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帮女儿带娃”,一位姥姥给出的忠告很现实,跟重男轻女无关

在小区散步时,我碰到邻居阿姨正带着她的小外孙玩沙子。

聊着聊着,她突然冒出一句:“过些天我就不帮女儿带娃了,实在吃不消,也不想掺和。”

听她说得认真,我有点惊讶,便问:“怎么不帮了呢?大家都说你带娃最细致啊。”

她笑了笑说:“有些道理,只有当了姥姥才明白。”

老人带娃,尤其是姥姥帮女儿带娃,表面看是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但背后可能暗藏很多问题。

“别帮女儿带娃”,这位姥姥给出的忠告很现实,跟重男轻女无关。

图片

一:难处理与女儿女婿的关系

《隔代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提到:“姥姥承担太多育儿责任,可能会让女儿的婚姻关系面临风险,因孩子而建立的三方纽带变得不平衡。”

邻居阿姨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阿姨的女儿是个上班族,孩子一出生就由阿姨全权负责。

她白天哄娃,晚上哄睡,生活里一切都以外孙为中心。

时间久了,她感到自己与女儿女婿之间的相处开始变味:

女婿总觉得自己在家“多余”,而女儿则习惯性依赖她的照顾,对丈夫的参与漠不关心。

久而久之,女儿女婿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可阿姨,却也不知道怎么办。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基石,如果女儿过分依赖母亲,会导致夫妻间无法形成紧密的情感连接。

而姥姥对孩子的过度关心,也可能让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处于边缘位置,甚至影响孩子对家庭角色的认知。

图片

二:爱需要边界

我的一位朋友阿芳,她妈妈就属于典型的“无边界姥姥”。

她不仅帮女儿带娃,还喜欢对育儿方式指手画脚。无论是孩子穿什么、吃什么、学什么,全都由姥姥说了算。

刚开始,阿芳觉得妈妈是救星,但慢慢地,她感到自己被剥夺了“母亲”的角色,甚至不敢质疑妈妈的决定。

有一天,阿芳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我想自己决定怎么养孩子。”

结果妈妈大怒,说:“你懂什么带孩子,你都是我带大的,我能害你吗?”

这场争执,让母女关系一度很紧张。

后来她们意识到问题的核心是:姥姥的“无边界爱”虽然出于好意,但却压制了阿芳作为母亲的成长空间。

姥姥带娃,如果没有适当的边界,很容易在无形中造成情感负担,既让女儿感到压抑,也让自己变得疲惫。

图片

三:教育理念容易冲突

一位宝爸吐槽说,孩子2岁时,妻子的母亲来帮忙,家庭矛盾开始频发。

姥姥总是用她自己的标准来教育孩子,比如坚持吃饭必须“喂到嘴里”,不允许孩子自己吃,因为“弄得太脏”。

而宝爸则认为,孩子自己吃饭虽然慢,但能培养独立性。

但孩子姥姥也委屈:“我辛辛苦苦帮你们带孩子,不求回报,但你们却还总是嫌我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邻居阿姨也是这种无奈:

“我不懂你们年轻人的带娃和生活方式,我只是用自己的经验帮你们带孩子。带得好,没人感激,带得不好,还成了‘罪人’。”

图片

确实,隔代带娃,就会出现这些矛盾,尤其是姥姥带娃。

在传统观念里,姥姥,没有带外孙的责任和义务。相比奶奶,她似乎不属于女儿女婿的这个家的成员。

所以,她的位置相对而言,就会尴尬。

她带娃,纯粹是想帮女儿一把。

但有时候,母女之间,也会因育儿理念不同而产生矛盾。尤其是如果姥姥带外孙,带出了不好的习惯,比如娇惯、爱玩手机等。

这时候,女婿会不开心。他可能不会明说,但很多时候,他面对姥姥时,难免会有些怨言。

这时候,姥姥心里就会不舒服。

而且,女婿还可能因为这些怨言,跟妻子吵架,闹得一家子更加不开心。这时候的姥姥,会更加不自在。

图片

“别帮女儿带娃”,这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姥姥对于自己尴尬处境的吐槽。

如果姥姥真的要带娃,那么姥姥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她的角色,应该是温暖的陪伴者,而不是主导者。

她需要适度退出,让孩子父母成为养育的主要人。

这样,既能让女儿和女婿在育儿路上找到自己的节奏,也能让自己享受更多轻松的晚年生活。

同时,女儿女婿也要意识到,老人帮忙带娃,真的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即便她的育儿方式你不认同,但也需要在尊重的前提下温和沟通。

这样,一个家,才能幸福、和睦。

一位姥姥给出忠告:“别帮女儿带娃。”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