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追忆2024年逝去的科学家

2024年,多位科学家和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财富。

一生心血倾洒科研,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从基础理论突破到关键技术攻坚,从民生福祉改善到国防力量增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丰碑。

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科研成果惠泽后世,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勇攀高峰。

他们的名字,将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其贡献也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发展的壮丽篇章里,永志不忘!

【整理/观察者网 陶立烽、张译心,制图/吴辰晨】

图片

物理领域: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2024年5月9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家,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固体力学和非线性力学的研究

白以龙在爆炸、固体变形损伤与灾变的非线性力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提出了热塑剪切带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白判据”;他创建了损伤与失效的统计细观力学理论,在材料动态行为方面作出了引领性贡献;他提出了演化诱导灾变的新思想,为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中骐(1940年3月—2024年5月28日)

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马中骐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马中骐长期在高能所工作,始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先后三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王淦昌物理奖等多个奖项。

宋家树(1932年3月21日—2024年6月3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宋家树长期致力于特种材料研究,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创性研究,解决了关键技术及制造工艺问题,参与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李政道曾和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并获验证,成为首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李政道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和突破。李政道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并为通过建言开设中科大少年班、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等各种方式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周光召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和核应用理论研究,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周光召1961年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周光召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叶铭汉(1925年4月2日—2024年10月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前所长

叶铭汉是中国低能加速器、低能核物理实验、粒子探测技术和高能物理实验的开拓者之一,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BES)”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叶铭汉曾于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的研制,并负责其运行和改进,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叶铭汉此后率先研制和发展了多种粒子探测器,为我国开展第一批核物理实验、建设多丝正比室、漂移室等高能物理实验室做出了重要贡献。叶铭汉1982年起主持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建造,1988年建成。叶铭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

张效信(1962年9月—2024年12月15日)

空间物理学家和空间天气学家,助力推动中国空间天气走向国际舞台

张效信长期从事空间天气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方面的研究,以及天地一体化空间天气探测和预报技术研究,围绕太阳风与近地空间的相互作用、近地空间环境对卫星和探测器的影响,空间天气物理和预报模式,以及风云卫星空间天气载荷和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空间天气)等方面的工作。


化学领域:

朱起鹤(1924年7月12日—2024年2月2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多项激光应用项目

朱起鹤从事化学与物理教学和国防科研工作,研制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研究激光加速粒子;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先后研制成6台高水平的大型分子束实验装置,并开展了分子和团簇的激光光解、光电离和分子的超快过程等反应动力学研究,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李俊贤(1928年3月10日—2024年3月2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学家,中国化学推进剂原材料产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俊贤主持参与了偏二甲肼、一甲基肼、鱼推-3燃料、丁羟胶等产品的研制,迄今仍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先进鱼雷、卫星和飞船等装备上。提出“保军转民”方向,主持组建了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取得50多项成果。

计亮年(1934年4月20日—2024年4月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的三位贡献者之一

计亮年系统地研究了钌等小分子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与DNA的作用及其机理在合成大量小分子配合物的基础上,用热力学、动力学及理论计算(密度泛函法)等总结了这些配合物的不同组成、结构与DNA的作用规律。总结了配合物主配体平面面积等多种因素对配合物和DNA作用方式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许多具有应用前景的体系。在具有酶功能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及金属模拟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方面,设计合成了金属多吡啶、金属卟啉及金属大环三个体系共数百余种新型配合物。[9]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2024年4月28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我国催化化学研究的先驱

万惠霖先后参加了络合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及催化作用的量子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均取得成果。在轻烷临氧定向转化研究方面,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阐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质,并采用原位光谱方法,在几种催化剂上首次获得超氧物种具有甲烷氧化偶联活性的直接证据探明了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机理差异的本质发现并论证了氧存在下氧化镧等表面过氧物种的激光诱导生成对甲烷、丙烷的临氧活化和转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模拟

戴立信(1924年11月13日—2024年5月13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在金霉素研究、有机硼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等多个领域做出优秀成果

戴立信早期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的攻关;曾独立开展了硼氢化反应拓展和碳硼烷研究。

朱永(貝睿)(1929年12月15日—2024年6月8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化学化工专家,期从事核燃料后处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作

朱永(貝睿)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开发成功的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PUREX流程)为我国关键核材料的制造做出重大贡献。领导开发的从后处理高放废液中去除长寿命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的三烷基氧膦(TRPO)萃取流程等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核燃料后处理行业,推进了先进核燃料回圈技术进步,并为我国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端专门人才。

