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美术馆年末大展“无处非中”正式启幕

2024年12月29日,元美术馆年末大展“无处非中”正式启幕。此次展览由策展人杨鉴担纲策划,将展示从1985年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中国东方美学,并与可被广泛接纳的西方艺术家及其经验并置。展览旨在通过实体空间与策展语言的结合,探索跨主体性的不同文明间的互惠互化,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共存关系,并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可能性。据悉,本次展览于2024年12月29日展至2025年3月23日。

图片

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分别是:雅浸·金朝恩、卜镝、曹舒怡、方媛、郭亚冠、伦茨·格尔克、路易丝·乔瓦内利、黄宇兴、劳伦·哈尔西、季鑫、阿丽莎·柯维德、玛丽莲·敏特、蒲英玮、凯瑟琳·瑞安、宋琨、奇奇·史密斯、谭永勍、王赫、王水、王鑫焱、夏禹、徐累、余友涵、张季、张英楠、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策展人杨鉴

图片

元美术馆馆长卢晶

“无处非中”一词,援引自明代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所著《职方外纪》一书,完整语句为:“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意即地球是圆的,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古埃及,亦或是古印度、古巴比伦等积淀深厚的文明,无不以其居所为轴心,将所统疆域定义为“中”(即世界的中心),而“地既圆形”的概念及其背后所喻指与卷携的关于现代文明的讯息无疑动摇了这类叙事的根基,并使得人们对自身地理区位及文化模式的优越性产生了质疑。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至此,固执地将自身文化视作是唯一合乎情理的文化,并标榜其优越性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的文化治理策略,“中”俨然成为亟待冲破的桎梏。但内观的视角提醒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导致所谓的“地理区位/文化模式优越感”并不似西方在“我者”与“他者”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夷狄”和“华夏”也更像是一对描述性的中性概念而不同于西方近现代所遭遇的种族与歧视问题。因此,虽然同样是以自我的轴心,中国的“中”更趋近于一道又一道由轴心辐射向四周的界限模糊的同心圆,将“他者”纳入自己的体系,在“各美其美”的同时“美人所美”。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展览现场

当下世界并未成为全球化愿景所许诺的共享世界,反而逼近“失效世界”。全球化看起来反倒是扮演了现代性自身发展而出的“掘墓人”,至少使现代性陷入自身导致的混乱而失去前途,特别是全球化使得现代帝国主义支配世界的种种文化策略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意图,世界也因此陷于某种失序状态。这虽然是灾难性的,但同时也是创造新规则的时机。本次展览将一九八五年前后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东方美学线索当中能够被广泛接纳的西方艺术家、经验并置,共同生成一个溢出于文化身份、民族性、自觉性、世界性讨论的,由中国出发的世界主义美学语境。展览尝试运用实体空间与策展语言的结合去实验一种跨主体性的不同文明间互惠互化的艺术现场,进而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跨主体展览结构,以展览发生的当下中国语境与文化现场为底层观看语境标注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共在性质,同时窥见与浮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生生可能。文(节选)/杨鉴

关于策展人

图片

杨鉴

杨鉴(b.1990)的策展工作是以艺术史与艺术行业机制的研究和写作为基础,立足本土性深入调研大量亚裔艺术家个案作为主要研究与策展方向。力求将具有时代关照与延展可能的艺术家案例以视觉化和具有社会维度的方式展开于商业或公共的展览场域之中,实现艺术家能效最大化。企图以不同艺术层面、相似时空语境下的迥异个人史勾联出能够佐证当下大历史中的艺术轮廓。

部分作品欣赏:

图片

奇奇·史密斯,《祝祷》,2012年,彩绘玻璃,黄铜框架,203.2×243.84×6.4厘米。

图片

徐累,《云山》,2014年,绢本设色,100×163厘米。

图片

夏禹,《这座城市 》,2024年,木板坦培拉,240×200厘米。

图片

方媛,《大珠小珠落玉盘》,2023年,布面丙烯,200×240厘米。

图片

阿丽莎·柯维德,《部分代表整体》,2017年,拾得木材与钢条,吧椅与镜面玻璃,106.7×94×94厘米。

图片

黄宇兴,《岩中树丛》,2019年,布面丙烯,90×7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