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国政学人2024年十大热门文章回顾

图片


2024年已经画上句号,本年度国政学人团队产出编译300余篇。值此新年之际,我们根据浏览量列出年度十大热门文章,作为年终回顾。文章主题涵盖中外关系、全球治理、区域与国别政治、大国战略等方向。(排名无关先后)


中外关系


社会化的失败与“对华接触”政策的消亡



【作者】Michaela Pedersen-Macnab,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的欺骗问题、国际组织、全球环境治理;Steven Bernstein,多伦多大学全球环境与可持续治理杰出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治理和制度、全球环境政治、非国家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和政策研究。

【编译】李佳霖(国政学人编译员,外交学院)

来源International Affairs,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2, 2024.

【简介】本文以加拿大的对华接触政策作为切入点,从对外政策本身寻找“政策停滞”的原因,并提出以“制度化辩论”促进对外政策变革的有效路径。从社会化与对外政策研究的关系上来看,现有文献大多关注社会化影响国家选择的积极作用,而本文则强调了社会化阻碍对外政策变革的这一消极面向,从而实现了对既有研究的超越。


我们已然处于战略性战场:新西兰对华制衡战略



【作者】Reuben Steff,怀卡托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高级讲师,新西兰安全与犯罪科学研究院研究助理。

【编译】杨梦婷(国政学人编译员,厦门大学)

来源The Pacific Review, 2024, pp.1-32.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了新西兰自2010年来对华实行的制衡政策演变过程。从2008年约翰·基上台到如今国家党领导的联合政府,新西兰对华实行制衡政策从最开始的预制衡阶段逐渐转向积极制衡。文章发现,如果中国的行为发生显著变化,新西兰对中国威胁的评估也会随之调整,其面对中国崛起的应对措施也会发生变化。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中的权力转移:中国在联合国



【作者】Sebastian Haug,德国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Rosemary Foot 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教授;Max-Otto Baumann  德国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编译】张睿哲(国政学人编译员,布里斯托大学)

来源Global Policy, vol. 15, suppl.2, 2024.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发展成果已经超越了“新兴大国(emerging power)”的范畴,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的复兴使得国际权力的转移重新受到关注,也引发了有关国际组织内部权力动态变化的讨论,但是对与中国有关的国际组织内部的权力转移一直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评估。本文致力于研究过去二十年左右联合国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与中国相关的权力转移,从而填补当前研究中的空白。作者以强制性权力(compulsory power)、制度性权力(institutional power)、结构性权力(structural power)和生产性权力(productive power)四种权力类型为基础,勾勒出一个涵盖联合国三大支柱——和平、发展、人权——的实证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政府间组织,联合国一直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心。中国将联合国定位为世界政治的核心,并承诺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尽管联合国的框架为成员国之间的形式平等提供了框架,但权力不对称依旧存在,西方国家通过资金和其他手段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即使这样,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依然在联合国组织中享有优势。近年来,一个更自信且物质上更强大的中国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担忧,认为中国可能“接管(take over)”或“改造(remake)”联合国。目前中国对联合国预算和维和行动的财政贡献已经增长,这使中国成为两者的第二大贡献国。本研究致力于对这些变化提供更详细全面的评估,通过分析中国与联合国在不同层面的互动,包括干预(intervention)、人道保护、维和和安理会,提供了对中国复兴是否导致联合国实际权力转移的更精确理解。最终表明,虽然西方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的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都有所扩大,只有与中国相关的生产性权力目前仍然是有限且分散的。


联合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蜜月期为何未能持久?



【作者】Sebastian Haug,德国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所(IDOS)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权力转移、联合国、南北关系等。

【编译】李佳霖(国政学人编译员,外交学院)

来源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00, No. 3, 2024, pp. 1207-1230.

【简介】本文通过对联合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国际关系中复杂的合法化过程。研究表明,全球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获取成员国支持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联合国与“一带一路”倡议关系的兴衰揭示了在多边背景下,地缘政治动态和成员国反应对全球治理者间关系发展的深远影响。


区域与国别政治


美国为什么应该留在中东



【作者】Steven A. Cook,埃尼·恩里科·马蒂(Eni Enrico Mattei)中东和非洲研究高级研究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终身国际关系学者国际事务奖学金主任。

【编译】龙顺(国政学人编译员,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Foreign Affairs, Vol. 99, No. 6, 2020.