张存浩(1928年2月23日—2024年7月1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张存浩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在高能化学激光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第19282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张存浩星”。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2024年10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化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电化学的奠基人”。

田昭武成功研制并投产了我国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国产电化学仪器,提出的自催化电极过程、多孔电极理论、阻抗分析方法等成为中外教材授课内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方面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研制出以锌-空气电池为代表的系列成果,解决了重大国防装备需求;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微纳制造新方法。

工程领域:

顾心怿(1937年1月23日—2024年1月2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矿业机械专家

顾心怿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第一线,发明了能进入到极浅海、潮间带去钻探石油的步行坐底式钻井平台,发明了适合开采深部油层和稠油的链条抽油机;发明了因能蓄存能量而节能显著的蓄能石油修井机;研制出中国第一艘坐底式石油钻井船;早年还曾创制出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取出油砂岩心的大直径取心工具

朱伯芳(1928年10月17日—2024年2月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工程结构专家

朱伯芳长期致力于筑坝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贡献卓著。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的理论体系,发展了混凝土徐变力学,提出并证明了非均质弹性徐变体的两个基本定理。创建了混凝土坝仿真分析的整套算法,解决了混凝土坝温度裂缝控制问题,提出的结束“无坝不裂”历史的策略和技术,已在中国不少大型工程中实现。为我国现代筑坝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奠定了重要基础,突破了制约瓶颈,形成了核心技术。

李佩成(1934年12月26日—2024年2月23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

李佩成为建立农业领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排灌井群渗流计算"割离井法"理论,解决了井群设计中重大难题;合作研发成功黄土辐射井,出水量比当地其它井型大8-12倍,推广10余省市,并从理论上突破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认识。前瞻性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用于防治盐渍灾害,扩大灌溉水源。开拓性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倡议并负责建成中国第一个旱区农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批准)、国际旱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原地矿部批准)

孙钧(1926年10月23日—2024年3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

孙钧先生长期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在岩土流变力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抗爆动力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杨士莪(1931年8月9日—2024年3月19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工程学专家

杨士莪长期致力于水声信道与声纳系统环境、水声目标探测与定位、水声发射与接收技术等领域研究,开创了中国深海水声定位方法和技术,成功研制一系列水声系统,实现国家海洋装备技术的重大原始创新。组织中国首次南海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在规划、指导、促进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陈俊武(1927年3月17日—2024年5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炼油工程专家

陈俊武指导设计了中国第一套年产12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承担完成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指导设计了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促进了中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的快速形成。

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2024年5月4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家、电力系统专家、教育家

韩祯祥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是中国研究电力系统理论、方法和新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领域的泰斗。1984年,韩祯祥曾出任浙大校长,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创办浙江大学混合班。当时还没有高中生保送直接进入高等学府的先例,浙大成为全国第一批自主招生的学校。

汪耕(1927年10月11日—2024年5月8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及发电机工程师

1958年,汪耕参与世界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的创制。此后25年间,他主持并组织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研究和完善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参与受控核聚变反应研究装置强磁场电源的2套8万千伏安交流脉冲发电机组的设计试制工作。

孔宪京(1952年1月4日—2024年9月1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专家

孔宪京在土石坝地震破坏机理与抗震对策、筑坝材料静—动力特性与本构模型、土石坝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方法、核电厂海域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标准与应用以及大型试验设备研制和计算软件研发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施仲衡(1930年11月—2024年12月23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

施仲衡开创了地铁浅埋加防护理论体系;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台盾构机大装备;编撰了我国首部地铁设计规范和专著;提出了“先批规划后批项目”等国家政策建议,为地铁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信号、车辆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主持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等地近百个重大地铁项目论证,引领了地铁科技创新;培养了一大批地铁领域高层次人才;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数学和计算机领域:

胡和生(1928年6月20日—2024年2月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第一位女院士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研究,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为中国微分几何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绪榜(1933年1月10日—2024年8月16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中国嵌入式计算机与处理器芯片设计技术的奠基者

沈绪榜是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开拓者和倡导者。1965年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箭载数字计算机。1969年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中规模集成电路箭载数字积分机。1977年研制成功国产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微型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冶金领域:

陈景(1935年3月9日—2024年6月1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金属冶金专家

陈景毕生致力于铂族金属冶金和高原湖泊治理研究,攻克了铂、钯、铑、铱分离提纯难题,开发了从二次铜镍合金中提取贵金属等新工艺;带领团队攻克了阳宗海砷污染治理难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张寿荣(1928年2月17日—2024年7月1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

