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要自称“浦东大老倌”丨闵行情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语言更是如此。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依然是《沪谚》选编者胡祖德

走出书斋

胡祖德一向喜爱研读方志、史书,不但手脚勤,文笔也勤,平时读书必有摘录,遇事必作记载,还喜欢将散在各处的先人轶事汇集在册。他在繁忙的公益事务之余,坚持不懈地笔耕和研读,不仅增订了胡式钰的《胡氏宗谱》,编校了陈行胡氏家族的《胡氏家乘》,还曾将自己写的40余篇文章汇辑成《胡氏杂钞初编》,于民国2年(1913)正式刊印。

图片

胡祖德著《胡氏杂钞》

他还精心校勘了恩师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七百首》《陈行竹枝词八十首》等著作,并付印传世。民国9年(1920),他还参与《陈行乡土志》的编写和绘图。

图片

秦荣光著《上海县竹枝词》

胡祖德热爱乡土,终身不离家乡。他喜欢陈行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尤其偏爱民间流传的无穷无尽的歌谣俚语、趣闻佳话。他看到,乡亲们在田头休息、场角纳凉、亲朋聚会时,喜欢以“俏皮话”和“谜谜子”逗趣;人际间日常相处,遇事沟通、纠纷论理时,也是言必称“老古话讲”。因此,胡祖德十分喜欢“老古话”之理、“俏皮话”之趣,自幼饭后灯前,偕弟妹辈麕集一室,共猜俚谜,引为至乐。他从来不忌土气,反而引以为乐,爱自称“浦东大老倌”。而且,年轻时从事商业活动的经历,无论在实际生活当中还是在感情上更贴近民众。

他曾担任《上海县志》采访员,在收集典故之际,也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俗语、谚语、五更调、滩簧、竹枝词等。他一向主张“书生问俗”,特别留意地方掌故和民俗时尚,又遍访耆老,有心搜集俗谚俚语,并不断加以整理。

因此,胡祖德最终倾心关注的《沪谚》,有别于秦荣光以竹枝词记载地方历史的《上海县竹枝词》,又有别于秦锡田以棹歌赞美家乡风情的《周浦塘棹歌》,也有别于自己以往偏重记叙亲历事件和地方风物的写作风格。他最终走出了自家书斋,走向了广阔的村宅、田野,从研读历史文献转向民间口头文学,倾注全部精力收集、整理、编辑本地俗谚俚语,反映当时民众的生活,成为上海近代俗文化先驱者。

建立团队

当时,胡祖德以及陈行教育界人士积极兴办乡民夜校,大力开展识字运动,对青少年开展乡土教育。他推动同乡好友孔祥百、秦锡祺、沈颂平等编写了《陈行乡土志》,还亲自绘制插图,并出资付印,成了陈行地区在学子弟必读的乡土教材。

在胡祖德的影响下,陈行地区先后有朱绳祖、朱绳武、周岐凤、姚达成、孔吟余、周国霖、杜士英、张厚生等乡村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这场“书生问俗”运动,形成了一个“平民文化”团队。他们一边创办新式小学堂,一边协助开展平民教育,始终与当地民众相处在一起,十分熟悉当地民众的语言,也喜欢像胡祖德那样不忌土气,满口俗谚俚语。因此,胡祖德晚年汇编谚语资料时,他们成了主要帮手和主要推广者。

这是一批对乡土民俗怀有特殊感情的年轻人,日后在家乡均有所作为。朱绳武(字敏侯,鹤坡塘人),1902年受镇上派遣赴日本宏文书院速成师范留学,返乡后任三林学堂教师,1908年与朱绳祖(字品三)创办鹤坡小学,1924年担任陈行乡乡佐。周岐凤(字佑初),1903年受派遣赴日本留学,归国后长期在陈行乡担任乡村教师,桃李满天下。

图片

老宅院门

正如孔祥百(1866—1938,字志饴)在《陈行乡土志》的《序》中所强调的:“空谈爱国之士,读各国书,睥睨一世,问其本乡土一二掌故,则瞠目不能对,夫爱生于情,情生于知。不知其乡,何能爱乡;不爱其乡,何能爱国。”这批年轻人是时代的先锋,在乡情的召唤下,牢记先辈遗训,践行“爱国必从敬乡始”,功不可没。

图片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本地闲话》就是我们本地语言学者长期研究和坚守的成果集。书中所选文章均在各类学术报刊上公开发表过。为了较为系统、完整地体现闵行地区方言的特性,对地域文化传承的影响和作用,我们把它分成“吴侬软语”“西南方言”“浦江谚语”“马桥土语”四个部分。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大致了解吴语方言的划分、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地位,以及闵行地区方言的特征、浦江谚语(沪谚)的文化价值、马桥土语的源流等。


2024年12月起,第二十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图片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 高二(5班 杨辰

编辑:汤婧娴

初审:林心怡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