地区,或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无论是基建还是服务,已经开始向一二线城市比肩或看齐。 

需要指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灌注”,如果没有对应的本地商户撑起消费,纵然流量富贵泼天,但想要变成“留量”,仍然困难。 

一方面,此前的电商消费,无论是前端交易还是后端履约,消费均发生在线上。这也意味着本地商家,很难享受到流量带来的好处。当外地制造业发达而本地消费薄弱时,实际上是本地人花钱“补贴”更富有的外地。 

但文旅消费则不一样,一方面,外地游客前往本地消费,所有的“吃喝玩乐”均属本地消费的范畴。借助互联网平台,本地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可以在线上阶段走到外地“小土豆”的屏幕跟前。南方“小土豆”感慨东北货币值钱,因而在当地创造消费和就业,其实是一场新时代的“劫富济贫”。 

图片

当外地游客来到本地消费,连带的吃喝玩乐等消费足够大,还会带动本地就业,从无到有带动新业态产生。例如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山区边远县”,已经发展出了旅拍产业,或者更深层地发挥田园经济、山海经济的优势,当宝藏资源浮于水面,外地也就成功“补贴”了本地。 

根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的数据,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总收入约为8万亿元,接待游客总数约94亿人次。 

可以想见,这数万亿的文旅收入中,既有远道而来的异地打卡,同样也有本地消费的“近邻”支撑,他们在线上体验逐渐补完的过程中,都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景点门票和网红饭店的套餐团购也好,酒旅、民宿住宿、以及随之而来的即时零售也罢,无论是交易还是最终履约,中间的所有环节均由本地商户和骑手共同搭建的基础设施来完成。 

以县城的热门景点为支点,周围3-5公里之内的本地消费势能,正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消化和配置。在此过程中,文旅设施为旅游的主体,附带的本地生活消费,则是有效的润滑。新的业态和就业,正在这场旅游热潮中不断兴起。 

而且在这波消费转化中,县域市场的本地消费正在成为一个重要支点。根据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的分析,全国50个“网红县城”在2014年1-10月的日常消费中,超过17个县城的本地消费订单占比均在五成,不少以异地消费为主的文旅强县,2024年以来的本地消费也在迅速崛起,形成第二增长极。 

这意味着,外卖、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基建完善,有效转化了异地文旅流量,也为本地消费扩容带来了新机遇。线上零售与线下消费互为补充之后,不仅外来的消费通过数字平台留在本地,维系业态的就业机会,同样也留在了本地,以往被视作“五环外”的县域经济,或许将因此迎来再次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