【简介】小布什执政时期,由于9·11事件,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先后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并在两地长期维持军事存在。随着2009年奥巴马上台执政,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在中东实行战略收缩,结束伊拉克战争并撤出伊拉克,对“阿拉伯之春”保持克制,与伊朗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虽抨击奥巴马政府撤出中东,致使“伊斯兰国”崛起,但特朗普政府对中东事务依然秉持有限介入的态度,延续了前任的战略收缩,于2020年与塔利班代表达成了撤军协议。面对美国撤出中东的战略态势,作者认为美国应当在中东继续维持存在,并认为华盛顿决策者应当明确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是什么?美国应当如何维护其核心利益?美国过去在中东的4大政策目标——能源安全、以色列国家安全、反恐和防扩散——或许已经不再是美国的优先议题了,但是如果美国因此放弃中东,中东动乱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美国必须留在中东。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转变: 克里米亚事件以来民粹主义的作用



【作者】Sofia Tipaldou,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员;Philipp CaSula,巴塞尔大学研究员。

【编译】谭皓宇(国政学人编译员,中国海洋大学)

来源The Journal of Post-Soviet Democratization, Vol. 27, No. 3, 2019.

【简介】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具体选取普京有关乌克兰冲突的政府公开演讲的文本,重点讨论了自2014年乌克兰冲突以来,尤其是在克里米亚事件和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冲突中,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这种民粹主义超越了人民反对当权者的民粹主义二分法,俄罗斯政治领导层宣扬了一套自己的身份认同话语体系,其基础是对俄罗斯民族的外延定义、对政治空间新的话语划分、引入新的和重申旧的统一符号象征。作者进一步指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官方话语将民族性与国家认同小心地割裂开来,激活了俄罗斯民族主义中最具民粹主义和包容性的元素。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被交替使用,在向克里米亚居民阐述新的身份认同愿景时使用民粹主义相关的话语策略,而在面对国内受众时则使用民族主义策略,乌克兰冲突由此笼罩在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混合氛围中。这种构建的泛俄罗斯认同在俄罗斯引发了“聚旗”效应,同样,这种定义“人民”的民粹主义叙事也影响到外交政策领域。


文章所阐述的,普京在乌克兰冲突中民粹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义动员交替使用的策略,以及普京民粹主义话语的构建机制,是本文最大的结论贡献,为研究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效性视角,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


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下,首先,作者介绍了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复杂关系,提出了民粹主义的作用机制,并阐明了下一部分实证研究中提取数据的标准;其次,作者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分析论述普京建构的民粹主义身份认同话语体系,主要包括:普京提出的“人民”的概念(俄罗斯民族的外延定义)、对政治空间的划分(谁是人民的敌人)、团结人民的集体象征(统一的符号认同);最后,作者根据实证样本中普京政府演讲的关键内容,仔细研究了普京有关乌克兰冲突的公开言论的民粹主义特征。




【作者】Elad Ben-Dror,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犹太研究学院中东研究系副教授、系主任。

【编译】龙顺(国政学人编译员,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Middle East Journal, Vol. 74, No. 3, 2020.

【简介】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Hamas)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罕见地冲破隔离墙对以色列实施大规模武装袭击。随后,以色列迅速对加沙地带发动报复性空袭,并将地面部队开进加沙。巴以新一轮战事持续至今,将原本早已边缘化的巴以问题重新推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心。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哈马斯,是如何兴起的呢?本文对此作出了解答。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哈马斯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发掘出1992年以色列政府将部分哈马斯成员放逐于马吉·阿尔-祖胡尔村(Marj al-Zuhur,以下简称祖胡尔村)附近这一历史事件,是日后哈马斯的崛起的关键。作者认为,1992年的这场放逐,首先使得哈马斯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扩大其在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其次,哈马斯成员在放逐之地的生活,将对以色列的抵抗精神与对伊斯兰的虔诚信仰结合,创造了伊斯兰社会的典范,对哈马斯精神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再次,放逐深化了哈马斯与黎巴嫩真主党(Hizbullah)和伊朗政权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外部援助;最后,放逐的经历塑造了哈马斯的领导集团,证明了其对抗以色列的能力,提升其在巴勒斯坦民众心中的地位,增强了哈马斯挑战巴解组织的实力。


叛军的法庭:塔利班塑造合法性的秘密



【作者】Donald Grasse,芝加哥大学哈里斯政策研究院讲师;Renard Sexton,埃默里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Austin Wright,芝加哥大学哈里斯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

【编译】罗洁(国政学人编译员,复旦大学)

来源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78, No. 1.