张寿荣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为制定我国钢铁工业产业政策和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国内外冶金学界享有崇高声誉,被誉为“钢铁骄子”。

林尚扬(1932年3月16日—2024年7月2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焊接专家

林尚扬是我国水下焊接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技术的创始人、焊接低成本自动化和机器人焊接应用的推动者、大功率固体激光焊接技术的先导者。

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盛志勇(1920年7月1日—2024年1月27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烧伤外科专家

盛志勇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是我国烧伤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烧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最早从事放射复合烧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病程规律和治疗方法。提出细菌内毒素可能是产生烧伤后脓毒症的主要原因。总烧伤治愈率达9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领导完成低温储存皮肤的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液氮保存异体皮库。

刘允怡(1947年6月22日—2024年2月7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肝胆胰外科学家

刘允怡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方法,即根据血液供应和胆管引流特征提出肝背扇区分为解剖亚区的概念,对肝癌和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和劈裂性肝移植均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统一了国际上在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的规划名称。率先应用钇90微粒为晚期肝癌治疗,提高了生存率。应用化疗、免疫联合治疗使不能切除的肝癌能以手术切除。

程顺和(1939年9月2日—2024年4月10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程顺和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先后育成扬麦系列品种40多个,其中扬麦5号和扬麦158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扬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亿多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

邱蔚六(1932年10月13日—2024年5月2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

邱蔚六从事医、教、研工作近70年,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口腔颌面整复外科与颞下颌关节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

刘昌孝(1942年5月15日—2024年7月25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

刘昌孝是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为我国药代动力学、药物评价、中药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68年建立了第一个药代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药代动力学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药物代谢动力学》,开创了我国药学研究新领域,被誉为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开山鼻祖”。

地质领域:

常印佛(1931年7月6日—2024年4月27日)

中国工程院士,矿学地质家

常印佛对世界上不同成矿环境中的几个主要铜矿类型有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区域成矿学领域: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

在矿床学领域: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建议和分类,以及所建立的相应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寻矽卡岩型铜矿的找矿实践。

在找矿勘探学领域:将我国固体矿产普查划分为三个历史演变阶段,提出了第二轮普查、深部探测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在找矿实践中,为铜陵有色冶炼基地的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

陈德基(1935年2月—2024年5月15日)

三峡工程地质总负责人,著名工程地质学家

1977年以来,作为三峡工程地质总负责人,全面主持和组织完成了各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与研究工作,针对三峡工程的重大地质地震问题取得了许多创新的成果。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后,继续组织完成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的勘察与研究,及时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先后参与、主持和负责过长江流域干支流10余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与研究,在解决各类重大地质问题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金庆焕(1934年10月25日—2024年5月22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地质、油气地质学家

金庆焕主持或参与主持“北部湾地质构造和油气远景评价”、“南海北部海洋地质综合初查”、“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远景评价”、“台湾海峡及围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地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油气远景评价”、“南沙油气勘查专项总报告”等一批重要地勘和科技报告;对珠江口、北部湾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和突破作出重大贡献,在南海地质和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台湾海峡油气地质勘察和科研、南沙科研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天文/航天/军工:

朱能鸿(1939年11月10日—2024年3月8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

朱能鸿研制成功使月球及其定标星同时被拍摄在一张底片上的月球双速照相机;研制成用于测定恒星赤经和赤纬的真空照相天顶筒;主持设计并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研制成中国第一架口径最大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在1994年7月彗木相撞中拍摄了600多张极具科学价值的照片。

肖佐(1936年12月—2024年4月3日)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肖佐为我国电离层探测技术发展和物理研究做出大量奠基性工作,早年主持研制了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电离层高频多普勒、电离层吸收等探测设备,开创性开展了电离层理论模式、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耦合、电离层不均匀体数值模拟、电离层太阳耀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

王永志自己曾说,他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

沈忠芳(1934年8月24日—2024年8月17日)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导弹技术专家

沈忠芳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参与“红旗一号”“红旗二号”地空导弹的研制。1970年,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1970年到1979年近十年间,沈忠芳负责的型号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20世纪80年代,和研发团队将“地空导弹”改成“地地导弹”研制出了B6系列导弹。1994年,带领团队全面完成了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的攻关任务。

邢球痕(1930年9月3日—2024年12月29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固体火箭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固体导弹由梦想变为现实的突出贡献者之一

邢球痕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技术、超高强度钢应用中低应力爆破技术、新型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及结构设计、深潜入全轴摆动喷管技术等已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