【简介】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一支叛军组织塔利班竟通过提供司法服务赢得了平民的支持,这听起来仿佛是小说中的情节。然而,这正是芝加哥大学哈里斯政策研究院讲师Donald Grasse等三位学者通过深入研究揭示的真实现象。他们的文章《如何争取平民支持?以阿富汗塔利班的司法服务为例》探讨了叛军通过提供司法服务影响战争进程的机制。研究表明,塔利班法院不仅增强了其合法性,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还通过解决地方性纠纷培养了平民的依赖感,并强化了对平民的控制。这一司法服务使平民更倾向于支持塔利班,提供信息和资源,增强了叛军的攻击能力,增加了政府和联军的伤亡。通过严谨的轨迹平衡设计和丰富的数据分析,这篇文章揭示了叛军司法服务对平民态度和战争结果的深远影响,为理解弱国战争与制度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对于关注全球冲突动态的读者,这无疑是一扇观察现实的窗口,挑战了对叛军和战争的传统认知。


大国战略


中国的科幻小说如何体现其全球战略



【作者】William A.Callaha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教授。

【编译】江若婵(国政学人编译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来源LSE Ideas, January 2023.

【简介】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的全球战略?本文通过分析诸如《流浪地球》《三体》等刘慈欣的小说,探寻了中国科幻如何推动人们创造性地思考中国的全球战略。本文从科幻的视角探索了人类与技术、科学与政治以及不同政治群体之间的关系等更长远的议题,从而超越了当前以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为核心的全球议程。人类注定要进行生存斗争吗?还是可以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呢?


过去十年,东西方的许多专家都曾预测,中国将在经济等方面超越美国。他们的判断依据是中国数十年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并推断这种发展趋势会持续到未来。这种预测方法的问题在于太过线性和决定论,并且很难预测一些重大的变化。而另一种未来学(futurology)研究方法则既能预测到未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又能规避它。中国顶级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认为科幻作品是思考未来重要的灵感来源,因为它需要人们创造性地想象并实际创造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维度上的新世界。西方的许多军事战略家也通过科幻小说来理解超越炸弹和子弹威力的软实力(一般体现在替代性世界秩序中)。因此,为了理解中国全球政治的方向,人们需要探索体现星际政治的中国科幻作品。


打开修昔底德陷阱:大国兴衰理论的谱系    



【作者】Matthew David Hamilton,乔治城大学政府哲学博士生;Mark Fisher,乔治城大学政府学助理教授。

【编译】陈扬(国政学人编译员,上海外国语大学)

来源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00, No. 3, 2024.

【简介】在过去的十年中,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的“修昔底德陷阱”已成为分析中美两大国冲突可能性的主要框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重新激活了冷战期间盛行的关于权力均势对全球秩序影响的思考传统。然而,这种重新关注也带来了巨大的代价。本文通过重构修昔底德陷阱所源自的“大国兴衰理论”(rise-and-fall theory, RFT)传统,展示了修昔底德陷阱作为分析框架的崛起如何掩盖了,关于竞争大国的兴衰与冲突爆发之间关系的关键争论。这些争论包括了(1)权力的概念化(2)分析单元(3)导致修正主义和冲突的因果机制三大方面分歧。本文展示了修昔底德陷阱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些争论,基于此,作者提倡使用更为多元的大国兴衰理论应用方法,利用其多样化的视角和实质性分歧,提供更细致和全面的分析。


图片


整理 | 魏楚乔 崔笑蓉

美编 | 杨语灵

排版 | 张靖微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平台评议分享的文章均出于专业学习之用,不以任何盈利为目的,内容主要呈现对原文的介绍,原文内容请通过各高校购买的数据库自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